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家國情懷的作文(10篇)
描寫家國情懷的作文(篇1)
我不想學醫了,我要學航空、學造船,我要科學救國。面對日寇的侵略,黃旭華下定決心從事科學。他考入國立交通大學造船系,苦心研究,刻苦學習。畢業后,他開始制造核潛艇,而這一研究,就用盡了30年。他離開親人,一心只為報效祖國,用自己的雙腳走出了屬于中國的核潛艇之路。遇到重重阻礙,他帶領團隊迎難而上即使用最土的辦法、費盡全部力氣,也要克服難關,為祖國的富強而努力。而正是這種精神,讓我國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于1970年12月26日順利下水。
什么是家國情懷?家國情懷就是像黃旭華這樣千千萬萬個工作者的,為祖國寧可舍棄自身一切,無私奉獻的精神。在他們心中,過就是最大的家,是存在與每個人心中最寶貴的家。
南宋末年,金兵數次侵犯中原,宋軍節節敗退,國家已經陷入將要滅亡的危機。而就在這時,岳飛挺身而出,率軍抵抗。他冒著生命危險在前線浴血奮戰,復奪數座城池,才換來了國家的安全。而他,征戰幾十年卻從未能回過家,整日整夜提防金兵的入侵,為國家出謀劃策,傾力救國。這就是舍己報國的家國情懷,是代代相傳,傳于我們每個中國人的一種家國情懷。
1958年我國開始準備制造出自己的核武器,二機部副部長劉杰來找鄧稼先,問他是否愿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了。他跟妻子只說自己要調動工作向她辭別。從此二十多年,鄧稼先這個名字再也沒有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而他本人,卻勤奮工作,成功地帶領其他科研人員研究出了原子彈。但是最后他卻因為長期與核武器打交道染上重病去世。這也是舍小家為國家的家國情懷。
中國之所以能變得這樣強大,正是因為有一批能夠為祖國無私奉獻的人。他們有的舍去了家庭,有的放棄了在海外的功名成就,還有的耗盡了一生心血。他們不僅創造了強盛的中國,更將一份甘于奉獻的家國情懷傳承給了子孫后代,傳承給了我們。
描寫家國情懷的作文(篇2)
情家國情懷是什么?家國情懷是一種對家和國的熱愛,是一種對國家和人們的責任。兒當今中國,就是要弘揚這種精神。
南仁東老先生是一位天文學家,是中國最懂“天眼”的人。設計建造了500米口徑的球面射電望遠鏡,在世界天文史上都是一個奇跡。他用一生追尋了宇宙的奧秘,并為中國創造了一個奇跡。建造“天眼”需要選址、論證、立項、建設,哪一個環節都不容易。南仁東老先生親自選址,在70—80度的陡坡上勘探著,在泥石流中測量著,即使70多歲也依然在一線奮斗著。
正是基于對國家的認同和熱愛,南仁東老先生燃盡了自己最后的生命為國家做了貢獻。這就是心系祖國,“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境界,也就是“家國情懷”。
然而,光有這樣一批科學家站出來是不夠的,我們每個人都要有“家國情懷”。有這樣一個故事。二戰的時候,在比利時人們反抗侵略期間,敵人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埋下一顆炸彈,并點燃了它。當時一個小孩看見了正在燃燒的導火索,他急中生智,立刻用一泡尿澆滅了火焰,但后來他卻中彈身亡,令人惋惜。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家國情懷”并不是非要像南仁東老先生那樣搞科研或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而是盡我們的舉手之勞即可;現在我們處于和平年代,也不必像那個小男孩一樣冒生命危險,我們要做的只是將國家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大到向國家有關部門舉報一些不法分子,小到撿起一些垃圾,為環境做出貢獻,這些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
“家國情懷”需要發揚、繼承。而作為新一代青年人的我們,就要勇于扛起這桿大旗,勇于實踐,開拓進取,在這個黃金的年齡中多學習知識,長大為建設強大的祖國做出貢獻。
描寫家國情懷的作文(篇3)
也許對于我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家國情懷。
我從母親的腹中來到這個盛大的華夏,我認為的家國情懷就是先保護好父母,其次自己,然后才保護中國。這是一個我眼中的太平盛世,也許沒盛唐那邊榮耀,沒秦始皇剛開始一統天下那般讓人感到威風凜凜……但是,我覺得,既然是太平盛世,那也沒什么大不了,至少先把父母保護好。我眼中的中國,是強大到不會被人欺負的。
有點令人想笑,那時候的思想沒變,只是很幼稚。無聊的寫作業時間,聽到窗外有人談說家國情懷。兩人志不同道不合,吧啦吧啦了半天才離開。我有些懷念爺爺了竟然……
