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安徽省馬鞍山市模擬考試語文試題
2017安徽省馬鞍山市模擬考試語文試題第Ⅰ卷 (閱讀題 共6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閱讀文化不能追求“娛樂至死”
有媒體近日對當下種種文化現(xiàn)象、精神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娛樂至死”的問題,提出了嚴肅的批評,其中,也提到了眼下我們的一些圖書尤其是暢銷書的閱讀趨勢,就是一味追求所謂的“惡搞”“解構”和“顛覆”。
一本暢銷書中有這樣的橋段:“如果投拍一部唐朝黑幫片,男主角當選李白。人家不僅是才華過剩到疑似外星人的詩仙,還是資深酒鬼、懂法術的注冊道士、排名全國第二的劍客、熱愛打群架的古惑仔……原來,李白就是一個會寫詩的韋小寶啊!”
不難看出,圖書市場上這種“就俗不就雅”“娛樂至死”的現(xiàn)象,實際上是這個文化消費時代一種感性欲望文化的產(chǎn)物。當下的這樣的圖書出版已經(jīng)走入了盲區(qū),故意放低姿態(tài),只看重圖書的商業(yè)屬性而放棄了其文化立場,出版圖書的直接目的是為了刺激大眾的購買,從而獲得更大的商業(yè)利益。這實質上是圖書出版人已經(jīng)放棄了原本的思想原則、精神格調,而向只求賺錢的商人靠攏了……
的確,當今文化發(fā)展和精神價值選擇呈現(xiàn)多元、開放的情形,閱讀生活中常流行各種形式的閱讀文化主張和讀書時尚,有所謂“厚黑讀物”的閱讀,有庸俗、搞笑的“顛覆閱讀”,有解構、歪曲經(jīng)典的閱讀,它使歷史名著文化氣息蕩然無存,經(jīng)典的審美尊嚴掃地,僅僅充滿了荒謬的快樂。甚至一個時期以來,這些閱讀形式成了市場的“熱點”,成為一種趨勢,敗壞了閱讀的風氣和本質,使人們漸漸遠離了純凈的閱讀、美好的閱讀、神圣高貴的閱讀。
閱讀的形式很多,有休閑閱讀、有性靈閱讀、有娛樂閱讀,甚至有實用的閱讀等等。但是,我們的圖書閱讀卻是必須拒絕這種“娛樂至死”風氣的。我們應該大力倡導嚴肅閱讀,也亟須嚴肅閱讀。事實上,閱讀高貴單純與靜穆偉大的荷馬史詩,閱讀莎士比亞、巴爾扎克、司湯達、契訶夫、梅里美、尼采等大作家的書,哪一次不是神圣、高貴的精神洗禮?哪一次不是生命和心靈都獲得了人性美好和高貴的沐浴?閱讀不僅是休閑者的閱讀,它還應是一種堅定、理性的文化觀、世界觀的閱讀,是撕去了功利面具后的肅穆仰望,它向往的境界不是華麗俗艷包裹下的觀賞型文化,而是悠遠文化精神的靜靜流淌。怎樣的閱讀決定怎樣的文化,“娛樂至死”的閱讀必然培養(yǎng)的是“愚樂”的閱讀文化,而嚴肅閱讀圣殿的鑰匙其實就掌握在我們每個人的手中。
圖書閱讀的本質是什么?閱讀是使我們與偉大的人物為伍,生活于對崇高思想的渴望之中,并且在每次困惑中都會被高貴和真理的火光照亮。閱讀是為了生命的體面和精神的高貴,而絕不是為了“娛樂至死”。人性的高貴與否,很大程度上和其受到的閱讀文化影響有關。閱讀的實質,其實解決的就是這樣的靈魂問題。因此,嚴肅閱讀,實際上就是一次對靈魂、對心靈的高貴教育和文化洗禮。一個人通過嚴肅的、高雅的文化的閱讀,可以使自己的思想明慧、睿智起來,也可以使自己的靈魂優(yōu)雅、高貴起來。
1.下列關于“娛樂至死”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娛樂至死”是當下文化精神領域的普遍傾向,在圖書出版和閱讀方面,這種追求感官刺激的傾向尤為突出。
B.出版圖書的根本目的是刺激購買,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為此,出版者放棄對圖書文化屬性和精
神品格的追求。
C.當下一些暢銷書的閱讀趨勢,偏離了閱讀的本質。追求娛樂、搞笑,存在有意解構、歪曲和惡搞經(jīng)典的現(xiàn)象。
D.真正的閱讀應該是與偉大靈魂的對話,在心靈上得到美好高貴品格的熏陶,精神境界和審美品位得以提升。
2.下列對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首先,提出問題。一些圖書尤其是暢銷書的閱讀趨勢,是在一味地追求所謂的“惡搞”“解構”和“顛覆”。
