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經驗 公務員考試申論答題技巧
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經驗
要想搞清申論會考什么主題,不如先搞清楚申論不會考哪些主題。
1、 涉及外交、臺海、國防等相關問題的主題,即使再熱門也不會考。申論考查的是考生處理公務的能力,對于更廣泛的公職人員來講,這些問題是不需要他們思考的。因此,這類問題不會考。
2、在實踐工作中并沒有形成較成熟解決方案的社會問題不會考。這類問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正處在摸索階段,經驗尚不成熟,如果拿來做申論主題,對出題、判卷標準設置都會造成一定的困難。因此這樣的問題也不可能考。
3、被考濫了的主題,肯定不會再考了。在近年,國考、省考中出現過,甚至反復出現過的申論主題,一般也不能作為申論考試的主題了。
二、切忌認為一切答案均從答案中找。
申論不同于語文閱讀題。從原文摘抄的方法是很難得到高分的。申論作答講究源于材料,高于材料,如果每個考生都在考場上照抄、照搬材料,那么如此千篇一律的答案會使判卷老師產生審美疲勞,故而你的成績只可能趨于平庸。因此,作答申論題目時,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想法。
三、挑一本好書,平心靜氣的閱讀。
在備考申論時,一本好的申論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切實了解到申論考試的命題思路、閱卷規律,以及學會評判怎樣的申論作答是能夠獲得高分的,怎樣的申論作答是拘泥于套路的。只有掌握了這些基本問題,才有可能在申論備考中有針對性,才有可能取得比較理想的分數。
四、申論一定要動筆練習
古語有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申論成績的提高讀書很重要,但又不能僅僅靠“讀”書。只有“讀”、“練”結合才是復習申論的王道。通過閱讀參考書籍,首先明白了什么樣的文章是好的申論文章后,再行練筆才是事半功倍的申論復習方法。否則只讀不練是徒勞無功的假把式,只練不讀是事倍功半的傻把式,必須做到先讀再練,才能攻克申論。
五、申論一定要把字寫好
練字,是主觀題答題中亙古不變的制勝要訣。給閱卷老師一個好的第一印象實際上是很重要的。因此,練好字也是申論考試取得高分的殺手锏。但是這里說的練字并非要求考生練到“顏柳歐趙”大成之境,而是只要做到所寫文字工整、易辨認即可。工整的字體顯現出考生對考試重視、認真的態度,而字體易辨認使得閱卷者閱讀起來更加方便,對你的試卷平添好感。分數,自然也就不會太差。
六、對可能考到的主題深入備考
從不同的主題角度進行復習,是備考申論的重要方法。將熱點主題(怎樣分辨是否熱點見第一條)各個擊破,多閱讀相關材料以及范文。多多思考這些熱點主題的對策,做到心里有數。另外,要學會將各個主題聯系起來,將使你的申論知識儲備形成網絡,待到考場之上便可以做到調用起來得心應手。
七、建議不要依賴《半月談》等雜志、報刊
《半月談》上面的文章的確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也具備一定的水平。但是把閱讀雜志、報刊作為申論復習的主要方式實際上是一種事倍功半的做法。因為類似《半月談》等雜志、報刊上的文章雖然都是關注的我國的熱點問題,但是記者或評論員所屬身份和所處角度使得他們在寫作時筆鋒更銳利,并且更多的內容是分析社會現象、挖掘社會問題。這實際上是與申論考場上考生所處的角度有很大偏差的,因為考生以準公務員的身份答題,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解決問題,提出具體對策。而非一味的挖掘、分析問題。因此,《半月談》等相關雜志、報刊可以作為開闊眼界的課外讀物,切不可以此為復習的主要依據,還應回歸教材。
八、重視積累,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想在申論考場上取勝,同樣需要把功夫盡可能多的下在平時。待人處事不偏激,學會客觀、冷靜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遇事學會應對,并且會舉一反三。這些都是一個公職人員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同樣是答好申論試卷的基本方法。實際上,公務員考試終歸是人才測評的手段,無論申論也好,行測也罷,只要自己的個人能力和素質真的符合優秀公務員的標準了,那么,在公務員考試中取勝也就順理成章了。
公務員考試申論三大題型的答題技巧
