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考一分一段表
志愿填報設置合理,分層次選擇高校。
1、分數結合位次填報、外加考慮招生計劃。很多家長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只參考高考的分數,而忽略考生在全省排名的位次,這是填報志愿當中的大忌。試卷的難度每年都是不同的,高考分數不能夠完全作為衡量志愿填報的依據。例如去年580分,可以填報985高校,今年580分,可能只能夠填報普通211高校。
2、切勿只顧沖,要記得保一保。每年都有一小部分人,想低分上熱門專業,低分填報名校。不是說沒有可能這種情況,填報一個志愿沖一沖,試一試可以理解。如果你所有的志愿全都沖,那么風險極大,很容易就面臨滑檔,所以考生一定要給自己留有余地。志愿填報可以分為高中低三檔:高檔可以沖一下,博一下;中檔符合自己的分數與情況,也是最大概率被錄取的學校;低檔防止意外出現,給自己留有余地。
例如考生A:高考成績600分,全省排名8000名左右。
高段:考生可以沖一下全省7000名左右的高校
中段:考生根據學校以及專業,可以填報8000——11000之內的高校。這是比較穩的中間段,最大概率被錄取的。
低段:考生可以根據學校以及專業,可以填報1——15000之間的高校,給自己留一個余地,放在最后一個志愿,避免意外。
安徽省高考一分一段表精選篇2
1.不能一味地拒絕專業調配
高考取得好成績的考生,按理說應被好學校錄取。事實上,每年總有部分考生雖然總分超過了報考院校錄取線,但并沒被錄取,吃虧原因多在專業“不服從調配”。專家提醒:服從調配也許并不會吃虧,即使被自己不喜歡的專業錄取了,考生到校后還可以通過轉專業、輔修第二專業、考研等途徑讀到一個理想的專業。
2.不能只看校名不看專業
一是僅看校名,以為校名有“地質”“石油”等字樣的學校,就只設艱苦專業;二是心存偏見,認為農業、林業等學校的專業就業出路不佳;三是對一些市外學校不了解,如果學校不在直轄市或省會城市,考生就不愿填報。其實,很多專業研究的領域互有交叉,只是各有側重、名稱不同而已。考生要認真研究專業內涵和實質,注意市內外院校統籌兼顧,科學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