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800字作文
過年800字作文篇1
【鄉愁寄新春】
春節,是鑲嵌在每個人心中最濃厚的鄉愁。無論在哪里,大年三十,在外的游子大多會如同歸巢的燕,大包小包帶著禮物、帶著牽掛、帶著鄉愁回到家鄉。
在我印象中,鄉愁可能是紅紅火火的春聯。在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起床,蹲在爐子邊看父親往鍋里一邊加面粉和水,一邊攪拌成米白色的漿糊用來貼春聯。父親總會趕我去將門上已經發白的舊春聯清理干凈,然后我們一起換上新春聯,辭舊迎新。他還特地把福字倒過來貼,取諧音意為“福到了”,可真應了王安石的那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所謂貼春聯,貼的便是對新春的寄語。
鄉愁也可能是熙熙攘攘的年集。說到新年,最無法忘卻的就是趕年集了。小時候,父親總開著他的三輪車載著裹得嚴嚴實實的我去趕年集,路上偶遇到鄰里鄉親,總會熱情地捎他們一程。到了集上,腳步聲、吆喝聲、笑聲摻雜在一起,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小孩子們手里拿著糖葫蘆蹦蹦跳跳,大人們則忙著討價還價、貨比三家,臨走時滿滿當當的年貨已經堆滿了每個人的后車廂。所謂趕年集,趕的便是對新年的期盼。
鄉愁抑或是熱氣騰騰的年夜飯。在我們家,母親和姐姐是準備年夜飯的主力。鍋碗瓢盆叮叮當當響起時,飯菜的香氣也彌漫開來,這時候父親總會溫上一壺好酒,大家和和美美地坐在一起,聽父母講述他們幼時的不易和如今的變化,感嘆時代的變遷和如今的好政策,展望未來要更加努力。所謂吃年夜飯,吃的便是那一抹對新時代的展望。
鄉愁或許是絡繹不絕的問候。大年初一,鞭炮聲早早響了起來,“過年好!”一句句問候聲此起彼伏,鄰里近親笑意盈盈地帶著祝福進門。孩子們總是最開心的,不管是零食還是壓歲錢,兜里往往是鼓鼓囊囊的。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拜年不拘于形式,相距千里的親人可以一個視頻電話打過來互道祝福,手機微信發消息、家庭群里發紅包進而成為了拜年的主流方式。所謂拜年問候,問的便是那一份對新年新氣象的祝福。
鄉愁是漂泊在外的人們與家鄉之間難以割舍的情結,是游子對故鄉的牽掛與依戀。春節則是內心深處最久遠最深刻的記憶,就像一壺陳年老酒,隨著臘月的到來,節日的到來,淡淡的思鄉愁緒就悄悄彌漫到眼前。
過年800字作文篇2
記得那年初二,帶著兩個娃和老公,浩浩蕩蕩向娘家的方向進軍。
那是我跟老公結婚的第六個年頭,雖然他早已不是新女婿,但是老公依然謹言慎語,面面俱到,信誓旦旦要把女婿“做足”。平時看他大大咧咧的,但是對家人的喜好比我都細心。老媽血糖有點高,他買的無糖高鈣奶;爺爺愛喝二兩酒,他拿了兩瓶好酒。侄子、侄女愛吃堅果,他買的堅果仁和一些水果,老爸愛抽煙,他特意買了一條煙(瞞著我買的,因為我一直想讓老爸戒煙),還有給老爸的護膝……
中午兩點吃完飯,就開始閑聊,天南海北的聊,母親也不搭話,但是就是那么坐在我們身邊,看著我們說話,一臉的幸福和滿足。不知誰提議,照張全家福吧,大大小小的十四口人,也是滿滿的大家庭。母親充滿愛意地看著這些兒女和孫子們,眼睛里有濕濕的東西。以前她會經常提起,當年和父親建立一個家,帶大我們姐弟三人,真是充滿了艱辛和坎坷。
兒女們都很爭氣,都已成家立業,家和萬事興是父母的為人處世的準則,也是熏陶了我們這些兒女。等返程的時候,父母早已圍攻了我們的后備箱。我覺得老公夠細心,可是和老媽比起來,簡直弱爆了。
整個后備箱,滿滿的,連個蚊子都飛不進去。
老媽給我們帶的簡直是雜貨鋪,老公胃不好,老媽準備的生花生,特意囑咐老公每天吃一把,帶了足足有十多斤;老爸給我們腌制的酸豆角,裝五升礦泉水的一大桶,真不知道他是怎么一根根裝進去的;還有各種瓶瓶罐罐,知道我愛吃黃桃罐頭,黃桃成熟季節,她專門自己熬制了六七瓶,平時冷藏在冰箱里,這次讓我一次性帶走,還有她在老家買的棗花蜂蜜……