“如果給您一個從來的機會,您還會選擇參軍嗎?”我本以為是個人都會回答“不會”。而爺爺卻回“會。”
對方走了之后,我傻不拉幾地問爺爺“為什么啊,你看看你的鼻子,一到冬天就很難受啊?”爺爺跟我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名叫劉書貴十歲,被父母送去當兵,八路軍不收,因為太小了。他媽,費了特別大的勁兒才把他送進去。他也不愿意去,當地去當兵的人大多一去不回,他怕他還沒上戰場就被敵人的槍給打死,可是因為那是當時中國鬧饑荒老的特別嚴重的一個地方,他父母為了他能有下一頓飯吃拼死拼活把他送了進去。進去以后,因為太小,所以就分進了后勤部,他就跟著隊伍一直去打仗的地方。一路他見了不少的傷員。
幼年讀書時,他貪戀讀書,卻因為家里窮上交不起學費。然在先生教書的地方偷聽,后先生發現,領進了門。識得幾個字……
后來因為隊伍里缺人,他覺得這偌大的華夏,如果自己能奉獻上那么一點貢獻,死了也值了。
……”
中間我有好幾次聽的不耐煩,有好幾次給他送茶喝,都被拒絕,他硬是一口氣講完。我只無語,“那到底什么是家國情懷?”我當時都沒想過這句話怎么會脫口而出。他回了什么,具體一點的忘記了。
大概就是曹植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是屈原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
追憶到童年。
談到爺爺,說句實話我有點方。講故事方法好土。一個一開口就吧啦吧啦國家最新消息的人,開口就待會要下雨記得帶傘而又守舊的人,我不禁茫然。你不是那白求恩,更不是屈原。你付出的,可能在別人眼里只是微不足道,在我眼里,早已成了一個英雄。
一時間,我清醒過來時,才發現草稿紙上的字是:爺爺的家國情懷。
描寫家國情懷的作文(篇4)
“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家,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
熟悉的旋律在耳邊響起,歌聲從口中飛出,家國之情,似乎離我并不遙遠。
或許是因為出生于軍人世家的原因吧,從小我對那矗立在高樓大廈間的天安門,對那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對那傲然挺立在東方的雄獅有一種特別的感覺,那鐫刻在血脈中的羈絆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時刻牽引著我的心。
“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記憶中對國于家定義是外公教給我的,小時候父母外出打工把年幼的我丟給外公外婆照顧。
外公最是喜歡在陽光燦爛的午后領著我躺在院子里的搖椅上,擺一張茶幾,斟一杯好茶,背靠大樹,拖著悠閑自在的調子給我講紅軍長征路上的故事。現在想來,或許在那時對國家深情就早已種在我的心間。
外婆早年間曾是軍隊里的文藝兵,直到現在,她身上的那股文藝范兒也依舊存在。可,說是文藝青年,外婆嚴厲起來卻也絲毫不輸外公,記憶里只要我一犯錯外婆的竹編就會伴隨著她的東河獅吼朝我落下而外公則在一旁勸,外婆這犟脾氣自是不會聽他的,外公就在一旁急的抓耳撓腮恨不得替我挨鞭子。夜晚他會背著外婆悄咪咪地摸進我的房間幫我搽藥,哄我入睡,可惜這樣的場景我再也見不到了。
“在世界的國,在天地的家,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
記得雅安地震時,無數的慈善機構向雅安捐贈錢物,天真的我還扯著我外公的衣角問為啥要把自己辛苦賺來的錢送給別人,外公撫著我的頭一言不發,長大后才明白外公的苦心
“國的家住在心底,家的國以何矗立?國是榮譽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國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個奇跡,國與家連在一起,創造地球的奇跡……”
描寫家國情懷的作文(篇5)
當每周的升旗儀式如期而至,當國歌奏響,當紅旗飄揚,當我如炬般的目光落在鮮血般的國旗上,這時總有一股難以言狀的情愫就這樣在歌聲紅旗里突如其來,我曾經不止一次問自己,這難以言狀的情愫是什么?它又來自何處呢?
有人告訴我這情愫是——家國情懷。
那么就有人發問“家國情懷又是什么呢?”家是我們的起源與依戀,是人生開始的地方,國是千千萬萬小家匯聚而成的大家,是千萬生命的起源,是千萬人生理想的發源地,而家國情懷則是我們千千萬萬個國人堆徹出的對人生理想發源地的一種眷戀一種感情一種寄托一種希望,說到底家國情懷是對祖國的一種崇高信仰。這時就又有人要發問了“祖國又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呢?”
