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語文古詩鑒賞試題及答案
浙江高考古詩鑒賞試題(一)
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里啼。
游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
(1)前人評價這首詩“賦鷓鴣,警絕”,因此,鄭谷被譽為“鄭鷓鴣”。請簡要分析一下頸聯在描寫鷓鴣時的精妙之處。(3分)
(2)請結合詩歌內容分析這首詩的思想情感。(4分)
浙江高考古詩鑒賞試題答案
(1)參考答案:頸聯處用了側面描寫(1分),詩人通過游子聞聲而落淚佳人才唱而蹙眉兩個細節(1分)側面寫出鷓鴣聲的哀怨(1分)。
評分標準:手法1分,分析1分,效果1分。如果手法答成“烘托”、“虛實相生”可酌情給分。
(2)參考答案:詩歌前兩聯主要刻畫了鷓鴣的外形、習性和所處環境,渲染了孤寂凄清的氛圍,頸聯寫游子和佳人在聽到鷓鴣聲后的感受,烘托鷓鴣啼聲之悲,尾聯寫鷓鴣聲聲在浩瀚的江面上回響,(或者佳人游子一“唱”一“聞”在呼應),苦竹深處太陽西下,景色越發幽冷(3分),借景抒情,透露出沉重的羈旅鄉思之愁(1分)。(能結合詩句內容分析,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浙江高考古詩鑒賞試題(二)
從軍行
陳羽
海畔①風吹凍泥裂,枯桐葉落枝梢折。
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
武威遇劉判官赴磧西行軍
岑參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馬去慶如鳥。
都護行營太白②西,角聲一動鑰天曉。
注:①海嘩:湖邊 ②太白:即金星。古時認為太白星是西方之星,也是西方之神,古人認為它的出現在某種惰現下預示敵人的敗亡。
8.兩首詩都寫了從軍將士所處的環境的極為嚴酷,其嚴酷各有什么不同?請具體分析。(5分)
9.兩首詩的第四句都是寫,“軍”,它們分別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什么情感?(6分)
浙江高考古詩鑒賞試題答案
8、陳詩寫的是天山腳下寒風勁吹,湖邊(海畔)凍泥裂開,梧桐樹上的葉子已經掉光,枝梢被狂風折斷,給行軍帶來困難。(2分) 岑詩寫的是在盛夏五月時火焰山炎威赫赫,常人視火山為畏途,而劉判官赴磧西行軍必經此地,自然極其困難。 (2分) 兩者一極冷一極熱,環境嚴酷有別。(1分)
9、(1)陳詩“紅旗直上天山雪”運用借代的方法。(1分)“紅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冰天雪地中行軍,隊伍不亂,勇猛直上,(1分)畫面生機勃然,展現的是唐軍將士高昂的士氣和一往無前的精神。(1分)
(2)岑詩“角聲一動胡天曉”運用象征的手法,(1分)號角將胡天驚曉,實則意味著只要一聲號令,唐軍便可決勝,一掃黑暗,使西域重見光明。(1分)表達了詩人對這次出征抵抗取得勝利的美好祝愿。(1分)(如答比喻、夸張手法的,且分析的對,情感也對的給1分)
浙江高考語文古詩鑒賞試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