一、請用不超過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給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
理解題意:
(一)字數限定。150字。彈性限度只能在10%以內。過高或過低原則上都要扣分。
(二)表述方式:要求答案覆蓋全文主要內容,但表述要求語句精煉,簡明扼要,不冗長,不羅嗦。一般不直接引用具體事例或數字。
(三)范圍限定:只能在給定材料中概括,不能跳出材料圈定的內容,旁征博引或隨意發揮。
(四)輕重權衡:反映的主要問題,也即表述的主要事實或觀念。答題時不要圃于細枝末節,要統觀全局,高瞻遠矚,從宏觀的范圍來把握主要問題。可以認為,主要問題是在文中帶有傾向性的問題,它在文中決定或支配著思路的走向或觀念的變遷。
答題步驟:
(一)在閱讀的過程中勾劃出文中的主要詞句。主要詞句一般不包括具體事例或數字,也不包括闡述的內容。
(二)將勾劃出的句子再進行分析,去除限定性的語句,只留下其主干成分。
(三)用通順的語言把留下的語句組織起來,就是全文所反映的主要問題。
答題方法: 通過對書上所有答案的分析,我認為,一個完整的答案主要應該包括三個部分:總述句+分述句+道理句。
(一)關于總括句的提煉:總括句一句話,高度概括全文主要問題。句式模型為“這是一篇關于主語+事件1+事件2+事件3的文體。”其中,主語是文章涉及的主要任務的姓名或所涉主要單位名稱。文體是指所給材料的文章體裁,如新聞報道、調查報告、工作總結、講話、案例等。多數時候是案例。事件1是指主語的第一個動作,也可理解為事件的第一階段。對于個別文章只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事件1就夠了。如“這是一篇關于純凈水廣告論戰的報道”。
(二)分述句。就是要把總括句里涉及的內容,分條列項地表達出來。這時候,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注意:由于《申論》考試的答案一般都是客觀的、有一個基本確定的答案,因而以下各種方法只是切入角度不同,但最終答案都應該是相同的,所謂殊途同歸是也,考生一定要明白這一點,不然,就會違背答題要求)
二、用不超過350字的篇幅,提出解決給定資料所反映問題的方案。要有條理地說明,要體現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理解題意:
1、字數限定:350字。彈性限度只能在10%以內。過高或過低原則上都要扣分。
2、解題對象:針對給定材料,提出解決方案。問題在給定材料之內,一般是近涉關系,很少是遠涉關系。
3、適用性。由于招考的公務員,是管理國家事務的人才,因而,所思所想,都必須站在政府的角度,提出的方案要就事論事,可以執行,不能大而空,要切實可行。
答題步驟:
1、根據前邊所述的方法,勾劃出文中反映的主要問題。這是保證對策是否具有針對性的重要依據。
2、尋找問題發生的環境和條件。這是保證解決問題的方案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據。
3、根據環境和條件,從不同角度或層面提出解決方案。
答題方法:
1、分層法:有些問題,可以從觀念、制度、具體行為三個層面來提出解決辦法。A、轉變觀念,改變現有的……觀念,通過……,樹立……觀念。B、建立……制度(體制)。C、加強……管理,(即實際行動)。
2、職能分類法:很多模擬試題,都與法律有關。因而答這類題時,方案可以是按 “企業或單位”、 “政府”、“法律”、“個人”四方來分。通常情況都是 “企業應當做些什么”,“政府應當做些什么”、“法律做些什么的方式”、“個人應當做什么”。
3、核心元素分析法:抓住核心元素,提出解決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關于人的解決問題上,一般都需要從觀念和行動兩個方面來提出解決方案。
4、參與方分析法。就是一個事件的雙方或多方,各有什么問題分別解決什么問題。這種題要忌諱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要根據具體情況提出解決辦法。5、焦點問題分析法。找出矛盾斗爭的焦點,解決它,就如解開爭斗的死結一樣。
三、就給定資料的反映的主要問題,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擬標題進行論述。要求中心明確,內容充實,論述深刻,有說服力。
理解題意:
1、文體:議論文。就是對事物或道理進行論述的文章。
2、論述內容:給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可以看出,《申論》考試時都要求考生抓主要問題,因為招考的國家公務員,行使國家權力,必須要注意平衡問題。要平衡最重要的就是考慮問題時主次分明,對于輕重利弊能較好地權衡。
