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稅局公務員面試試題及答案
上海國稅局公務員面試試題(一)
【參考答案】
接到任務,我會充分考慮青少年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擬定教育基地的建設方案
明確此次稅法知識教育培訓基地建設的目標。向青少年宣傳稅法知識,讓青少年真正接觸和了解稅收,從小培養知稅、懂法、協稅、維稅的熱情,樹立依法納稅、誠信納稅的觀念。
第二,教育基地位置的選擇。由于青少年是此次活動的主要宣傳對象,所以我們會將地址選在學校。對市里各所學校進行實地考察,在綜合考慮交通、學校硬件設施等條件下,挑選一個具有代表性、條件允許的學校開展基地建設。
第三,工作小組的組建。預計此項工作的參與人數,組織稅務局和教育局的相關的工作人員,制定每個人員的工作職責、明確分工。
第四,制定稅法教育基地建設的具體內容:
搭建圖書角,采購學生們能夠看得懂、比較淺顯的有關稅收方面的圖書,并定期開展讀后感想交流會,為學生們解答疑惑,讓學生們了解稅收的歷史、發展過程,以及國家的稅收是從哪里來的,又用到哪里去了等等;
設置稅法知識走廊,主要以一些基本的稅法為主線,旨在讓學生們了解稅法知識;再次,建設稅法知識文化墻,通過稅宣故事、稅宣漫畫、播放稅法知識宣傳片,讓學生們能夠對稅法知識有初步認識,讓他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稅收帶來的便利。
開展稅法知識講座。通過稅務部門工作人員寓教于樂的講解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稅法知識,中間穿插互動交流環節,讓學生們明白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稅收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稅收就在我們身邊。從小培養青少年納稅的意識。
開展稅法知識競賽。通過競賽的形式,讓學生們對稅法有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
第五,做好資金預算,撰寫成一份初步方案,呈交領導審閱。
上海國稅局公務員面試試題(二)
小張是辦公室的一名文秘,新來的局長對小張撰寫的材料不滿意,辦公室主任也批評小張。小張感覺很委屈,因為每次任務都是主任轉達的,自己也是按照主任要求撰寫的。假如你是小張,你會怎么辦?
【參考答案】
領導批評了我,雖然在當時會很沮喪、很委屈,但冷靜下來再思考,領導對我的批評并不是壞事,領導愿意批評我,也是希望我能夠吸取教訓,迅速成長起來。因此我會迅速調整好心態,努力找尋解決辦法。
首先,在理智平和的心態下認真分析自己可能存在的問題,一是可能僅僅是自己以為地按照領導要求撰寫材料,其實根本并未真正領悟領導的思想;二是可能由于在撰寫過程中缺乏與領導的溝通,從而導致材料中的一些思路與方向可能與領導的思路有所偏差,同時還缺乏將終材料交由領導審閱的意識,導致將未定稿的材料交予了上級領導;三是可能我撰寫材料的能力還不成熟,未能達到領導們的高要求。
其次,在認真分析自身不足的基礎上,按照領導的要求修改材料,并將修改后的材料及時匯報給領導審閱。虛心聽取領導的建議,保證今后努力提升寫作能力,迎頭趕上。
最后,在今后工作中,在撰寫過程中多與領導溝通,多聽取他們的意見,在后定稿后及時交由領導審閱。在工作之余,養成多讀書,多寫作的習慣,不斷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也可以向單位的資深撰稿人學習他們好的寫作經驗,爭取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領導們對我的不滿。
上海國稅局公務員面試試題(三)
世界上已有一百多個國家開征了遺產稅,我國也在積極探索遺產稅征收方式。請問你怎么看待遺產稅?
【答案】
到2013年為止,世界上已有百余個國家征收遺產稅。遺產稅作為國家稅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財產稅調節中發揮了很好的配合、引導作用,所以我國實施這樣的舉措十分必要。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逐漸形成了龐大的富裕階層。對這些人征收遺產稅,可以有助于他們為國家和國人奉獻財富,促使他們的子女,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富二代”們,擺脫對父輩遺產的依賴,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避免坐吃山空。與此同時,通過遺產稅調節個人收入,增加財政總量,既可以有效縮小貧富差距,維護社會公平,又可以發揮財政的巨大效用,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可見,征收遺產稅對社會進步有積極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國在征收遺產稅上,卻有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困難:
一是國人的遺產稅意識匱乏。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福蔭子孫”一說,所以財富的擁有者怕開征遺產稅剝奪了自己的財富,天生有抵制情緒。
二是中國從2000年才開始實行存款實名制,財產登記制度、評估制度和監控手段還不完善,目前個人所得稅的征收尚有困難,那么征收遺產稅就會更難。
三是我國《民法》和《繼承法》中都沒有提到公民死后要繳納遺產稅的問題,因此如果開征遺產稅,就要先修訂《民法》和《繼承法》。
四是征收遺產稅會引發資產外流,這是無法控制的現實。
因此,盡管征收遺產稅具有諸多好處,但在中國如何實施,何時實施,是個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從遺產稅的立法,到詳細法規的制定,再到國人的心理接受,都需要認真細致地考慮。這需要時間,需要調研,也需要試點。我相信,新一屆政府會以強有力的姿態,有效解決大勢所趨的征收遺產稅難題,同時我也希望自己能夠為這一稅種的出臺盡一份力。
看過“上海國稅局公務員面試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