回婆家,亦然。
婆婆給我們裝滿了一大袋子新鮮的白菜,近百個笨雞蛋,還有家里磨的小米近三十斤,以前我們會跟父母爭執,不帶這個不帶那個,從去年開始,我跟老公約定,后備箱任由父母捯飭。直到再也裝不下,就連前面的副駕駛座上,婆婆給我們裝滿了她蒸的大包子,還有煮好的排骨,甚至他們舍不得吃的一些東西,都讓我們帶著。
最讓我動容的是,我們的車已經開出五百米了,六十多歲的老人竟然一路小跑跟著,因為我對象給公公買的煙有點貴,我公公舍不得抽,婆婆竟讓我對象帶走,我對象執意不帶,老人竟然一路跑著送過來了。
不和父母爭執,其實是為了滿足父母對兒女的一份愛,這也是一份孝心。看著他們心滿意足地裝著后備箱,開心地跟我們再見,我們還能說什么呢。望著父母日漸佝僂的身影,直到越來越小,我慢慢地搖上玻璃,抹干眼淚,繼續奮斗人生。
返程的路上,在朋友圈里,我發了一條“有一種過年,叫裝滿后備箱,無論你家還是我家”,短短幾分鐘,獲贊近百個,他們紛紛給我留言,很有共鳴。看來,天下所有的父親和母親都一樣,恨不得把家連同自己那顆心都給孩子裝走。
有一種過年,叫裝滿后備箱,直到再也裝不下。其實,那后備箱里裝的不是普通的食物,而是父母愛意滿滿的心。
過年800字作文篇3
在魯西北那片廣袤的平原上,有一個叫“三圖李”的小小村莊。我在那兒度過了歡樂的童年時光。尤其是兒時過年的記憶,曼妙了四季輪回的風景。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子……”幼年時那快樂的童謠,在陽光里穿梭著,至今猶在耳畔縈繞 ……
一進臘月門兒,便有了一兩聲的“手摔炮兒”的炸響,于是,小村子里便熱鬧起來,年味兒也會愈發地濃重 。
臘月初八,是母親最忙碌的第一天,她早上四五點鐘就起床了,淘洗各種米、豆、紅棗和花生米等,然后在大地鍋里舀上多半鍋水。等把水燒開了,便把淘洗好的混合米下到鍋里。白色的泡泡兒托著各種顏色的粥料,上下翻滾著,煞是好看 !香氣氤氳里的母親,那姣好的面容,更加白凈俊美了 !我常常趴在炕沿兒上,翹著頭,看母親熬制八寶粥 。在我期盼的眼神里,八寶粥終于熬好了。母親總是先讓我給五保戶陳奶奶送上一小盆兒 ,陳奶奶每次都笑呵呵地夸贊我的母親:“孩子,你媽媽真是個善心的大美人兒啊!”回到家之后,母親早已給我們姐弟幾人盛上了滿滿一大碗。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喝著熱氣騰騰的八寶粥,笑語盈盈,其樂融融,那香糯清甜的味道,在我心里無人能及 !
臘月,是奶奶剪窗花兒最忙活的時候。母親常常用童謠來形容奶奶剪的窗花兒“剪只雞,剪只鴨,剪只喜鵲叫喳喳。”奶奶剪的窗花兒,十里八鄉都有名氣,外村人家辦喜事,還有不少慕名前來讓她剪窗花兒的呢!因此,我們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婦兒,都愛往我家跑,來跟奶奶學習剪窗花兒,奶奶當然是有求必應 。于是,小小村莊的窗戶欞上 ,貼出的窗花兒,幾乎都是奶奶打樣兒設計并親自裁剪出來的 。奶奶把自己對美好生活的感念和向往,都繞成了指尖兒的絢爛 ,她剪出的那些活靈活現的小生命,陪奶奶度過了歲月里的安暖時光 !年幼的我,最喜歡干的活兒,就是幫奶奶打掃碎紙屑,那些大紅的紙屑,被調皮的我,任性地安放在院子里的大雪堆上,像極了朵朵紅梅傲放于寒雪之中 ……
臘月,也是老爸最忙活的日子 。毫不夸張地說,全村過年和孩子們結婚時所用到的對聯兒,老爸全部承包了。要過年了,鄉親們早早地在集市上買來了大紅紙,老爸逐一在紅紙的一角寫上名字,然后抽空就寫上幾幅春聯。老爸寫春聯時,我絕對是最好的小幫手。別看我當時才六七歲,卻啥活兒都能干,幫老爸裁紙、疊格兒、研墨、晾字 、涮筆……老爸寫好之后,我就雙手端起來,放在院子里 。紅紅的春聯,被我攤曬在冬日的暖陽里,柔和的光線親吻著她,散發出縷縷醉人的墨香。那時,我家的院子里簡直是一片紅色的海洋 ,壯觀得很,我常常引以為傲 !墨跡全干之后,我小心翼翼地卷起來,按照老爸的吩咐,挨家挨戶去送春聯。鄉親們都親昵地稱呼我“送福小天使”,聽了之后,那歡躍的心情無法比擬 !
