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強基計劃的報名條件
最新,有關2024強基計劃的報名條件是什么,報名條件詳見試點高校招生簡章。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24年強基計劃的報名條件的內容,歡迎閱讀,內容僅供參考!
2024年強基計劃的報名條件是什么
(一)報名條件
具體報名條件詳見試點高校招生簡章。可登錄陽光高考信息平臺2024年強基計劃專題了解。
(二)報考流程。(日程安排如有變動,請以高校公布的最新信息為準)
3月底至4月:簡章公布,網上報名;
6月:考生參加統一高考,考生確認;
高考后、7月4日前:各省(區、市)提供高考成績。高校確定考核名單并組織考核;
7月5日前:高校折算綜合成績,擇優錄取。
2024年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名單: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東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強基計劃和原自主招生的區別
“強基計劃”是教育部在深入調研、總結高校自主招生十六年試點經驗,充分借上海等地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成果的基礎上,制定出臺的。與以往自主招生相比,強基計劃取消論文、專利等作為入圍高校考核條件的做法,將以往自主招生的“降分錄取”改為“基于統一高考的多維度考核評價”,按綜合成績重新排序、擇優錄取。
對此,教育部高校學生司負責人明確解釋,強基計劃和原自主招生計劃有五個方面的區別:
一是選拔定位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學生”,而強基計劃主要選拔“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二是招生專業不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專業范圍;強基計劃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安排招生。
三是入圍校考的依據不同。自主招生的入圍依據主要是考生的申請材料;強基計劃的入圍依據是考生高考成績,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辦法,并提前向社會公布。
四是錄取方式不同。自主招生采取降分錄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線;強基計劃將考生高考成績(不低于85%)、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和綜合素質評價等折算成綜合成績,從高到低順序錄取,體現對學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五是培養模式不同。相關高校對自主招生錄取的學生在培養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將實行小班化、導師制,并探索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暢通學生成長發展通道,實現招生培養良性互動。
強基計劃沒錄取怎么辦
由于強基計劃是單獨的招生批次,錄取時間也在所有批次之前,所以如果考生滑檔沒有被報考大學錄取,那么對考生報名后續批次沒有任何影響。考生只需按照正常高考報名,在后續批次報考自己心儀的大學即可。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考生報考強基計劃被提檔鎖檔了,那么便無法參加后續批次的志愿填報了,就算后續有自己想要報考的院校,也無法填報。
強基計劃簡介
強基計劃主要選拔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聚焦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由有關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業。要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建立學科專業的動態調整機制,根據新形勢要求和招生情況,適時調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