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作文1000字
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春節,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個快樂的日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爭了個第一,因為極想聞聞那香氣撲鼻的爆竹煙味兒。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仿佛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一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里啪啦的,熱鬧非凡。我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在鞭炮聲中,開始了傳統的拜年儀式。我對父母說著一些吉祥話兒,爸媽就拿出壓歲錢,讓我高高興興,大家今年都能夠吉祥如意,招財進寶。
在鞭炮聲過后,就開始吃早餐了。吃過飯后,我出去玩,在街上點燃的爆竹在地上開出了美麗的花,漂亮極了。我看著甭提多高興了。今天的小鳥也出來湊熱鬧,大概它們心里也很高興吧。
在街上,我看見有人在賣玩具,有人在賣小吃、點心、水果,各種各樣的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樣樣俱全,琳瑯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么都難選擇!顧客大多數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數麻辣攤的生意最好。“我要一串年糕!”一個胖孩子叫道。
再去別的地方瞧瞧,在一家文具店攤前,我又停下了腳步。那里有各種玩具:飛機模型、望遠鏡、電動汽車……盡是一些玩的東西。我發現最受歡迎的是玩具。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親訪友拜新年了,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嘗著美酒佳肴,談著一些開心的話兒。而最高興的則是我們,只要嘴巴甜一點,多說些祝福的話兒,那可就大賺一筆了!
人們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著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煙花,載歌載舞,忘情地玩個痛快!
真心希望全國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樂樂,沒有煩惱喲!
《過年》作文1000字篇2
隨著那除夕之夜的到來,春節就已經來臨了。只聽“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響起時,新年的味道就已經全了,雖然春節如今已過,但是那份熱鬧的記憶我卻難以忘懷。
還是那桌飯,還是那杯酒。親朋好友又歡聚一堂,嘻嘻哈哈,嘮著家長里短。一杯杯酒下肚,早已經酩酊爛醉,但這一年來僅有的一次聚會卻不能草草了事。一盤盤菜,空空如也,可家人的那份甜美的笑容卻未見消失。大街上,那些賣年貨的,恐怕也早已和家人團聚了吧,而這僅僅一天的團聚,接著還是在外工作。
中國的春節,從古代就已經有了,多少節日都已經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淡化了,只有春節,依然是那么隆重,就像那滾滾江流,永不停歇。我不是什么著名的作家,能用什么優美的詩詞、語句來表達對春節的熱愛,我只能用我僅有的枯乏文字來訴說自己的情感。
