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習題附答案
河北高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帝嘗作宮體詩②,使賡和。世南曰:“圣作誠工,然體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詩一傳,天下風靡。不敢奉詔。”帝曰:“朕試卿耳!”賜帛五十匹。帝數出畋獵,世南以為言,皆蒙嘉納。嘗命寫《列女傳》于屏風,于時無本,世南暗疏之,無一字謬。帝每稱其五絕: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學,四曰文詞,五曰書翰。世南始學書于浮屠智永,究其法,為世秘愛。
卒,年八十一,詔陪葬昭陵,贈禮部尚書,謚曰文懿。
(《新唐書·虞世南傳》)
[注]①二陸:西晉文學家陸機與弟陸云的并稱。②宮體詩:內容多寫宮廷生活及男女艷情。
河北高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9.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世南暗疏之 疏:寫
B.而贍博不及也 贍:豐富
C.故議者方晉二陸 方:正直
D.與秦王俊交辟之 辟:征召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陵自以類己,由是有名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世南始學書于浮屠智永 衡善機巧,尤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
C. 為竇建德所獲 吾屬今為之虜矣
D.世南貌儒謹,外若不勝衣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
11.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虞世南忠直誠懇的一組是
?、偈滥瞎毤s,一不改②世南抱持號訴請代③有一言失,未嘗不悵恨
?、苄′浝矍簦鼛谆虍斕煲猗菔滥弦詾檠?,皆蒙嘉納⑥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虞世南生性沉靜,清心寡欲,和哥哥虞世基一起在吳郡顧野王門下學習十多年,他終日專心學問,從不懈怠,有時甚至幾十天也不梳洗。
B.虞世南和哥哥世基一起在隋朝任職。虞世南在文章清勁上不如世基,但他不像哥哥那樣善于用花言巧語來博得皇帝的喜愛。
C.面對隴右一帶山崩,江淮一帶鬧水災的情況,虞世南勸太宗借鑒漢文帝時隴右地震,采取郡國不來貢獻,給民眾以恩惠的辦法來穩定局面。
D.皇上認為虞世南說的對,于是派遣他去賑濟災民,辨明而從寬處理訟案,大多予以赦免。
13.把文言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屢乞骸骨,不聽,遷太子右庶子,固辭,改秘書監。(5分)
(2)圣作誠工,然體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詩一傳,天下風靡。不敢奉詔。(5分)
河北高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9.【知識點】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B級(理解)。
【答案解析】C 解析:“方”,比,與……相比。
【思路點撥】對此類題的解答一定要學會推斷,推斷的方法很多,最根本、最實用的是語境推斷。無論是做實詞選擇題還是翻譯題,考生都要有強烈的語境意識,即把這個詞放在句中解,把句放在文中讀。只有建立并強化了這個意識,推斷才有保障。具體可采用聯想(聯想課文語句)推斷、語言結構推斷、辨析詞性推斷、語法分析推斷、語境分析推斷、鄰字(同義復詞、偏義復詞)幫助推斷等方法。
10.【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理解)。
【答案解析】C 解析:介詞,被;A項,認為/因為;B項,向/在;D項,像/如果。
【思路點撥】《考試大綱》中列舉了應掌握的18個文言虛詞,應熟練掌握??捎靡阎~代入未知句中,聯系上下文具體語境看意思是否一致。有時可通過虛詞在句中的具體位置來判斷。
11.【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理解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層次為C級(分析綜合)。
【答案解析】D 解析:①是說虞世南安于貧困,有節操的;②是說虞世南對待兄長的深厚情誼的;⑤是說皇帝聽從虞世南勸諫的。
【思路點撥】答此類題題時,需要做好以下幾點。一看對象是否錯位。二看描寫(表達)方式是否誤導。三看內涵主旨是否清楚。四看過程是否混亂。
12.【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能力層次為C(分析綜合)
【答案解析】D 解析:應為“派遣使者去賑濟災民”。
【思路點撥】這類題一般以“選非”的形式考查,常見的設誤角度有:曲解詞義、夸大其詞、以偏概全、張冠李戴、顛倒是非、因果混淆、時序錯位(時間順序顛倒)、無中生有、添枝加葉。其中一個錯誤項的錯誤設置有隱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體正確的前提下設置一些與原文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內容、詞語。做題時要仔細推敲,認真比對。
13.【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層次為B級(理解)。
【答案解析】(1)虞世南多次上表請求退休,皇帝不接受他的請求,并升任他為太子右庶子,虞世南堅決推辭,又改任秘書監。(2)圣上作的詩確實好,但詩體不雅正。上面有所好,下面必更有甚者,臣恐怕這詩一傳開,天下就會風靡起來。所以不敢奉詔唱和。 解析:(1)譯出大意給2分,“乞骸骨”,請求退休;“聽”,不接受他的請求;“辭”,推辭;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2)圣上作的詩確實好,但詩體不雅正。上面有所好,下面必更有甚者,臣恐怕這詩一傳開,天下就會風靡起來。所以不敢奉詔唱和。譯出大意給2分,“工”,好;“體非雅正”,詩體不雅正;“所好”,有所好;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思路點撥】古文翻譯題的答題要求是:①字字落實:忠于原文,不增不減。(落實關鍵詞語)②句句通順:合乎文意,明白通順。(落實特殊句式)③直譯,指譯文要與原文保持對應關系,重要的詞語要相應的落實,要盡力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和相近的表達方式,力求語言風格也和原文一致。④意譯,指著眼于表達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靈活翻譯原文的詞語,靈活處理原文的句子結構。注意:直譯和意譯的關系是:只有在直譯表達不了原文意旨的情況下,才在相關部分輔之以意譯。
河北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習題附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