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技大學2024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
2024年國防科技大學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尚未公布,小編整理了國防科技大學2023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供大家參考。本文將為大家介紹國防科技大學2024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
國防科技大學2024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
(一)國防科技大學按照教育部要求,突出基礎學科支撐引領作用,2023年強基計劃安排數學與應用數學(070101)專業和物理學(070201)專業招生。實施“3+3”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選考科目須包含物理,實施“3+1+2”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首選科目須為物理,非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須為理科生;考生入校后均以英語為公共外語教學內容安排教學。
(二)國防科技大學綜合考慮各省考生數量、生源質量和學校人才培養需要等因素,確定無軍籍本科強基計劃分省分專業計劃且計劃單列。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登錄報名系統查詢。
“強基計劃”主要意義
1.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強基計劃”的實施是為解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如國防、航天等)的高水平人才緊缺問題,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
2.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鼓勵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前沿科學中心、集成攻關大平臺和協同創新中心等吸納學生參與項目研究,實現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的結合等,體現了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政策導向。
3.是探索中國特色招生模式。“強基計劃”將高考成績作為入圍高校考核的門檻,改變自主招生“降分錄取”的做法,注重公平公正;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合成綜合成績擇優錄取,注重綜合評價。
4.是注重人才培養質量監測。“強基計劃”實施重視建立在校生、畢業生跟蹤調查機制和人才成長數據庫,根據質量監測和反饋信息持續改進招生和培養工作,重視跟蹤研究與數據基礎,有利于構建以學生為中心、持續改進的質量保障體系。
5.是促進人才選拔公平公正。著力解決自主招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如取消論文、專利等作為入圍高校考核條件的做法,解決自主招生中申請材料造假問題;將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績發布后,解決高校提前“掐尖”的問題;進一步嚴格規范招生程序,建立更高水平的公平保障機制等,體現了促進人才選拔的公平性、實現社會正義的政策導向。
國防大學出來什么軍銜
1、國防大學的學歷教育只招中尉以上現役軍官,畢業后再原軍銜基礎上晉升,任職教育一般只招大校以上現役軍官,畢業后基本就都是將軍了。本科生畢業一般為中尉一檔,月薪4500左右。全軍分配,什么地方、什么崗位都有;
2、本科生大多從事指揮類崗位。不同單位補貼有差別。畢業后都是授予中尉軍銜,指揮類絕大多數分配進入各個集團軍基層負責帶兵,就是大家說的排長。非指揮類很多是全軍分配的,去向有的是基層部隊,有的是科研機構或總后隸屬的單位。享有軍中清華的美譽。
國防大學畢業去向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是我國最高軍事學府,其主要任務是培養陸、海、空三軍高級指揮員,高級參謀人員和高級理論研究人員。
通常情況下,國防大學畢業的國防生在服從部隊需要的前提下,在各大軍區、司令部所轄的作戰部隊、研究所、院校、后勤、武警、裝備技術保障單位選擇工作崗位。
正式入伍后,本科畢業的,一般授予中尉軍銜,定副連職或技術十三級干部。獲得碩士學位的,授予上尉軍銜,定正連職或專業技術十二級干部。獲得博士學位的,授予少校軍銜,定副營職或專業技術十一級干部。
國防大學
軍校出來的就業方向可以留在軍校當教官,或者出去創業,也可以報考公務員等。文職干部分為專業技術和非專業技術兩種。言歸正傳,軍校的指揮類專業畢業既可能在基層帶兵也可能進指揮機關任職。
軍校順利畢業后工作由學校根據專業和各大軍區需要分配,涉及海陸空三軍等等方面。軍校是國防大學,該校著重培養部隊高級將領。從這里走出去的高級指揮官們,將是未來戰爭的引領者與最高指揮者。比較著名的軍校如國防科技大學,陸軍工程大學,海軍工程大學,空軍工程大學,火箭軍工程大學,航天工程大學,信息工程大學等。
軍校每年從部隊和地方按比例招生,地方入校即入伍,享受軍人待遇,在校期間一切學習生活費用由國家支付。平時著軍裝,佩帶學員紅肩章。專科三年畢業后一般授少尉正排軍銜,本科四年畢業后授中尉副連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