小孩子最喜愛過年,我也是一個小孩子,自然也是如此,我愛過年,不僅因為可以得到壓歲錢,可以穿漂亮的新衣裳,可以吃到好吃的,而是因為我可以玩我一年僅有一次機會的爆竹。有人會笑我:“這有什么,爆竹而已,現在比它好玩的玩具多多了,它又不安全。”又有人會說我幼稚。可是那又有什么,我依然喜歡。
每當那爆竹、搖花、煙花點起時,不僅是對新年的祝福,我更想合起手掌,在心里默默地表達自己對著新的一年的愿望和憧憬。那煙花就是我心靈的寄托,是我最美好的祝福。
“爆竹聲聲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這里,我用遲來的聲音對您說一句這是我最真誠的祝福,當然這就是我的春節記憶,即使算不上最好,也是用我最真摯的語言去塑造出來的文章。
千百年來,春節一直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如今在西方竟有人過起了春節。現在我深深地為我的祖國而驕傲、而自豪。
《過年》作文1000字篇3
今年春節我最開心的事是放鞭炮,漂亮的禮花沖向天空,綻放出五彩斑斕的色彩,美麗極了。
今天,就是大年 三十,早上我們家很早就起來了。吃完飯,我們就開始干活,貼對聯、擦玻璃、收拾屋子就等夜晚的到來。
晚上到了,爸爸、媽媽、姥姥、姥爺打麻將,我在一邊看聯歡晚會,不一會兒他們打完麻將了,我說:“媽媽我困了想睡覺。”媽媽說:“別睡了,一會兒就開始放鞭炮,你起來就得冷了。”姥姥說:“讓他睡一會兒吧到時候好有勁放鞭炮。”于是我就躺下不一會兒就睡著了,等我起來正好是十二時,可是我有點冷,姥爺上小房把禮花、炮竹、鞭拿出來,找點火處。
然后我們就開始在大門外放,突然,一聲爆竹揭開新春佳節又一個黎明的序幕。隨著這一聲脆響,霹里啪啦,震耳欲聾,房屋仿佛也震動起來。放炮竹就更熱鬧了,你聽吧,這邊噼噼、那邊啪啪;遠處砰砰,進出叭叭;天上哧哧,地上咔咔;動聽極了。五彩繽紛的禮花,有點像鋼花飛濺、有的似麥浪滾滾、有的好比金雨陣陣、有的仿佛銀花朵朵、有的恰似紅燕飛舞、有的宛如孔雀開屏。
這就是我春節里最開心的記憶。多么動聽,多么美麗。
《過年》作文1000字篇4
過年是我國人民最開心熱鬧的一段日子,俗稱“春節”大年三十是我國的除夕,鞭炮聲,吵鬧聲響徹大街小巷,家家戶戶吃團圓飯,吃湯圓人人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大人,小孩一齊放鞭炮。喜氣洋洋,就算是一個無人區的地方也變成有生機,有活力。這是人們盼望已久的日子,小孩給老人拜年拿紅包。老人的兒女從外地回來老人的心情也能快樂愉悅起來啦。
過年我聞到一種新的味道。已經掛啦一年的.對聯也該“退休”啦讓別的對聯頂替啦。人們身上的衣服也該換啦。人們的心情也要換啦,國內的這種新的味道沁人心脾啊。
想必大家都知道除夕,又叫年三十。古代有一種傳說:說是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后來,人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啦。
過年也包含啦親情的味道,年紀大的老人通常會想念自己的兒女,有的老人有照片的能得到一點欣慰。但是沒有照片的老人只能在心中默默想念,有時候會掉下眼淚。就算兒女打個電話都是對父母的一個大的驚喜。有些老人看起來開心、愉悅、可愛。可其實內心也會有憂傷、憂愁的時候。有些人懂得老人的心知道隔一段時間就回家看看父母,買一些父母喜歡的禮物。可有些人幾年都不會家看望父母、老人,等沒有啦才知道珍惜,那是無論你是怎樣的后悔都不能挽回啦。一到過年,人們最大的心愿就是全家團圓過一個令人難忘而又美好的春節。過年的親情味道真是太美妙啦。
過年也包含啦友情的味道。友情是人和人之間最開心、快樂的一種奇特的感情。你如果沒有一個朋友,你能感受到是多么孤單寂寞。曾經我在過年的時候我曾經失去一個朋友;當時我和朋友正在放花炮,我想惡作劇一下我沒想后果就將一個花炮放在朋友的身旁,她被嚇啦我和另外幾個朋友在路旁哈哈大笑。她生氣啦,我過于興奮忘記道歉,之后她說啦幾句難聽的話。我聽啦后很生氣沒有理她,我就回家啦。她本來是我的閨蜜可從那晚起我們之間產生啦隔閡,我不理她,她也不理我。我們互相失去啦友情也不聯系啦。現在我后悔末及,后悔曾經做出那么愚蠢的事。我現在希望她可以不計前嫌和我繼續做好朋友好閨蜜。