中國當代作家路遙圍繞祖國展開了這樣的一段描述“世界上有許多美好的地方。但是,那里有黃河么,有長江么,有長城么?……既然這些都沒有,那么,祖國就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地方”——祖國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地方!……萬般思緒夾雜情愫向我奔涌而來。
路遙的筆下祖國是那樣的獨具一格,那樣的令人回味與牽掛。我不禁陷入沉思,在腦海里展開了對祖國的深刻的回憶。它的文化典籍是那么的博大精深,那么的源遠流長;它的自然風貌是那么的絢爛多奇,那么的富有鄉土氣息;還有它的那些輝煌而又悲壯的歷史,竟也是那么的豐富多彩,那么的厚重深沉……。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每當國歌奏起、紅旗飄揚時那股油然而生的情愫,那所謂的國家情懷源于何處了,它源于那雄壯奏響的國歌唱出的中華民族的信心與凝聚力,源于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濃縮出的中華民族閃光的歷史。
中國的山河繡麗千萬,中國的歷史精深博大,中國的人民千千萬萬,而中國的家國情懷就寓于這山河歷史和人民之中,因而中國的家國情懷永遠不會褪色,因而中國的人永遠不會倒下!因而中國永遠不會倒下!這就是我所認為的我的祖國,這就是我所崇尚的家國情懷!
描寫家國情懷的作文(篇6)
偶像,是指為眾人所模仿的對象,且在某些方面成績卓著、與眾不同。每個時代的人們都會有自己的偶像,這些偶像往往代表著各個時代的精神與品質,閃爍著時代精神的光芒,影響并引領著這個時代。時代造就出偶像,偶像引領著時代。
20世紀60年代,中國還沒有完全擺脫舊社會思想觀念的束縛,許多人心里仍然灰暗,社會也缺乏正氣。在這樣的時代中,雷鋒,一名中國解放軍戰士出現了。他將自己的雨衣給一對母女,自己淋得濕透,奔波十多里將其護送到家;出差路上見到把火車票弄丟的大嬸,他用自己為數不多的津貼為其補了一張票,在火車上也熱心幫助別人,“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雷鋒成為了當代人的偶像,他艱苦樸素、舍己為人的精神影響著數個時代的人們,每年的3月5日也成為了學雷鋒紀念日。
20世紀70年代,中國科技發展的腳步還比較緩慢,但陳景潤等眾多科學家懷著科技報國的激情投身科學研究,摘取了“數學皇冠上的明珠”。眾多的科研工作者成為了當代人的偶像,投身科學、專心科研成為了時代精神,激勵著廣大青年努力學習,積極投身科研事業,報效祖國。
20世紀80年代,中國女子排球隊經過不懈努力與艱苦奮戰,在世界杯、世界錦標賽和奧運會上5次蟬聯世界冠軍,用行動造就了頑強戰斗、勇敢拼搏的“女排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國女排成為了當代的偶像,女排精神成為了時代精神,成為整個民族銳意進取、昂揚前進的精神動力。
20世紀90年代,馬云在杭州的一個出租屋里與其他十七人決定創立阿里巴巴,公司的啟動資金只有50萬元,還是18個人一起湊的。在奮斗過程中他受盡了別人的白眼,也遭到過同伴的背叛,但他堅信沒有跨不過的坎。如今阿里巴巴已成為在全世界影響力巨大的公司,馬云也成為了享譽海內外的大實業家。馬云等敢為人先的一批人成為了當代的偶像,他們身上永不言棄、敢于創新的精神成為了時代精神,激勵著無數人為自己的夢想勇往直前。
由此可見,這些偶像都具有時代的鮮明印記,反映著人們精神的光芒,銘刻著人們思想、道德的高度。21世紀的今天,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各方面條件越來越好,應當充分利用這些條件,堅持不懈地繼續創新。這才應當是21世紀的偶像所具有的時代精神。反觀現在,一些娛樂明星已經成為了“偶像”的主體,許多“粉絲”盲目追求這些“偶像”,甚至影響了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這種盲目的沖動與狂熱已形成了一種不正常的社會現象,沖擊著我們的三觀,不利于先進文化的樹立和發展。
所以,我們需要將優秀的人、具有真正時代精神的人作為偶像,學習他們的優點,弘揚他們的精神,才會促進社會整體的進步,為時代的發展做出貢獻。而不是崇拜那些娛樂明星,在燈紅酒綠、醉生夢死中迷失了自己。我們應當攜起手來,讓好的時代造就真正優秀的偶像,讓這些偶像引領著我們邁向更嶄新更輝煌的時代。
描寫家國情懷的作文(篇7)
“武漢必須封城。”當這堅定有力的聲音從李蘭娟院士口中說出時,眾人都為她捏了一把汗。
封城,在中國的疾控史上,從所未有,連在的非典上也未曾出現過。萬一這次疫情狀況并不嚴重,這位73歲的高齡老奶奶一生的名譽與聲望將毀于一旦。但她毫無顧忌,因為在她的心中,人民永遠第一!
