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高考語文文言文訓練題及答案
寧夏高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夏夜苦熱,秋芙約游理安。甫出門,雷聲殷殷,狂飆疾作。仆夫請回車,余以游興方熾,強趣之行。未及南屏,而黑云四垂,山川瞑合。俄見白光如練,雨下如注,乃止大松樹下,雨霽更行。覺竹風騷騷,萬翠濃滴,兩山如殘妝美人,蹙黛垂眉,秀色可餐。余與秋芙且觀且行,不知衣袂之既濕也。
秋月正佳,秋芙命丫環負琴,放舟西湖荷菱之間。時余自西溪歸,及門,秋芙先出,因買瓜皮跡之,相遇于蘇堤第二橋下。秋芙方鼓琴作《漢宮秋怨》曲,余為披襟而聽。斯時四山沉煙,星月在水,錚錚雜鳴,不知天風聲環佩聲也。琴聲未終,船唇已移近漪園南岸矣。因叩白云庵門,庵尼故相識也。坐次,采池中新蓮,制羹以進。香色清冽,足沁腸腑,其視世味腥膻,何止薰蕕③之別。回船至段家橋,登岸,施竹簟于地,坐話良久。聞城中塵囂聲,如蠅營營,殊聒人耳。橋上石柱,為去年題詩處,近為蚌衣剝蝕,無復字跡。欲重書之,苦無中書。其時星斗漸稀,湖氣橫白,聽城頭更鼓,已沉沉第四通矣,遂攜琴刺船而去。
(節選自清代蔣坦《秋燈瑣憶》,有改動)
【注】①簸錢斗草:古代的兩種游戲。②玉奴:楊貴妃。相傳唐玄宗曾與親王下棋,將輸時,楊貴妃放小狗于座側,將棋局弄亂。③薰蕕(xūn yóu)兩種草的名稱,一香一臭。
寧夏高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道光癸卯閏秋,吾妻秋芙歸 歸:舊稱女子出嫁
B.甫出門,雷聲殷殷,狂飆疾作 甫:剛剛
C.其視世味腥膻,何止薰蕕之別 視:看待,對待
D.余以游興方熾,強趣之行 趣:通“促”,催促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請以所佩玉虎為賭 焉用亡鄭以陪鄰
B.且為釘片于梁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C.不知衣袂之既濕也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D.遂攜琴刺船而去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23分)
四、(31分)
1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秋芙好棋,而不甚精,每夕必強余手談,或至達旦。(4分)
(2)俄見白光如練,雨下如注,乃止大松樹下,雨霽更行。(4分)
11、第一卷文言文中,作者在秋燈之下憶起了哪些瑣事?請分條概述。(5分)
12. 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斷句,限9處。(4分)
天 之 道 其 猶 張 弓 與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舉 之 有 余 者 損 之 不 足 者 補 之 天 之 道 損 有 余 而 補 不 足 人 之 道 則 不 然 損 不 足 以 奉 有 余 孰 能 以 有 余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寧夏高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8、選C(視:比較)
9、選C(A以 介詞拿,連詞而 ;B為 動詞,介詞表被動 ;C 之 主謂之間取獨;D而 表修飾,表轉折)
10、翻譯:(1)秋芙愛好下棋,但棋藝不很精深,每個夜晚一定要強挽(“強迫”“強求”皆可)我和她一起下棋,有時候一直下到天亮。(劃線處各一分)
(2)不久就看見閃電像白練一樣,大雨如同從天上傾注一般落下,于是在大樹下停住,雨過天晴才又重新上路。(劃線處各一分)
11、①夜里弈棋;②救雛燕,固燕巢;③拾花砌字;④雨天游理安,觀山景;⑤泛舟西湖,鼓琴訪友。(一點一分,4點5分)
12、斷句: 天 之 道 其 猶 張 弓 與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舉 之 /有 余 者 損 之/ 不 足 者 補 之/ 天 之 道 損 有 余 而 補 不 足 /人 之 道 則 不 然 /損 不 足 以 奉 有 余/ 孰 能 以 有 余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4分,兩處正確得1分,有一處錯則最多得3分)
寧夏高考語文文言文訓練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