B.接著,探究其中的原因及結果。出版商逐利,使人們漸漸遠離了純凈的閱讀、美好的閱讀、神圣高貴的閱讀。
C.然后,分析為什么要嚴肅閱讀。閱讀的實質是解決人的靈魂問題。人性的高貴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和閱讀有關。
D.文章前部分批判“娛樂至死”的文化現(xiàn)象,后部分闡明觀點和看法。其基本思路是先破后立,邏輯是嚴密的。
3.下列對原文中作者觀點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當今文化發(fā)展和精神價值選擇多元開放,各種形式的閱讀文化主張和讀書時尚并存,但我們缺少純凈高貴的閱讀。
B.閱讀不是休閑者的閱讀,而是一種堅定、理性的文化觀、世界觀的閱讀,讓悠遠文化精神在我們的心靈中流淌。
C.有怎樣的閱讀就有怎樣的文化,“娛樂至死”的閱讀必然培養(yǎng)的是“愚樂”的閱讀文化,最終敗壞了閱讀的風氣。
D.閱讀的實質就是解決靈魂問題,即通過嚴肅、高雅文化閱讀使自己的思想明慧、睿智,讓我們的靈魂優(yōu)雅而高貴。
二、(3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太傅在館閣最久,尤所厚者,集賢楊公、翰林嵇公也。楊公,應天人,系出唐靖恭楊氏,平生為人作碑志,但稱靖恭楊某而已。質素靜退,與太傅俱在三館,幾三十年。后來者貴達相屬,二公恬然,若將終身。太傅自號朝隱子,楊公自號大隱子,其意趣蓋莫逆也。楊公晚乃為知制誥,以集賢院學士出知亳州而沒。嵇公字公實,與楊公同鄉(xiāng)里。方嵇公掌誥時,太傅為糾察在京刑獄,鄰居于州東汴陽坊,無日不相過。太傅已絕谷食,嵇公亦蔬菇,每得道書氣訣,必相示,蓋方外之友也。
景祐間,猶兼文行取士,不專糊名①。太傅守越,解試畢,入院放榜,既盡拆試卷,乃曰:“何為不見項堂長乎?”即求項程文,得之,拔置榜首,而黜最后一名。項蓋有文行,為鄉(xiāng)先生。當時多如此,不以為異也。
太傅辟谷幾二十年,然亦時飲,或食少山果。醉后,插花帽上。先君嘗言此,游因請問:“前輩燕居亦著帽乎?”先君曰:“前輩平居往來,皆具袍帶,惟出游聚飲,始茶罷換帽子、皂衫,已為便服矣。衫袍下,冬月多衣錦襖,夏則淺色襯衫,無今所謂背子②者。致仕則衣道服,然著帽。大抵士大夫無露巾者,所以別庶人也。王荊公在金陵山中,騎驢往來,亦具衫、帽。吾記紹圣、元符間,士大夫猶如此?!薄 √党鋈氤?shù)十年,然官不過吏部郎中,太傅兄弟行有官者十余人。惟十七伯曾祖,仕至遠郡守,余不過縣令而已。亦有為縣數(shù)任者。蓋前輩安于小官如此。太傅與孫威敏、龐莊敏皆親故。自二公貴,有書則答之,不先通書也。間至京師,必俟調官畢,始一見而歸。二公遣子弟追餞,或已不及。與歐陽文忠公亦聯(lián)姻。嘗過揚
州,文忠適為守。入境,關吏以告,文忠喜謂諸子曰:“陸長官來矣,汝前母早死,吾見楊家諸親,未嘗不加厚也?!币讯?,公亦不求見而去。
太傅性質直,雖在上前,不少改越音。為館職時,嘗因奏事,極言治亂,舉笏指御榻,曰:“天下奸雄睥睨此座者多矣,陛下須好作,乃可長保?!泵魅?,仁宗以其語告大臣,曰陸某淳直如此。
太傅幼孤,伯父中允公教養(yǎng)成就甚力。其后,太傅納兩官,乞追贈,朝廷特許之,贈太子中允,事載《國朝會要》,至今為故事。
(選自陸游《家世舊聞》,有刪節(jié))
【注】①糊名:古代科舉考試,將考生的姓名糊起來,以防止舞弊。 ②背子:漢服的一種。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無日不相過 過:拜訪 B.而黜最后一名 黜:廢除
C.致仕則衣道服 致仕:退休 D.至今為故事 故事:佳話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以集賢院學士出知亳州而沒 縵立遠視,而望幸焉
B.游因請問:“前輩燕居亦著帽乎?” 游于三輔,因入京師
C.太傅與孫威敏、龐莊敏皆親故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D.入境,關吏以告 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太傅與集賢楊公同在館閣,淡泊名利,意趣相投;與翰林嵇公為鄰時交往甚密,篤信方術,但有心得必示于對方。
