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國情懷主題作文七篇
關于家國情懷主題作文(篇1)
我家成了一個小小博物館,到處是爸爸的藏品——最多的是舊書刊,還有連環畫、老照片、宣傳畫、字畫、像章、紀念章、瓷瓶、郵票、門票、火花、煙標等。僅舊書舊報,爸爸就裝了20多個書柜,名家的簽名本、報刊的創刊號、號外分別也有千余種。
我家的房子原本不算小,卻被爸爸的藏品占據得滿滿當當的。聽媽媽講,我家好幾次不是因為人的需要而購房,而是因為爸爸的藏品空間太“拮據”而被迫搬新家。爸爸是北京舊貨市場的“常客”,經常帶我們去潘家園淘紅色藏品。他的確太貪婪,不到罷市不收心,好些老報刊、老物件成了他的至愛,被一一收入囊中,我們倒成了他的搬運工。每每“揀漏”,他都樂得合不攏嘴。爸爸常說,這些舊藏品是“紅色經典”,能喚醒歷史記憶。最初我有些懵懂,后來在爸爸寫出的好些有關共和國歷史的暢銷書里我讀到了這話的真諦。
以前有人稱爸爸是“文忙”,現在有人戲言他“啃老”——這“啃老”不是依靠老人過日子的意思,是笑話他依據自己收藏的一些老藏品寫作。爸爸一直沒有從故紙堆里走出來,他越啃越有滋味。媽媽也為爸爸高興,因為爸爸通過這些老藏品做了不少研究,有些成果聽說還填補了國家一些歷史研究的空白。
爸爸說,他的藏品可以分成許多專題,有的可以見證老百姓的生活,有的可以感受新中國的進步,有的能夠緬懷共和國的英雄人物,還有的能夠再現新中國的歲月。好些東西我可能還不很了解,因為需要積累足夠的相關歷史背景知識,但是我愿意在學習中慢慢走近它們。這些年來,爸爸帶我們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博物館、紀念館,看得最多的是歷史文物。
每逢什么紀念日或國家開什么大會的時候,爸爸就忙起來了,到附近的報攤搜刮自己想要的藏品。媽媽曾說他是個“拾荒的”,爸爸則說,昨天的物件是今天的文物,今天的新聞是明天的歷史,多找機會收一些,讓孩子長大后知道當年的那些大事。我記得前些年的一天,媽媽冒著傾盆大雨到各大報攤幫爸爸收購建黨__周年的報紙。
讓我感動的是,我出生的當天與第二天,爸爸珍藏了大量的報紙,盡管現在報紙已有些微黃,但每每翻起這些生日報,我就似乎看到爸爸當年四處搜集的身影,感受到爸爸忙碌背后的愛意,從這些報紙里我讀到了出生時海內外發生的大事,也知道生活的這個城市發生了什么,了解到這個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化和生活的美好。
在爸爸的藏品里,我看到了自己之前沒有見過的糧票、布票。媽媽說,幾十年前,國家還困難,供應很緊張,就是你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東西,許多生活日用品要憑票供應。爸爸也告訴我,那個年代做新衣要憑領取的布票去店里買布,他當年穿過的衣服叔叔接著穿,有時穿舊了爺爺用土方法染色后給孩子當新衣穿。我無法想像當年的情景,只是看到如今物資這么豐富,沒有買不到的生活日用品,我們慶幸生活在這么好的時代。
爸爸的特殊收藏,是自己對過去歲月的一種特殊情懷,也可能是他們那代人或幾代人的集體記憶。這些東東多是紙質品,爸爸很注意它們的品相,淘時盡可能找些個畫面完整、封面整潔的。他只進不出,不受一些市場上的升值誘惑而動心出售,這方面讓人佩服。
我家珍藏有《人民日報》創刊號金箔版,歷次國慶閱兵的《人民日報》也收藏有,還有開國大典當天與第二天的報紙。我家還收藏有幾卷家譜,上面記載了我們這個家族繁衍發展的過程和本族一些人的事跡。爸爸說,國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譜,“很多姓氏有很深厚的歷史文化,我們要了解自己的姓氏、自己的家族歷史,從自身的歷史了解開始,再去了解中國歷史、世界歷史”。家譜上面名字很多,一代代的發展下來很不容易,一個國家應該也是如此。
漸漸地,爸爸的收藏有了一些規模,于是他想開設一個屬于自己的“紅色中國博物館”,讓更多的人能近距離接觸到那些老藏品,分享藏品背后的故事。如果他的“紅色中國博物館”建成了,那么我理所當然成了這私人博物館的第一個參觀者。我期待……
關于家國情懷主題作文(篇2)