過年的味道猶如一道佳肴,美味獨特,這個味道只有它有過年的味道真是快樂、興奮、愉悅、開心………
《過年》作文1000字篇5
說不出奶奶過節時包的餃子哪里好吃,可它就是好吃,一直待在我記憶中的最深處。
幾年前,我們一家子回山西老家過年,奶奶抱著我激動地說:“今天晚上吃餃子,我來包,你們誰都不要來幫忙。”大家都知道奶奶包的餃子好吃,愉快地同意了。
這之后,大伙兒有的打牌,有的玩手機,有的逗狗。而我呢?趁機跑出去。山西是一片冰天雪地,我在家門前的走道里跳呀跑呀滾呀,個個晶瑩的雪花像小精靈似的給我撓癢癢。“咕……”肚子餓得叫了起來。我急忙回家跑進廚房,只見餃子剛剛入鍋,再等十幾分鐘,就能嘗到奶奶的餃子了!看著鍋中一個個餃子晶瑩剔透,每個餃子上都有幾個“梅花印”,正在閱兵似的站立,真叫人垂涎!奶奶側過頭,大滴的汗珠滾落在臉頰,臉上卻洋溢著幸福而充實的笑容。
很快,餃子被一碗一碗的盛出鍋,鄰居親戚們也陸續到齊了。媽媽喂我吃了一個薺菜肉餡的餃子,一口咬下去:先把皮咬破了,湯汁順著皮往碗里流,里頭的餡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一樣露出了一角。我連忙再湊上去咬一口,終于嘗到了餡的味道:肉是極新鮮的,不咸不淡,還有一點微辣。可能是因為奶奶用她那子孫滿堂的喜悅之情感染了她做的餃子,那種味道,完美地滿足了所有人的味蕾,即使時間過去多遠,我都記憶猶新。
可是如今,這已經成為記憶中的味道。近幾年的假期,車子擁堵,父母工作又忙,我們無法回老家。是夜,我躺在床上觀賞著美麗的月色:輕紗般的月光瀉進了窗戶,湛藍的天空是那樣的廣闊,冰盤似的月亮掛在正空,那么皎潔,那么柔美,像奶奶正隔空和藹地朝我們笑呢!夜空中星星不多,卻顆顆明亮,如寶石般。月光在樹葉上星星點點地跳躍著,像小精靈一樣閃爍著迷離的光點。在這里過新年沒有一點兒年味兒,飄下來的幾片薄雪,剛落在指尖,便消失得一干二凈。天上那眨巴著眼睛的星星應該就是奶奶那盼子回家的目光,順著銀河的水流,流進我們的心坎。
又是一陣淡淡餃子的香氣……
《過年》作文1000字篇6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一首千古傳唱的好詩。小時候,每到過年時期,我和小伙伴們便開始吟誦這首喜氣洋洋的詩,增添了節日的氣氛。不久,幾乎所有的孩子都熟悉了這首詩,家鄉的過年習俗也不由自主地脫口而出,我至今依然刻骨銘心。
我的家鄉位于湖南炎陵縣鹿原鎮,但鎮旁鄉村的春節才令人回味無窮。大年30早晨,我早早地來到奶奶家拜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對精巧的對聯,那鮮紅紙上的一撇一捺顯得龍飛鳳舞,像一個笑瞇瞇的臉蛋,洋溢著春節歡樂的氣息。聽奶奶說:貼對聯是當地的一門手藝,大年30一大早,家家戶戶老老小小就得在對的一字一句的字眼間上下一番苦功夫了,怪不得一幅對聯上藏著各種各樣的筆風:有稚嫩的、潦草的、堅韌的……應有盡有。雖然不算工整,但是包含著一種濃厚的風情。走進廳堂,桌子上花花綠綠的食品看得我眼花繚亂:清脆的藕片鋪在“寶蓮燈”上,各種各樣的瓜子成堆地散落在“蝴蝶翅”中,色彩鮮亮的油炸食品擺成奇形怪狀的形狀等等。
豐富多彩的食品一方面招待拜年的孩子,另一方面食品越多,喜慶分布則越來越廣泛,是來年的好兆頭。但是食品的誘惑并不能使我饞涎欲滴,蠶豆粉絲的味道才是真正的十里飄香。在家鄉,貼完春聯后,拜年的客人接連不斷,但是到了中午,大家都急匆匆趕回家和親人團聚在一起吃蠶豆粉絲。快到中午時,我和表兄弟們趕緊跑到田埂上塞住耳朵,等待爺爺奶奶放鞭炮。鞭炮聲震耳欲聾,驚天動地,我們躲在遠處的田野,心像小兔子似的怦怦地跳起來,只因為這鞭炮像張牙舞爪的怪獸,發出可怕的聲音,膽小如鼠的我不寒而栗。