B.太傅兄弟輩有十多人在朝廷為官,但他們卻都不依附家中有權有勢的親戚,只安于做縣令之類的小官,甘于平淡。
C.太傅在館閣任職時,不顧個人利害,舉笏指著皇上的御榻,犯顏直諫,仁宗皇帝把他的話告訴大臣,稱贊其淳直。
D.太傅幼小時喪父,伯父把他教養(yǎng)成人。他在朝中擔任官職后,向朝廷乞請追贈。朝廷特許追贈其伯父為太子中允。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大抵士大夫無露巾者,所以別庶人也。
譯文:
(2)間至京師,必俟調官畢,始一見而歸。
譯文:
(3)太傅性質直,雖在上前,不少改越音。
譯文: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柳梢青 西湖
趙汝愚
水月光中,煙霞影里,涌出樓臺??胀怏虾?,云間笑語,人在蓬萊。
天香暗逐風回。正十里、荷花盛開。買個扁舟,山南游遍,山北歸來。
8.詞人調動了哪些感官,描寫出了西湖何時的美景?請簡要分析。(4分)
9.全詞主要表達了怎樣的情感,這種情感融于哪兩個層面的內容中?(4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兩題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兩題都答,則按甲題計分)(6分)
甲:
生乎吾后,① ,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韓愈《師說》)
乙:
?、倌?、孫二人,更相為命,___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陳情表》)
?、赺_______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來去。 (孟浩然《夜歸鹿門歌》)
③開瓊筵以坐花, 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軈琴|不眠倚桂樹,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賀《李憑箜篌引》)
?、葆勅獮榫?,________;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⑥人生如夢,____________________。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三、(24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
一棵樹 江 子
在浙江麗水一個叫路灣的村莊里,有一棵樹,一棵大樟樹。
1800多年前,這棵樹怎么在這里扎下根來?愛刨根問底的人們,總愛問這樣的問題。也許是一只鳥飛倦了,經(jīng)過時讓嘴里叼的一顆樟籽掉了下來。也許是一陣風,把本來在另一個地方另一棵樟樹上的一粒樟籽吹到了這里。也許是頑劣的孩子,砍下了一根長著樟籽的樹枝,要拖曳著搬回不遠的家里,經(jīng)過這里,一顆樟籽散落了下來,從此在這里安身立命。
那顆樟籽慢慢長出了嫩芽,它在清風中舒展開了葉子,在原生的植被深厚的綠色世界里,懷著生怕打攪了誰的羞怯與不安。這以后樟樹慢慢長大了。在浙江麗水的丘陵地帶,它只是一個新生的幼兒,一個稍有不慎就會消失的孱弱生命,一棵風一吹來就嚇得緊緊摟住泥土的嫩苗。在它的周圍,土地肥沃,水源豐沛,灌木仆地,喬木升天。幾百年過去了。它變得越來越結實,粗壯,有力。它在地下拼命地擴展著根系,貪婪地、執(zhí)著地吮吸地底下哪怕最細小的水系。它在地上張開著枝葉,最大限度地吐納著天上的云光。
身邊的草木紛紛退場。它們或是被一陣狂風拔地而起,或者在一陣刀斧白光中落下樹冠,或者是在一場大水中遭到席卷,或者被龐大的草食動物蠶食了身子。身邊的風水也在時光中不斷改弦易轍。高高的土丘成了平地,原本平整的稻田被改道的河流沖刷成了河床。原本荒涼的山坳種上了蓮子,每至夏天蓮花開放,宛如天上的燈盞……