事實證明,她對了。當初她的義無反顧與堅定拯救了萬千同胞。
鐘南山說過:“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可是在2月11日我們的巾幗英雄李蘭娟院士仍奔赴到了武漢的防疫最前線。出診開會,出差采訪,釋疑解惑,給予同胞們精神上的鼓勵,每天她的睡眠時間不到三個小時。
她,在千家萬戶都燈火通宵圍著吃團圓飯,一起看春晚,其樂融融的日子里,在機場一個人吃著餃子,算是年夜飯。
“這一次我來當一個醫生,武漢有很多危重癥患者,需要人工肝等支持治療。”“戰疫不成功,我就不撤兵。”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李蘭娟院士堅守陣地,沖鋒到抗疫最前線,她用行動守護萬家燈火,用言語激起抗疫信心,用生命拯救萬千同胞。她放棄了團圓,放棄了安逸,放棄了幸福,選擇來保護我們,與疫情作斗爭。功夫不負有心人,從三月十八日開始武漢兩日無新增病例,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大愛無疆,最美逆行。李蘭娟院士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心中最美的偶像。加油,中國!加油,武漢!
描寫家國情懷的作文(篇8)
我肯定“安能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不羈,我傾聽“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但我更欣賞這種文化自信,家國情懷油然而生。
歷史不只是冰冷的數字,而是鮮活的事例,近日,央視的兩檔節目,改變人們對傳統文化固有的印象,用新穎流行的方式讓文化“活起來”,給人視聽盛宴,品味濃厚文化。制作方抓住互聯網時代下人們的文化需求,利用“追星潮”現象,以電視節目為媒介弘揚歷史文化。《國家寶藏》欄目,讓我們暢游文物時代。走近每件文物,體會他們背后的故事,選用大眾熟知的人物進行詮釋,讓文物走進尋常百姓家。而《經典詠流傳》更是獨具匠心,將傳統詩詞和流行音樂相結合,讓傳統文化符合人們的審美需求,帶來聽覺上的“美味”,正是如此,傳統文化才能得以復活,發展。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體現的是范仲淹的愛國情懷。對于自己國家中傳統文化精髓,放下身段去改造創新,進行變通,才能面向世界。像前段時間圖書館走進大眾視野,它改變了傳統的營銷方式,在給人們提供購書通道的同時,又發展了人們的享受體驗,從先前傳統書店的“門前冷落鞍馬歇”到現在的“座無虛席”,讓中國書店成為一張亮麗的“明信片”。
隨著生活快節奏,我們對國家的熱愛變成“空談”,人們提筆忘字,不會寫漢字或會一點的現象層次不窮,作為一名中學生,尤其要樹立家國情懷,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讓中華文化經久不衰,薪火相傳。
這是一種敢于創新的精神,彰顯出了文化自信,我們要適時創新。當我們身處“山重水復疑無路”時,驀然回首,適時創新,我們收獲的必然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泱泱大中華,未央家國情。讓文化站在紐帶的一端,連接廣大人民群眾走向世界,喚醒中國經典文化,走向世界,鑄就“文化魂”。
描寫家國情懷的作文(篇9)
我知道,上次我,得意地搬起了家里的大箱子,高興地向您炫耀。可是,我只是希望您重新發現我,知道我已經長大了:我只是希望您能讓我幫您把沉甸甸的.米袋提回家。
我知道,我總愛在您面前吟唱您最喜愛的曲子。我已經能為您唱安眠曲,讓輕柔的音樂鉆進您的夢鄉了。不是嗎,媽媽?
媽媽,風總愛炫耀自己。您看,它又使勁地鼓起了腮,把陽臺上的花裙子吹得七倒八歪。
媽媽,閃電總愛搶在雷聲的身前,在天空中綻開藍色的花瓣。
媽媽,花朵從不沉睡在地心的深處,它們總是受到夏天的邀請,探出頭來找太陽。
媽媽,您別搖頭呀。
風用它長長的頭發掃拂著大地,這才有了風車,有了晾在陽臺上的花裙子。
閃電用它長長的斬刀劈開了無邊的黑夜,這才有了老是轟隆轟隆的發電機。
花朵在枝頭上暈紅著臉,述說著又一年的到來。我才會把它串成鏈子掛在您的胸前啊。
媽媽,有了表現才有了發現,為了被發現才會好好地表現。您說呢,媽媽?