臘月的記憶里,還有飄香的炸綠豆丸子,一家人歡歡喜喜趕年集,團團圓圓的年夜飯,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孩子們手提自制燈籠的嬉戲聲 ……
兒時過年的美好點滴,都已刺繡在記憶的帷幕上,歲月的風雨,無法讓其褪色,且愈來愈清晰,愈來愈珍惜 !
過年800字作文篇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放鞭炮是中國新年的傳統習俗。人們在鞭炮聲里辭別舊歲,也在鞭炮聲里迎接新年。煙花鞭炮給新春佳節帶來了濃濃的喜慶氣氛。在舊社會,無論多窮的人家,除夕、初一、破五、上元(正月十五)這四天的鞭炮總是必不可少的,似乎沒有了鞭炮聲就不大像過年的樣子了。
然而城里人就偏偏不能把鞭炮放得那么痛快。先是“禁放”,解禁則后是“指定”,指定時間和指定地點,總之要有各種各樣的限制。盡管如此,卻仍不能減少他們的興致。去年春節期間,長春市就曾因燃放煙花爆竹產生的濃煙使民航飛機延誤。而在燃放后的第二天早晨,收破爛的老頭們去撿燃放后的紙筒,竟都有數百元的收入。如此限制,還是放了那么多,真叫人嘆為觀止。
既有買鞭炮的錢,又有放鞭炮的心情,卻偏偏不能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燃放,這是城里人在這一問題上遭遇的尷尬。
在農村就不一樣了,既沒有時間約束,又沒有地點限制。終于可以心情燃放了。在民俗中,除夕之夜是一定要在吃餃子前放一一掛鞭炮的,城里人有的要坐車去幾公里外的指定地點燃放,這種感覺是無論如何也享受不到了。對此,他們大可以羨慕農村人的無拘無束。
可惜的是,在農村,一般人家是買不起那種動輒幾十元、上百元的“禮花”、“禮炮”的,大多數人家,不過是買上幾掛鞭炮、幾支煙花,打發過這幾個節令,營造一種氛圍,求個心理滿足而已。沒人禁止,沒人限制,卻沒有錢盡情燃放,這是農村人在這個問題上面臨的無奈。
過年800字作文篇5
又是一個辭舊迎新的夜晚。夜幕漸漸降臨了,月亮冉冉升起。大地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漆黑的天空中跳出了幾顆小星星,它們像頑皮的小孩子一樣,在一閃一閃地眨著眼睛,正在貪婪地觀看著人們合家團圓的熱鬧場面。這天是除夕之夜,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燈火輝煌。大街小巷,爆竹聲聲。
在震耳欲聾的爆竹聲的伴奏下,一頓豐富的除夕晚宴結束了,我的好奇心把我引到了窗前,最值得引人注目的,還是那“非花卻比花甚之”的煙花了。十幾支煙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噴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綻放。赤橙黃綠青藍紫,樣樣俱全,姹紫嫣紅,把夜空裝點得美麗、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晝。“通!”地面上又升起個通體發紅的大火球。它飛到半空,“啪”的一聲,化作千萬顆小火星飛濺開來,拖著長長的、閃光的尾巴緩緩落下,好似翩飛的蝴蝶,從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風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個調皮鬼,給它們涂上七彩的顏色……“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顆顆發亮,五顏六色的火焰拖著長長的尾巴,爭先恐后,前仆后繼地躥上夜空;瞧!那邊升出了“天女散花”,那里出現了“孔雀開屏”!哇!再瞧瞧那里的“含苞待放”……天空中頓時成了“花”園,“花”的海洋,璀燦奪目,火樹銀花,多美呀!多么熱鬧的除夕夜!“嗖,嗖,嗖”,伴隨著一聲聲清脆的響聲,那漂亮的煙花托著一條美麗的長尾巴,在天空中劃下一道道拱們之后,“閃亮登場”了。煙花五彩繽紛,爭奇斗艷,把節日的夜空裝點成美麗的大花園!有的像仙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沖上天空,又慢慢落下來;有的像秋菊、月季,萬紫千紅,千奇百怪;有的像小流星,猛地竄上天空,剎那間又消失在夜空中……
大地和天空頓時像炸開了鍋似的,沸騰不已。那各種各樣的喜慶聲連成一片,好似響徹云霄的交響樂。真是動聽極了!鞭炮也不甘示弱,“啪,啪,啪”的響聲在天空中回蕩。炮仗、鞭炮雙管齊下,一個個直沖夜空,在空中翩翩起舞,這邊的聲音弱了,那邊的又起來了,聲音此起彼伏,連綿不絕。然后鞭炮聲、炮仗聲匯成一股歡快和諧的交響樂,為這無邊的夜景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耀眼的禮花在空中閃爍,鞭炮聲聲震耳欲聾,家家戶戶燈火通明,那五彩繽紛的煙花映紅了大地,映紅了天空,這絢麗的色彩,不正象征著我們祖國的錦繡前程嗎?