那一棵樟樹在歷次的變遷中卻不僅幸免于難,而且越發(fā)樹大根深。它就像抱著神秘使命的生靈,一直保持沉默的本性,在心里用年輪的方式記載著天地之間的信息。它的皮越來越厚了。它的軀干也越來越粗了。它的枝椏,已經(jīng)像一把巨大的傘,護佑著一方水土,形成巨大的濃蔭。許許多多的鳥,在它的頭上結巢,每到黃昏,像私塾里的孩子誦經(jīng),唧唧喳喳吵個不停。
它已經(jīng)很老了,老得空了心。它的軀干已經(jīng)傾斜了,就像一個駝了背的老漢。它的軀體上有許多結疤,這使得它好像一個經(jīng)受了無數(shù)風雨的老人??墒撬约盒迯土俗约?。從它身上長出的兩根樹枝倒掛在地上,并且長出了根——它幾乎是自己給自己做了一副拐杖,讓自己有些駝背的龐大的身軀,不至于重心不穩(wěn)。它幾乎不僅僅是一棵樹,更像是一個關于自然的巨型建筑,一個豐饒的生命體系。
它出生于1800多年前的魏晉,脈管里是否回蕩著與魏晉一脈相承的蕭散遺風?江南亂世頻仍,它身體的年輪里,是否依然珍藏了這塊土地上金戈鐵馬的影像?是否有過一首隱匿在無數(shù)選本里的唐詩,專為它而作,有一首宋詞,靈感的產(chǎn)生,緣起于它?它的樹葉間,是否回蕩過江南戲文的吟唱?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人們漸漸聚攏在這塊擎起過枝繁葉茂的大樟樹的土地上。他們狩獵,放牧,砍柴,植稻,起屋造舍,生兒育女,繁衍成族。人們與這棵大樟樹做了鄰居。孩子們會經(jīng)常爬到樹上掏鳥蛋。老人們會在樹下瞑目納涼。大人們勞作累了,會把鋤頭支在樹干,在樹底下抽口煙。
在古代,生存是件艱難的事情。問命于大樟樹自然成了村民的首選。人們相信,那些長了千八百年依然繁華的生靈,一定是成了精的,是能夠與神靈相通的生命,或者就是化作了樹的神靈本身。古老的大樟樹漸漸成了十里方圓名聲顯赫的祖宗、法力無邊的神靈。它以沉默的姿態(tài)介入這塊地方的倫理結構和生存方式,成為這塊土地上不可或缺的生命,人人崇拜的精神圖騰。
2012年夏,因某種機緣,我有了拜見這棵名聲顯赫的老樟樹的機會。我看到這棵碩大無朋的大樟樹的枝椏上結滿了紅綢,紅綢上寫著祈福的詞句,讓我恍若見到掛滿了勛章的老英雄,或者節(jié)日里被后裔們簇擁的盛裝的老人。
樹下有一塊嶄新的碑。碑石上刻著100多個人的姓名和從數(shù)百元到數(shù)十元不等的捐款數(shù)目。碑的標題是“路灣千年古樟救援”。人們?yōu)橐豢靡廊簧n勁茂盛的老樹慷慨解囊,與其說是一場悲壯的對死亡的抵抗運動,我感覺更像是孝順的兒孫們,捧著大小不等的賀禮從四面八方奔來,齊祝身板硬朗眉目慈祥的老父親南山不老。
在老樟樹幾丈遠的路旁,我看到鐫刻在一塊不銹鋼上的布告。布告內容為當?shù)卣P于加強河道管理的通告。通告指出不許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圍內修建橋梁、碼頭,采砂,取土,淘金,爆破,鉆探,挖筑魚塘等等。通告全部采用標準的公文語言,我卻視此為一首與生態(tài)有關的詩,有著對自然的小心吁請意味和低吟淺唱的腔調。整個通告沒有一句涉及老樟樹,但我覺得每一句都與老樟樹因果互證。 (有刪改)
11.文章圍繞“一棵樹”主要寫了哪些內容?請加以概括。(6分)
12.結合文意,從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角度,對文中畫線句子加以賞析。(4分)
13.文章后三段文字,寫我拜見老樟樹的所見所思,有什么作用?(6分)
14.這“一棵樹”最終成為人們的精神圖騰,有多種原因。我們從中獲得哪些啟示?請結合原文并聯(lián)系現(xiàn)實選取兩個角度加以探究。(8分)
2017安徽省馬鞍山市模擬考試語文試題第Ⅱ卷(表達題 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3分)
A.融資 賦予 鬧義氣 疾言厲色 聲嘶力竭
B.婆娑 撮合 出洋像 寥若晨星 食不果腹
C.氣概 糾葛 黃金檔 不落言荃 慢條斯理
D.邋遢 迂腐 拉攏人 咎由自取 披肝瀝膽
16.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3分)
A.被稱為“史上最牛歷史老師”的__這幾年很受追捧,但不少學者認為他書中所提出的一些觀點離經(jīng)叛道,有嘩眾取寵之嫌。