鞭炮放完之后,新的一年來到了,我們一溜煙跑回家。堂屋里彌漫著煙霧,可以說是伸手不見五指,但是我們幾個小饞貓可不管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咽,貪婪地吮吸著潤滑而又帶有韌性的蠶豆粉絲。湯汁的香味撲鼻而來,似乎掩蓋了難聞的煙味。煙霧散盡后,我們一窩蜂沖出去,手捧一堆鞭炮,悄悄地來到水邊,用火點燃鞭炮扔入水中,隨后水花四濺,一股泉水直沖上天,幾條魚兒一躍而出,翻了個跟頭,一會兒,水面上又恢復了平靜,我們早已不見了蹤影。有時候用煙屁股點燃鞭炮,還沒來得及見檢查是否點燃,就一閃而去,可水面上一點兒動靜也沒有,當我們歡呼而來探個究竟時,突然,一個大浪頭翻滾而來,鯉魚打挺的景象又重現。接著,一陣又一陣的驚叫聲回響在周圍,打破了山巒的寂靜。這就是孩子們唱晚而又驚險的游戲。晚上,親人團聚在一起放煙花,天空中五彩繽紛的雨點散開來,蘊含著一股輕松而又歡快的心情。
家鄉的春節令我回味無窮,家鄉春節的風土人情更讓我感受到人間的美好。
《過年》作文1000字篇7
翻開相冊中的一張張照片,春節的記憶又再次在我眼前浮現。從小到大,我已經經歷了13個春節,回顧往昔,不禁感慨時光竟流逝的如此悄無聲息。
我的腦海中好似放起了一部電影,“電影”講述我去年春節的記憶,感興趣的話就隨我一起來看看吧!
那天是大年三十,我。弟弟。還有爸爸媽媽,一起踏上了去奶奶家的旅程。去干什么?當然是到奶奶家去過年啦!一路上,我的腦子就沒停過,一直在“算計”著怎么也得多賺點壓歲錢,可誰知,后面的問題更麻煩了……
一下車,我便如一只歡快的小兔一溜煙兒跑進了奶奶家,奶奶見我來了,趕忙掏出壓歲錢塞到我手里,我一看,呀,有200元呢!我眼巴巴的看著爺爺,本以為他也會興奮地拿出壓歲錢來,可誰知,他卻坐在椅子上喝茶,神情安詳,邊喝還邊說:“好茶,好茶。”根本沒有一點兒拿壓歲錢的動機。這下,我可急了,想給他點暗示。但還沒等我開口,爺爺便發話了:“這樣吧,想拿壓歲錢可以,但要答題,一道50元!”
我先是一愣,心想:爺爺真小氣,連拿壓歲錢都要答題。但經過一番思索,我還是答應了他的挑戰。
比賽開始了,我們倆互不相讓,你追我趕,我一路過關斬將,終于艱難的熬到了第五題:一杯糖水400克,其中糖占水的二十四分之一,如再放入8克糖,這時糖與糖水的比是多少?聽完題目,我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低下頭開始苦做,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了,草稿紙已被密密麻麻的字寫滿了,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做出來了!
我欣喜若狂,拿著我的“戰利品”——250元壓歲錢又蹦又跳。爺爺更是輸得心服口服,對我大加贊揚。
晚上,我們進行了春節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放煙花。
一走出家門,只見樹上一盞盞大紅燈籠高高掛,樹枝上纏著各種各樣的氣球,五顏六色的氣球隨風搖曳,好似一個個美麗的姑娘在翩翩起舞。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開始放煙花了,“彭~”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五彩繽紛的煙花猶如流星劃過天際,繼而又如天女散花般裊裊擴散開來,夜空立即被點綴的光彩奪目?,讓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
也許許多人忙忙碌碌了大半生,也只是為了像它那樣絢麗光彩的綻放吧!
當煙花“飛舞”的那一刻,我感覺整個世界都沸騰了,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令人欣喜的歡呼聲,如銀鈴般清脆的歡笑聲……全部匯聚升騰,共同來告訴人們:新的一年來到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每吟誦起王安石的《元日》,去年春節的記憶便會清晰地浮現在我眼前。
“電影”結束了,可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
這就是我的節日記憶——春節!