過年800字作文篇6
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我們迎來了20__年的春節,也是我的本命年。今年的春節,我不僅去看了電影,放了鞭炮,吃了大餐,還和全家去蕭山走親戚,看我的表弟了。
初六的早上,我們一家五口早早的就出門了,我急切地盼望著車子能快點開到,就能早一點和表弟玩了。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到了表弟家。我迫不及待地一口氣跑上六樓,看見表弟也早就翹首以待地在等著我來了。
大人們聊天吃點心,我們玩得起勁。先玩電腦,在游戲中打得天昏地暗,不亦樂乎。緊接著又玩木制拼插積木,表弟是屬猴的,他就拿出一個小猴子來給我拼。我在圖紙上找相同的編號,找得眼花繚亂,表弟也和我一起找。我們正玩得興起時,大人們來催促我們去飯店吃中飯了。其實我們倆對吃飯一點興趣都沒有,只想接著玩。
到了飯店,我們走進一個又寬敞又豪華的包廂,看見一張巨大的美麗的圓桌,中間還擺放著姹紫嫣紅的鮮花,還有桌上精美的菜肴。但這一切并不吸引我們,我們只是草草地吃了一些,就去一旁拼裝敢達模型了。
敢達模型是現在最流行的,而且拼裝也非常復雜,這個只有三百多片,據說還有一千多片的,要拼上十幾個小時呢!我和表弟先從頭部開始一點一點往下拼。一個小時后,模型的頭,胸加上一只手才完成了,我這才發現,這個比我以前拼過的所有木制拼插積木都要難。直到大家吃完飯走了,我還沒完工,唉。
我和表弟依依不舍地分手了,我真想天天與他玩,但只能期待下一次的聚會了。
過年800字作文篇7
【過大年吃餃子】
近了,近了,新年終于到來了!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年味兒。路邊,掛上了紅紅的燈籠,一串一串兒的,非常喜慶。一樓的門頭房,都貼好了嶄新的春聯。商店里,人們匆匆忙忙地購買年貨,生怕中意的東西斷貨。而孩童們則是蹦蹦跳跳地跟在爸爸媽媽的身后,往購物車里塞各式各樣的零食。
王安石曾在詩中寫道:“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回奶奶家過年之前,我們把舊的春聯換下,在門上倒著貼了一個大大的“福”字,我按著,爸爸用膠帶來貼,我們一起迎接福“到”了。晚上,我們一大家子八口人一起圍坐在飯桌旁,吃了一頓非常豐盛的年夜飯。有紅紅火火的螃蟹、有香嫩可口的雞翅、有新鮮美味的三文魚、有金黃酥脆的炸蝦、有年年有余的紅燒石斑……伯伯和爸爸相互敬酒,祝對方今年諸事順利;奶奶大媽和媽媽談笑風生,一起討論著什么;我和哥哥一邊吃喝一邊逗著小妹妹。當然,少不了我們全家人一起碰杯,相互祝愿“過年好!”十二點到了,伴隨著春晚的倒計時,外面噼噼啪啪的鞭炮聲越來越響了,真的是“爆竹聲中一歲除”呢!