B.現(xiàn)代社會,有些人心浮氣躁,急于出名,總是做出一些突破道德底線的事,為自己的出名搖旗吶喊,唯恐不能吸引眾人的眼球。
C.嫉妒心強的人看到身邊的人取得了成就,不僅不贊一詞,反而會惡語相加乃至造謠中傷,使對方名譽受損,甚至產(chǎn)生更壞結果。
D.不少干部前仆后繼的違紀事實從反面說明,我們的干部需要按照中央的規(guī)定和部署,認真去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3分)
在中國的山水畫中, , , , 。 , ,空和靜的結合造就了寧靜空濛的幽遠之境。
?、倏詹皇莿e無一物,靜也不是萬籟無聲
?、诼犛X的靜正搖蕩出視覺的空,而視覺的空又更加渲染了寧靜的氛圍
?、圻@是一個由空和靜相互融合的境界
?、莒o作用于聽覺,而空則作用于視覺
⑤靜與空是相聯(lián)系的
⑥在不同感官的相互協(xié)調和轉換中
A.⑥②④⑤①③ B.⑥④⑤②①③ C.⑤④⑥②③① D.③①⑥②⑤④
18.閱讀下面新聞簡述,按要求填寫下表。(5分)
面對日趨嚴重的霧霾天氣,央視網(wǎng)曾刊文“霧霾帶來的五大意外收獲”,文章表述了這樣一種看法:讓你既痛恨又無奈的霧霾并非一無是處,它在肆虐神州的同時,也給我們民族和個人帶來了五大好處。
要求:用準確、簡明的語言概括“收獲”,并依據(jù)“收獲”說出理由。
收獲理由
?、凫F霾讓所有中國人痛恨,眾志成城。
霧霾讓中國人更平等④
霧霾讓中國人更清醒⑤
?、陟F霾催生大量諷刺語言,如“自強不‘吸’”。
?、垤F霾讓中國人更加了解了這一世界公敵。
19.下面這則公告在格式、表達上共有五處不妥當,請找出并改正。(5分)
公 告
尊貴的各位游客們:
鳳凰公園即將迎來開園后的第一個“五一”長假。據(jù)景區(qū)辦公室了解到,假期各天的門票預訂均可能超過2.9萬張以上。景區(qū)最大接待量為3萬人次/天,我們依據(jù)《旅游法》的相關規(guī)定,即日起不再接受門票預訂。對此,我們深表歉意,希望大家予以執(zhí)行。
特此公告。不妥當改正
20. 閱讀下面這幅公益漫畫,按要求完成題目。(5分)
(1)給這幅漫畫擬個標題。要求:切合漫畫寓意,不得用“無題”作標題。
(2)在這幅公益漫畫的空白處,寫上兩句話。要求:與畫面文字內容相關、語義連貫、字數(shù)相同。
五、(60分)
21.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①子曰:“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 (選自《論語》)
②(龐恭)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p>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之矣?!?/p>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p>
(選自《韓非子》)
上述文字,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和聯(lián)想?請根據(jù)你的思考和聯(lián)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
?、诓灰撾x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
?、鄄坏锰鬃?,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
?、軙鴮懸?guī)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猜你感興趣:
1.2017年安徽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2.2017高考模擬考試語文試卷附答案
3.2016年安徽省馬鞍山市語文高考模擬試卷及答案
4.2017高考語文模擬試卷附答案
5.2017年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