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考語文強化閱讀題及答案
湖北高考語文閱讀原文
③按我的理解,歷史就是我們的集體身世和生存記憶,它回答“我們從哪里來、我們是誰”的問題。我身邊的年輕人,很少或從不關(guān)心歷史,我很遺憾,就告訴他們:一個人必須讀點歷史,你不能只生活在當代截面上,否則你就不立體,沒有“根”,精神是一層紙。這些孩子一睜眼即上世紀90年代了,在他們的印象里,生活和世界從來都是如此且天經(jīng)地義,唯一變化的是每年流行的東西不一樣。當你告訴他30年前穿喇叭褲、唱鄧麗君、聽國外電臺會坐牢時,他大睜著眼以為你開玩笑……重大的時代拐點、社會變局、思潮爭鳴,他們都沒遇上,一路直行,沒有跌宕、起伏和岔路口,甚至以為父母也這樣,只是更窮、更土,沒有肯德基和麥當勞罷了。所以要知道個人和民族的身世,要知道自己從哪里來,才會清楚自己是誰、將來會怎樣。
④現(xiàn)代醫(yī)學注重基因,重視“家族病史”,人得什么病,很大程度上由基因決定。從人類生存來講,歷史就是基因圖譜。今天的生存格局、政治習性、文化人格和價值觀,從哪來?就是從基因譜系里來。90年代來自80年代,80年代來自70年代。張志新在70年代因堅持真理敢講真話被割喉,同樣的話在80年代就無性命之憂了。這就是進步,但進步是有成本的,若不牢記和珍惜成本,那利息就不可靠,就縮水,大家又會變回窮光蛋。每個時代都是這樣,前人付出成本,后世享受利息。每一點文明和社會的進步,都不是天上掉的餡餅,而是利息的結(jié)果,所以我們要感激那些成本,要緬懷那些犧牲者,比如2003年的孫志剛事件(他在廣州街頭因無暫住證被收容后遇毆身亡),它以最極致和慘烈的方式刺激了輿論,喚醒了法的良知和制度糾錯,《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也由此被廢除。它潛在地改變了無數(shù)人的命運,至少你今天走在大街上,不會因沒帶身份證而被羈押。
⑤不了解歷史,就不清楚“成本”。猶如你花著錢、卻不知錢怎么來的,以為自己天生就有錢、就該有錢,這不是敗家子嗎?長此下去,必將身無分文。
⑥歷史還關(guān)乎記憶和身份。沒有歷史感,就拿不到生命身份證。還有,歷史并不僅僅是“過去時”,它也是“現(xiàn)在時”和“進行時”,比如幾十年前的“極左”“大批判”“反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反精神污染”,真的被連根拔起、不再騷擾今天了嗎?它往往一只腳留在過去,一只腳踩住當下。
⑦所有當下,都是歷史分娩的,身體里住著歷史的血脈、基因和染色體。當我們以為與某段歷史永別時,它又冷不丁攔在了前面,頂多換個面具。尤其在中國,很多事都會一遍遍地改編后重演或排續(xù)集。
湖北高考語文閱讀題目
16. 從被采訪者王開嶺答問的內(nèi)容來看,文章開頭,記者提出了哪兩個問題?(6分)
17.文章第四段中引用張志新和孫志剛兩例的意圖是什么?(6分)
18.聯(lián)系全文,簡要概括怎樣避免歷史“近處失明”。(6分)
湖北高考語文閱讀答案
16.(6分)①您對歷史是怎樣理解的?(您的歷史觀是怎樣的?或您認為歷史的內(nèi)涵/實質(zhì)/本質(zhì)是什么?)②您覺得歷史對當代有什么用處?(您覺得當代年輕人為什么要了解歷史?或了解歷史有什么意義?等)(每點3分,意思對即可)
17.(6分)意在證明:①當今來自歷史(前人付出成本,后世享受利息);②歷史的進步是要付出代價的;③要記取代價,感激犧牲者(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18.(6分)①關(guān)心和了解歷史,知道個人和民族的身世;②要牢記、珍惜并感謝為歷史進步付出代價的人們;③以史為鑒,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 (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湖北高考語文強化閱讀題及答案相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