就像我,總是在您面前賣力地表現著自己。只是希望您的發現,只是為了能幫您縫縫衣服,串串花朵。
媽媽,表現自己,才能幫助您,幫助別人,是嗎,媽媽?
解析:此文有三美:其一曰形式之美。作文多為一句話一個段落,似斷實連,多次呼喚“媽媽”,連用幾處“我知道”,形成回環往復之美。又用風的長發拂地、閃電的長鞭揚起、花朵的含羞訴說譬喻自己的情思,頗似民歌中的比興,很是耐人尋味。其二曰意境之美。主要體現為優美的語言,鮮明的意象。逍遙的玫瑰,熱情的蜜蜂,恬靜的圓月,藍色的花瓣,輕柔的音樂,朦朧似詩,鮮明似畫,字里行間蕩漾著恬美的詩情。其三曰情感之美。文章主旨在與媽媽的深情傾訴中自然凸顯,讓我們感受到一顆充盈著愛與美的純真心靈
描寫家國情懷的作文(篇10)
中考作文表現自己
我,一個普通的六年級學生。一頭烏黑的長發,一對明亮的眸子,像兩顆星星,像兩顆珍珠,像融在玉杯甘露中的兩片黑牡丹的花瓣。一張活潑可愛的笑臉,像春天了嬌艷的鮮花在開放。我非常喜歡看書。
我的房間里有一整架書,每每獨自摩挲大小不一的書,聞吸飄飄蕩蕩的油墨香,心中總是充溢著一股歡欣與愉悅。取出一冊,慢慢翻閱,怡然自得。記得有一次,我從朋友那兒借來一本書,如獲至寶,愛不釋手。回到家,連書包也沒放下,便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看起來。燈光融融,倚船而坐,室外,登火輝煌,街市嘈雜。我卻在書中神游,全然忘我……
我不僅喜歡讀書,而且喜歡大羽毛球。
剛接觸到羽毛球拍,覺得好陌生。看到別人打羽毛球時,心里癢癢的,可是當自己拿著球拍時,卻不知道怎么拿。后來,在我的苦練下,終于,羽毛球被我“征服”了,每次傍晚時分,我和媽媽都會到樓下打羽毛球,現在,我打羽毛球的技術越來越高了。
瞧,這就是我,一個活潑可愛的我,一個自信自愛的我,一個朝氣蓬勃的我,一個豁達樂觀的我!
當夏天帶著它揮霍無度的歡笑進入了我的生活,逍遙的玫瑰熱情地接受了蜜蜂的親吻。而太陽受到了夏天的'請柬,用紅彤彤的陽光讓大地為之燃燒。
知了躺在樹陰里煩躁地沖著太陽嚷嚷,吱吱吱吱:熱死了!你就不能扯片云來遮住你的大臉嗎?愛表現的家伙。
月亮也是愛表現的女孩子。總愛向太陽借束發光的花環,在圓圓的臉上露出明亮的笑容。我也是個愛表現的孩子嗎,媽媽?
您干嘛只是笑呢,別不說話呀,媽媽。
我知道,上次我,得意地搬起了家里的大箱子,高興地向您炫耀。可是,我只是希望您重新發現我,知道我已經長大了:我只是希望您能讓我幫您把沉甸甸的米袋提回家。
我知道,我總愛在您面前吟唱您最喜愛的曲子。我已經能為您唱安眠曲,讓輕柔的音樂鉆進您的夢鄉了。不是嗎,媽媽?
媽媽,風總愛炫耀自己。您看,它又使勁地鼓起了腮,把陽臺上的花裙子吹得七倒八歪。
媽媽,閃電總愛搶在雷聲的身前,在天空中綻開藍色的花瓣。
媽媽,花朵從不沉睡在地心的深處,它們總是受到夏天的邀請,探出頭來找太陽。
媽媽,您別搖頭呀。
風用它長長的頭發掃拂著大地,這才有了風車,有了晾在陽臺上的花裙子。
閃電用它長長的斬刀劈開了無邊的黑夜,這才有了老是轟隆轟隆的發電機。
花朵在枝頭上暈紅著臉,述說著又一年的到來。我才會把它串成鏈子掛在您的胸前啊。
媽媽,有了表現才有了發現,為了被發現才會好好地表現。您說呢,媽媽?
就像我,總是在您面前賣力地表現著自己。只是希望您的發現,只是為了能幫您縫縫衣服,串串花朵。
媽媽,表現自己,才能幫助您,幫助別人,是嗎,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