按照家里的慣例,吃餃子是在初一的早上,第二天一大早我就來到了餐桌旁。真是不敢相信,餐桌上早已吃出了五六個小小的硬幣,我可不能落后了。還有三盤多呢,爸爸也來了,坐下開吃!餃子里包了有長壽寓意的馬齒芥等食材,真好吃。只見爸爸是睜大“火眼金睛”一個個掃視,有目的地尋找可能有錢的餃子。我見了也有樣學樣。就連小妹妹也用手抓起餃子往嘴巴里塞。慢慢地,吃了十幾個,一個錢也沒有,我有點失望。堅持,堅持,我沉住氣,依然不緊不慢地吃。過了一會兒,還是沒有錢,我開始索性用筷子依次在每個餃子的“大肚皮”上試探,如果有硬東西就是有錢的餃子。可我找了又找,依然沒有發現硬幣!這可怎么辦,肚子太飽了。這時,奶奶來了,看到我的樣子,笑道:“你要挨個兒吃,不然怎么能有這份樂趣呢?”我聽罷,只好一個又一個地開始吃。終于,“嘎嘣”一個很硬的東西在我嘴里一響,我知道,我終于吃到錢了!盡管我的肚子撐得不得了,但我還是很開心。因為我覺得吃到錢意味著新的一年會諸事順利。
新年我非常開心,在這辭舊迎新的新春佳節,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年年有余!祝愿我們的祖國越來越昌盛,越來越繁榮!
過年800字作文篇8
每到年節,忙碌了一年的母親,總會尋得幾天空閑時間,準備制作浙閩一帶過年必備的獨特食物——黃粿。說是空閑,上山采木下山運米,實際上卻比工作的時候還忙。對于過年做黃粿,母親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氣。
黃粿,也許對其他地方的人來說,是陌生的,抑或根本就沒接觸過。以至于在我上大學給別人介紹家鄉美食時,總是說,那是類似于年糕的食物,只不過它的顏色是金黃的。實際上,黃粿于我,抑或于我的家鄉,與其說是一種食物,不如說是一種過年的“信號”。
大清早,母親就興沖沖地邀上姨媽一同上山,去采一種特殊的灌木——山柃木。用它燒成“粿灰”,就是一種純天然的植物堿,摻和在水里,再把粳米放進去浸泡,十幾個小時后,粳米就會從原本的白色浸染成黃色。小時候,我時常好奇這顏色的神奇轉變。但大概是不想同孩童過多解釋,大人們總習慣用一句“就像做人,和什么人在一起,就會變成什么樣”,反正說是被影響了。我未多深究,倒是在后來的日子里結交朋友,腦海里經常回響起這句話。
早前,粳米變色要拿去蒸煮,一籠籠,散發著撲鼻的飯香,被倒進石頭做的臼里,一錘接一錘,用木質的錘頭不斷捶打。這是個技巧活,往往需要配合默契。父親和母親每年都是固定搭配,一個負責捶打,一個負責翻動,直到米飯在石臼里搗碎糅合,不分彼此,成為一整團。取出來在案臺上滾成長條,切成一塊塊的,就可以重新放進堿水里保存了。那時候,每每做完黃粿,大人們總是免不了一陣抱怨:“明年不做了,累死我了!”而這句話也就說說,一到年節,上趕著做粿的總是他們。所幸到了現在,針對黃粿制作特點已經研發出了新機器,把浸泡過堿水的粳米,用磨粉機先磨成米粉,倒入木桶蒸熟,最后再用機械碾壓切段,一道程序下來,熱騰騰且滑韌的黃粿便可以新鮮出爐。相比于之前,辛苦程度減少了不少。
黃粿挺神奇的,剛出鍋還是軟的,在空氣中放一會,就會變得韌勁十足。懂得吃的大人們總喜歡趁著剛出鍋的那一刻,掰下一塊,一邊嘴里呼喊著“好燙好燙”,一邊忙不迭咬上一口,在唇齒碰撞之間品嘗味道:“今年這個米不錯啊”“這個灰燒得好啊,量足夠”……年年如是,這幾句話都會出現,在作坊里傳播。似乎,每一年的米都不錯,每一年的灰堿都很好,每一年剛出鍋的黃粿最好吃,必須要掰下一塊,嘗一嘗。
一年又一年,現在超市里平時都可以買到黃粿解饞,即便是遠在異地的人,也可以在網上下單輕松購買。但一到過年,人們還是會在年前挑個時間做黃粿。如果要問,做黃粿的習俗是什么時候開始的?大概是追溯不了了。而如果問什么時候可以做黃粿,家鄉的人倒是都能告訴你,是要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