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古詩鑒賞專練題帶答案
浙江高考古詩鑒賞專練題(一)
玉樹歌終王氣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離離芳草滿吳宮③,綠到臺城④舊苑東。
江山不管興亡事,一任斜陽伴客愁。 一夜空江煙水冷,石頭明月雁聲中。
【注】①此詩寫于安史之亂后。②石城:指南京,又稱為石頭城。③吳宮:此指三國時吳國的宮殿。④臺城:指六朝時的禁城(宮城),又稱“苑城”,是當時的皇帝用于辦公、居住的場所。
17.這兩首詩都描寫了金陵城,請結合詩句分析兩詩景物描寫的異同。(5分)
18.兩首詩各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請作簡要分析。(6分)
浙江高考古詩鑒賞專練題答案
17.相同點:①兩詩都描寫了金陵城凄涼、衰敗之景。(2分)不同點:①包詩運用擬人手法,寫江山不管天下興亡之事、任憑夕陽伴著客愁;(1分)劉詩運用動靜結合手法(或答視聽結合),寫所見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高懸,又寫所聞空中雁聲。(1分)②劉詩的景物描寫有時間(從白天到黑夜)和空間(從吳宮到臺城)的變換,寫出了作者的所見所聞。(1分)說明:如學生能從以下角度回答兩詩不同點,給2分。包詩寫的是金陵秋景,寫秋高雁飛、殘照斜陽、江山依舊的凄涼蕭瑟之景;劉詩寫的是金陵春景,寫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飛雁的悲涼寥落之景。(2分)
18.①包詩抒發了作者對江山依舊、物是人非的慨嘆,表明六朝興亡皆由人事;(2分)借古諷今,表現作者對安史之亂后政事日非、家國衰敗的悲愁。(2分)(如回答作者過金陵的羈旅愁思給1分)②劉詩暗含古今盛衰對比,抒發了作者對金陵古城繁華不再、滄桑變化的深沉感慨。(2分)
浙江高考古詩鑒賞專練題(二)
將進酒
李賀
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
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
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
8. 前五句描寫了怎樣的情景,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6分)
9. 請簡要分析“桃花亂落如紅雨”一句的含義。(5分)
浙江高考古詩鑒賞專練題答案
8.答案示例:詩人抓住琉璃鐘(杯)、琥珀濃(酒)、真珠紅(酒)、“烹龍炮鳳”(肴饌)、羅幃繡幕(宴庭陳設)等物象描繪了筵席的華貴豐盛。主要采用了夸張、借喻的修辭手法渲染了宴席上的歡樂沉醉的氣氛,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深深眷戀之情(6分)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內容和表現手法的能力。此詩用大量篇幅烘托及時行樂情景,作者似乎不遺余力地搬出華艷詞藻、精美名物。前五句寫筵宴之華貴豐盛:杯是“琉璃鍾”,酒是“琥珀濃”、“真珠紅”,廚中肴饌是“烹龍炮鳳”,宴庭陳設為“羅幃繡幕”。其物象之華美,色澤之瑰麗,令人心醉,無以復加。它們分別屬于形容(“琉璃鍾”形容杯之名貴)、夸張(“烹龍炮鳳”是對廚肴珍異的夸張說法)、借喻(“琥珀濃”“真珠紅”借喻酒色)等修辭手法,對渲染宴席上歡樂沉醉氣氛效果極強。表達詩人對人生的深深眷戀之情。
9.答案示例:形象說明“青春將暮”,生活沒有多少歡樂的日子,須及時行樂。借助聯想、想象創造出紅雨亂落這樣一種奇異境界。(5分)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詩歌前面寫的是行樂,這兩句則意味“須及春”。鑄詞造境愈出愈奇:“桃花亂落如紅雨”,這是用形象的語言說明“青春將暮”,生命沒有給人們多少歡樂的日子,須要及時行樂。在桃花之落與雨落這兩種很不相同的景象中達成聯想,從而創出紅雨亂落這樣一種比任何寫風雨送春之句更新奇、更為驚心動魄的境界。想象與聯想活躍到匪夷所思的程度,正是李賀形象思維的一個最大特色。
浙江高考古詩鑒賞專練題帶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