《過年》作文1000字篇8
【喝碗臘八粥 根脈永相傳】
臘八前夕,孩子在屋里寫作業,準備著高一年級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我和先生則在廚房,平心靜氣地熬煮臘八粥。
祖籍安徽的先生用羊肉丁、海帶絲、豆腐皮、細馓子及五谷雜糧,烹飪著“安徽版”的臘八粥,在粥香彌漫中思鄉念鄉……
而我則泡好紅豆、蕓豆、核桃、花生、高粱等,用紫砂鍋熬煮一鍋細糯綿軟的臘八粥,在粥香氤氳中懷念著兒時濃濃的年味兒……
記得小時候,每年臘八前后學校就放寒假了。臘八,對于童年的我,是一個美好的起點,不但開啟了輕松快樂的假期生活,而且喝過一碗濃香的臘八粥,過年的味道也會一天比一天濃郁起來。
在那個物質十分匱乏的年代,孩子們盼望過年的原因之一是能吃到肉食。各地習俗不同,臘八粥的食材也有所不同。作為西北人,我們從小喝的是用細碎的肉臊子和五谷雜糧煮成的濃稠的臘八粥。
臘八前一夜,母親總會事先泡好各種豆子。她說豆子硬,不好煮,所以一定要先泡一下。黎明時分,父母早早起了床,父親切好肉丁,經過一番烹炒,滿屋滿院都飄散著誘人的香味。隨后母親將炒制好的臊子和泡好的雜糧一起倒入大鍋中,不停地用勺子攪拌,并用文火慢慢熬煮。等到天亮我們醒來時,一大鍋色香味俱全的臘八粥就令人垂涎不已了。喝著香噴噴的臘八粥,想著馬上就可以穿新衣、吃美食、過大年,嘴角不由地就咧到了耳根。
我曾經不解地問母親:“臘八粥為什么要用那么多豆子呢?”母親答道:“吃下這些種子,人的身上就會‘長’出一年使不完的勁兒,會增添好運氣吶。”
長大了我才明白“冬藏”“春生”,臘月為冬季最后一個月,萬物即將收藏完畢,等候春天蓬勃而發。所以,臘八節喝臘八粥,能為來年養精蓄銳,儲備能量。
等我們兄妹長大后,積勞成疾的母親腰腿不行了,臘八粥就由父親全程負責。隨著物質條件不斷改善,我們漸漸對臘八粥沒有小時候那么向往了,甚至會因為忙碌而忘記這個節日。但是,臘八節這天,我們總會接到父親或母親的電話,通知我們回家喝臘八粥。彼時,心中總會涌起一股暖意——有父母在,我們就永遠是有人疼愛的孩子,就能年年喝到臘八粥,許多溫馨的回憶也由此喚醒,讓人暫時忘卻臘月的寒冷和生活的煩憂。
幾十年一路走來,對于已過知天命之年的我,臘八粥不再是打牙祭的美食,而是一代又一代的家道傳承和溫馨暖人的親情紐結。
三年前,父親得了一場大病,在醫院住了三個月,回家后許多事情不能做了,只能做點簡單的飯菜。
我們兄弟姊妹再也不能像以往一樣,過年過節等吃等喝了。為了繼續燃起家里那熱氣騰騰的煙火味,我們自然而然從父母手中接過了“接力棒”——端午節包粽子,臘八節熬粥,大年三十搟長面、包餃子,正月十五做元宵……
父母老了,給予不了蔭護,我們才得以真正的成長、成熟。這縷綿綿不絕的人間煙火,也才得以生生不息。
女兒是“00后”,從小錦衣玉食,對于包子餃子粽子臘八粥等,統統沒有多少興趣。但是,每到一個節日,我們總會提前為孩子精心準備相應美食,不在于她能吃多少,而是讓她在離我們漸行漸遠的人生之旅中,永遠懷念這份屬于中國人的欣欣向榮、淳樸溫暖的年節氣氛。
是啊,過了臘八就是年。
喝一碗臘八粥吧,讓我們珍惜、感恩父母健在的日子,好好盡孝,令辛苦一生的他們頤養天年;喝一碗臘八粥吧,讓我們身體力行,將中華民族的美好習俗代代相傳,讓我們的孩子懂得根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