什么是家?家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社會學家說家是社會的最小細胞;士兵說家就是祖國里的一滴鮮血。那么家究竟是什么呢,許多人認為這并不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那么先讓我們來聽聽一個小故事吧:
有一個富豪醉倒在他的別墅外面,他的保安連忙扶起她說:“先生我來扶你回家吧!”富翁反問保安:“家?我的家在哪里?你能扶我回家嗎?”保安大惑不解,指著不遠處的別墅說:“哪不是你的家么?”富翁指了指自己的心窩口,有指了指不遠處的那棟豪華別墅,一本正經,斷斷續續地回答說:“哪,那不是我的家,那只是我的房子罷了。”
家不是房屋,不是彩電,不是電腦,不是用物質堆砌起來的空間;物質的豐富固然能給我們帶來感官上的.快感,但那只是暫時的。試想在這小小的空間里充滿了暴力與冷戰,紛爭與撕吵。“家”終將不成為其家,而成為爭斗的戰場。也難怪有一些大款自我解嘲到:“我窮的只剩下錢了。”
家是情感的港灣,是成長的搖籃,是靈魂的棲息地,是精神的樂園。當你擁有它時,他平凡的如柴米油鹽醬醋茶;當你失去她的時候,掏心掏肺也找不回來。
有一種情感每個人都會有,即使你不承認,他也依舊依附與你。那就是愛國情,即使你向往彼岸富饒的國度,也依舊抵不過對故土深深的眷戀。當你成功的時候,你會與他分享。當你失敗的時候,也會希望他的富強。當你身處異鄉時,它會在你夢中縈繞;當你重歸故土,它會將你緊緊的擁抱。
它像是一條線,拉著你與祖國,即使之間橫亙著千山萬水,也阻不斷這自生而有的脈脈深情。因為你骨子里流淌著他的血液,你的靈魂已經烙印上他的印記
同學們你們都是中國這一條巨龍中的一員,用你們對祖國,對家的熱愛來化為巨龍前行的力量吧!
關于家國情懷主題作文(篇3)
一本書能夠成為經典名著,一定包含著高超的藝術造詣和透徹的人生道理,而《楊家將》一書表現的忠烈愛國的情懷也成了中小學生心心讀名著的理由之一。
《楊家將》一書主要講北宋大將楊繼業抗擊遼、西夏,率八子二女,為保衛國家而舍棄小家的愛國故事。楊家交的兒子大郎楊延平、二郎楊延定、三郎楊延輝、四郎楊延明、五郎楊延德戰死沙場,連老令公和七郎延嗣、八郎楊延順也被奸賊潘仁美害死。老太君高齡掛師,孫子楊宗保、孫媳穆英率孟良、焦贊、岳勝三員大將克服重重困難最后打敗了遼、西夏二國,保衛了國家的安全。
讀了《楊家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楊家的精忠保國之情懷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即使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愛國的事例。
記得我曾在書上看到過這樣的一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外國青年故意丟下一元錢,讓過路人隨意踩踏,而他不時地露出不懷好意的笑容。使正義之士看著非常生氣,這時,有一位叔叔走上去不卑不亢地對那位外國青年說:“小伙子,您好,我是中國的'警察,請你撿起您腳邊的一塊錢。”那位外國年輕人傲慢地說:“警察先生,不就是一塊錢嗎?我不稀罕。”警察叔叔收起笑容嚴肅地說:“雖然這只是一塊錢,但是這一塊錢上刻有你們國家的主席,你愿意看著你們的國家任人踩踏嗎?”說得那位年輕人臉是紅一陣白一陣,不好意思地對警察說:“警察先生,對不起,我錯了,你真是一個了不起的警察。”我會告訴我的家人和朋友,中國人了不起,是中國人激起了我的愛國情懷。“
我想:一個民族的興旺和發達是靠大家共同努力維護著,炎黃子孫不論身在何處,都不能記憶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時時處處要維護祖國的尊嚴,更不能背叛自己的國家。身為中國人,要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關于家國情懷主題作文(篇4)
祖國萬歲!在新中國成立的70周年以來,中國越來越發達,從20平方米的小土房變成了二十多層的高樓大廈,從凹凸不平的泥巴路,變成了又長又寬的公路……這些震驚世界的杰作,哪一個不是出自我國勤勞聰明的人們?