3、中心明確。就是觀點鮮明,肯定或否定,贊揚或貶斥,清楚明了,不含糊其辭。在文中最好使用段旨句。一是方便閱卷教師迅速獲知文章主要信息,二是方便考生自己寫作時緊緊圍繞中心來寫,使文章思路清晰,層次清楚,條理分明。
4、內容充實。就是要求論述過程中理論與事實要能很好地結合,既要講道理,又要擺事實。事實與道理緊密相連,互相支持,為中心論點服務。道理上講,《申論》考試的一般事例都主要來自于給定資料,理論可以從給定資料中來,也可從中引發。
5、論述深刻。就是要求論述時能看到事物的本質而不是只看到現象,不能囿于事物的表面,應深人事物的核心,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實質并旗幟鮮明地表明觀點。對一件事,不只是看到其*作層面存在的問題,更需要從體制、觀念、心理等方面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當然,深刻性的前提是必須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符合當前實際。
6、有說服力。這是對文章的論點、論據、論證提出的要求。論點要鮮明,論據要有力,論證要合邏輯。三者就像屋頂、墻壁、結構一樣密不可分。
7、從本次考試的目的,也就是錄用國家公務員來看,評卷的基本要求是客觀公正,因而即使是論述題,各位考生在答題時雖然有一定的發揮余地,但總的來說規范性是很強的。因而作文必須從標題、結構、語言、文面等方面表現出規范性來,這樣才有利于寫作與評卷。
寫作步驟:
1、通讀全文,抓住主要問題。
2、思考資料提出的主要問題,提煉出中心論點。注意要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角度,為國家利益著想。
3、圍繞中心論點選擇能證明恰當的材料,在頭腦中醞釀寫作提綱,對全文進行謀篇布局。
4、將頭腦中醞釀成熟的文章內容表述出來。注意不要隨意修改,不寫錯別字,保持卷面清潔。
文章寫作:
1、標題。統觀書中參考答案,標題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陳述式,主要包括標題揭示內容和揭示主旨兩種情況。揭示內容的如 "關于MBA的思考",揭示主旨的如加快 "針對醫院"的改革、為了中國能有更多的海爾、要敢于和洋人打官司、三講教育絕不允許走過場。這種標題的好處是讓人一看便知論述的內容或主題。一種是設問式,如你能承受多大的噪聲,這種標題的好處是能讓人產生懸念,引發讀者思考。我個人認為,既然是公務員考試,那標題多數時候就應當直陳其事為宜,對那些見慣不慣的事件,使用設問句能促人警醒,起到震聾發饋的作用。再有,標題中一般都有文中涉及的最常見詞語。這樣,考生就不該隨意拔高主題,作宏篇大論。要貼近材料來。
2、正文的寫作一律采用三段式: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問題要簡明扼要,開門見山,一般都選用資料中提供的事實材料和理論材料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要緊密結合材料,不能東拉西扯,海闊天空地亂談。要集中力量論述主要問題,論述時有詳有略,重點內容詳寫,次要內容略寫,但要兼顧好全局和局部的關系,既要看到正面情況,又要注意到次要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案要有條理,有層次,涉及到相關部門時方案要體現各司其職、各盡所能、互相合作精神。分析問題要按照由此及彼、由表象到本質、由微觀到宏觀、由特殊到一般的方式進行。解決方案要緊承分析問題的步驟。最好是前后對應,一個蓋子對應一個杯子式的提出解決方案。解決方案既要有總體上的思路,也要列舉切實可行的手段或措施。使解決方案既照顧到全局,又照顧到特殊情況,既解決主要問題,又控制次要問題,特別是杜絕新問題重新滋生。在分析問題和提出解決方案時,建議采用分條列項的方式,使閱卷教師一目了然。或者使用段旨句。每一段的第一句話都概括表明本段的大意。
總之,考生應當明白,無論從閱卷教師的具體情況還是機關工作作風采衡量,這種簡潔快速的作文方式都是應當和值得提倡的。無論如何,文章的寫作語言都要求不使用華麗的詞藻或復雜的修飾語言。畢竟機關工作作風要求穩重,不能表現出輕浮和幼稚來。要使用簡明平實的語言,語言服從于和服務于文章體裁。
《申論》要求寫作的文章,重在解決實際問題,一定要便于閱讀和接受,才能切實擔負起管理國家事務的作用來。
看過“公務員考試申論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