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管理知識習題及答案解析
公共基礎管理知識習題:
C.法制政府
D.全能政府
2.公共危機管理的第一原則是( )。
A.科學性原則
B.效率性原則
C.時間性原則
D.協同性原則
3.政府職能,是指公共行政管理機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所應承擔的職責和所應發揮的作用。下列屬于我國政府社會管理職能的是( )。
A.保護和治理生態環境
B.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C.加大軍事裝備的研發與生產投入
D.調節收入分配
4.在剛剛結束的十一屆人大會議上通過和公布的國務院機構的“大部制”改革中,新成立了( )個國務院組成部門。
A.5
B.6
C.7
D.8
5.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政府的經濟職能主要有( )。
A.調節收入分配和進行資源配置
B.制定市場規則和維護市場秩序
C.制定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干預經濟運行
D.制定經濟發展計劃和產業政策,引導資源流向
公共基礎管理知識習題答案解析:
1.答案: ABC
解析:
在“十一五”時期,推進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被列為全國推進改革的關鍵和首要著力點,目標是建設責任政府、服務政府和法治政府。故正確答案為 A、B、C。
2.答案: C
解析:
公共危機具有公共性、突發性、緊急性和高度不確定性。
處理公共危機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1)時間性原則。采取緊急處置手段,及時控制危機事態的發展是危機管理的第一原則。
(2)效率性原則。公共危機蔓延速度很快,要求政府快速反應,有效動員社會資源。
(3)協同性原則。參與危機應對的人員和力量來自各個方面,比如交通、醫療、通信、消防、民政部門等,因此協同一致運作特別重要。
(4)科學性原則。該項原則主要針對因工業技術而引起的災害以及由自然災害而造成的危機事件。應對資源短缺、輻射事故、地震、海嘯、颶風等不可盲目蠻干,必須注重科學性、技術性,多征求特定技術領域內專家的意見。
故選C。
3.答案: BD
解析:
社會管理是現代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職能,強化社會管理職能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十六屆三中全會把政府職能定位為“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四個方面。將社會管理明確定義為政府的主要職能之一。A、C屬于公共服務,故正確答案為B、D。
4.答案: A
解析:
國務院機構的“大部制”改革中,新成立了5個國務院組成部門,分別是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故正確答案為A。
本題相關知識點:
國務院5次改革行政管理體制
1982年至今,國務院進行過5次大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1982年,國務院100個部門裁了39個;1988年,國務院組成部門、直屬機構由原有的67個減為60個,國務院人員編制比原來減少9700多人;1993年,國務院組成部門、直屬機構從原有的86個減少到59個,人員減少20%;1998年,國務院40個組成部門,僅保留29個;2003年,設立國務院國資委、銀監會,組建商務部、國家藥監局、安監總局等。
大部門體制,就是指把業務相似、職能相近的部門進行合并,集中由一個大部門統一行使。一方面可以精簡政府機構,減少部門之間的職能交叉和權限沖突,簡化公務手續;另一方面也可減少橫向協調困難,裁撤議事協調機構,有利于建立統一、精簡、高效的符合市場經濟和民主法治要求的現代化政府體制。
5.答案: ABCD
解析: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政府的經濟職能的內容包括:
(1)政府收入分配職能。指政府通過各種政策工具,參與一定時期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與再分配,實現收入在全社會各部門、各地區、各單位,以及各社會成員之間進行合理分割,縮小收入差距,體現社會公平。
(2)政府經濟穩定與發展職能。指通過干預、調節國民經濟運行,達到物價穩定、充分就業、國際收支平衡等目標,實現經濟發展的目的。
(3)政府資源配置職能。指通過政府經濟活動,引導人力、物力、財力等社會資源流動,形成一定的產業結構、區域經濟結構等經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結構,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4)市場管制職能。指通過用法律明確界定和規范市場主體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從而為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提供必要的保障。
故正確答案為A、B、C、D。
公共基礎管理知識習題及答案解析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