看看,在那一個個偉人不懈的努力后,成就了“母親”這般美麗容顏。從那偉大的領袖、科學家來說,沒有毛澤東、錢學森、周恩來、袁隆平、楊利偉……他們哪能有今天的光輝?
看看,那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后,從中要不是錢學森那濃濃的愛國情懷,不怕辛苦,不顧一切地奔回祖國,那顆原子彈也不會開出美麗的蘑菇云。那袁隆平不屈不撓地做實驗,幾次試驗田沒了,但他不放棄,緊緊地抓緊最后的幾縷希望,成功地種出了一種品質更好、更有豐收的水稻,讓大家過上了不愁吃的生活。當東方紅一號衛星順利上天,讓我們親愛的母親變成了第五個成功自主制造并成功發射的國家,在這背后,不知有多少人為此默默地奉獻著,為它傾注了所有心血。科學家們用自己那顆聰明的頭腦,加上辛勤的勞動為祖國添了不少光榮……
幾十年前,人們吃不飽、穿不暖、住不好,一家幾口,餓得挖草根、吃樹皮的事遍布在中國各地。再看看現在人的生活,住的是高樓大廈,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五花八門。中國人戰勝了窮苦,戰勝了敵人,越來越好。在第十一屆奧運會上,中國北京榮獲舉行奧運會的資格,中國女排齊心協力,共同奪得了奧運會女排的桂冠。那個時候,全中國都沸騰了,手舞足蹈:“祖國萬歲!”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相信我們的祖國將會越來越好!祖國萬歲!所有為國奉獻的人,萬歲!
關于家國情懷主題作文(篇5)
我不想學醫了,我要學航空、學造船,我要科學救國。面對日寇的侵略,黃旭華下定決心從事科學。他考入國立交通大學造船系,苦心研究,刻苦學習。畢業后,他開始制造核潛艇,而這一研究,就用盡了30年。他離開親人,一心只為報效祖國,用自己的雙腳走出了屬于中國的核潛艇之路。遇到重重阻礙,他帶領團隊迎難而上即使用最土的辦法、費盡全部力氣,也要克服難關,為祖國的富強而努力。而正是這種精神,讓我國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于1970年12月26日順利下水。
什么是家國情懷?家國情懷就是像黃旭華這樣千千萬萬個工作者的,為祖國寧可舍棄自身一切,無私奉獻的精神。在他們心中,過就是最大的家,是存在與每個人心中最寶貴的家。
南宋末年,金兵數次侵犯中原,宋軍節節敗退,國家已經陷入將要滅亡的危機。而就在這時,岳飛挺身而出,率軍抵抗。他冒著生命危險在前線浴血奮戰,復奪數座城池,才換來了國家的安全。而他,征戰幾十年卻從未能回過家,整日整夜提防金兵的入侵,為國家出謀劃策,傾力救國。這就是舍己報國的家國情懷,是代代相傳,傳于我們每個中國人的一種家國情懷。
1958年我國開始準備制造出自己的核武器,二機部副部長劉杰來找鄧稼先,問他是否愿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了。他跟妻子只說自己要調動工作向她辭別。從此二十多年,鄧稼先這個名字再也沒有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而他本人,卻勤奮工作,成功地帶領其他科研人員研究出了原子彈。但是最后他卻因為長期與核武器打交道染上重病去世。這也是舍小家為國家的家國情懷。
中國之所以能變得這樣強大,正是因為有一批能夠為祖國無私奉獻的人。他們有的舍去了家庭,有的放棄了在海外的功名成就,還有的耗盡了一生心血。他們不僅創造了強盛的中國,更將一份甘于奉獻的家國情懷傳承給了子孫后代,傳承給了我們。
關于家國情懷主題作文(篇6)
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每個人都對國家有不同的情懷。有的人是贊美祖國的大好江河,有的人可以為了祖國奉獻出自己的生命出力,甚至還有人,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拼命維護祖國的尊嚴,不過做什么但是他們本質都是一樣的。他們都是愛國人士,每個人愛國的方式可能有不同,但是他們都是愛國者的榜樣。
在疫情當下,英雄們不顧自己的安危,去為患者治療,這也是愛國情懷,鐘南山爺爺親自上陣只為找到的抗病毒的方法,一天只能睡兩個小時,可是他仍然去研發。警察們,不顧嚴寒在馬路中站著;篩查人員到現在還沒有與家人見一面,就是為了大家的安全,八名醫務人員千里迢迢的從國外回來這些都是愛國情懷。
鄧稼先,為了研發原子彈隱藏多年。
花木蘭替父從軍,女扮男裝受了十多年的痛苦。
雖然每個人的行動不同,方式不同,但是他們的情懷都包含在愛國這種情感之中。家與國是分不開的,小家組成了的大國,也許人們一心想去回報祖國,卻沒有想到哺育我們多年的父母。我們應當去個學會感恩,學會知足,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回報祖國,回報父母,爭當為祖國建設事業的前鋒。
關于家國情懷主題作文(篇7)
當看到“家國情懷”這幾個字的時候,并不能完全理解它的意思。“家國情懷”指的到底是什么呢?它所代表的情感又是哪種情感呢?當讀完楊振寧所寫的《鄧稼先》后,我對“家國情懷”有了認識。
鄧稼先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他一生低調行事,卻做出了不朽的功成,在他的身上體現了濃濃的家國情懷。1967年6月17日中國爆炸了第一顆氫彈,鄧稼先一直站在中國原子武器設計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線,是他領導著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設計出了原子彈和氫彈,他所做出的成就是中國歷史道路上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但他沒有因此而變得膨脹,目中無人,如果說用一個字來形容鄧稼先先生,那這個字是就“純”。他為人真誠坦白、忠厚平實,沒有一丁點小心眼兒,他可以作為每個人的模范,每個人的目標。他的身上有著對祖國深沉的愛,他愿意將他的一切獻給祖國。
在生病期間鄧稼先先生依然堅持著為國家做著貢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面對謠言,他沉著冷靜,沒有慌亂手腳,更沒有及時否定,他一直在以證據說話,對于實情沒有隱瞞。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在別人勸他回頭的時候,他只說了一句“我不能走。”這話冷靜而堅定,這話背后藏著的就是這濃濃的家國情懷啊!這是他對工作的一種負責,更是對國家的負責,逆流而上,迎難而上,這就是鄧稼先先生。在遇到危險、困難的時候他永遠站在隊伍最前端。
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就是: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家,是我們人生開始的地方。國,是我們人生理想的源泉。情懷,則是一種情感,一種希望。家國情懷,是一種人人向往的情懷,是一種不朽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