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現代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北京高考現代文閱讀原文
海德格爾強調,在天地萬物相互隸屬的大統一體中,任何一物都是其顯現的、出場的方面與其隱藏在背后的、不出場的方面的統一體。審美意識(詩、藝術品)通過當前在場的東西,顯現出背后不在場的東西,由“顯”見“隱”,進入無窮無盡的隱蔽領域。這就是審美、藝術創造出的令人玩味無窮、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全新世界。海德格爾對他的“顯隱說”所作的詳細分析,指明了“顯隱”的審美意識如何超越日常生活的對象性關系、功用關系,進入神圣的“澄明之境”。
西方現當代美學中的“顯隱說”,與我國南北朝時期文學理論家劉勰“隱秀說”所講的意在詞外、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美學思想頗相類似。包括“隱秀說”在內的中國傳統美學的“意象說”,更明確指出“美在象外”,亦即通過在場之“象”,顯現出“象外”未出場的境域,從而體味到一種不分人我、“天人合一”的境界之美,這類似海德格爾所說的“澄明之境”的美。當然,傳統的“意象說”所崇奉的“天人合一”尚具有原始性和素樸性,需要結合當今時代狀況進一步豐富發展。當今之世,我們既需要“澄明之境”的美,也需要“天人合一”的美。
近幾十年來,很多人強調美學研究要聯系現實,值得肯定和堅持。但當今社會上又出現了另一種偏向:過于現實化,甚至是沉溺于現實之中。審美與金錢、物欲掛靠得太緊密,美的超越本質不見了,高遠的精神境界不見了。當今時代需要的“美”,應是以超越現實功利的高遠精神境界為本質的真正的美。因此,我有時甚至覺得,今日之社會不妨借來一點昔日“象牙塔”里的清風。
北京高考現代文閱讀題目
6.下列對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當前美學研究推崇“日常生活的審美化”,大多緊緊捆綁在功用欲念的追求之上,缺少超越之意,亟待提高。
B.當代中國美學研究可以吸取西方的有益成果,必須表現人性中理性的東西,美要創造“典型”。
C.當代美學研究應該聯系現實、高于現實,應追求以超越功利為本質的具有高遠精神境界的美。
D.當代美學研究應豐富發展中國傳統美學的“意象說”,達到“澄明之境”和“天人合一”的境界之美。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審美感官不同于非審美感官的特點在于前者沒有占有實體的欲望,不涉及功用、欲念。
B.美不僅在于感性形式,更在于從有限的、感性的事物中把握無限的、理性的東西,即普遍永恒的東西。
C.海德格爾的“顯隱說”,強調天地萬物相互隸屬,由“顯”的東西可見“隱”在背后的不在場的東西。
D.中國傳統的“意象說”與“隱秀說”相類似,都明確指出“美在象外”,體現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美學思想。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柏拉圖認為審美感官獲得的聲色之美是對功用欲念的超越。“望梅”因不能滿足“止渴”的功用、欲念,所以也就無法產生美感。
B.美要創造“典型”,越典型就越能顯現理性美。林黛玉的美貌才情、多愁善感及悲慘的命運構成了典型的美學形象。
C.劉勰的“隱秀說”是讓人體悟到形外之情、言外之意,如看到荷花就能夠體會到荷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質。
D.“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然后為至矣。”宋代詩人梅堯臣的這段話與“美在象外”的美學觀點相同。
北京高考現代文閱讀答案
6.C(結合全文看,本文是針對我國當前美學研究過于現實化,大多捆綁在功用欲念的追求之上的現狀,提出了應追求以超越現實功利的高遠精神境界為本質的真正的美的觀點。所以答案選C,其它三項都有失偏頗)
7.D(“中國傳統的‘意象說’與‘隱秀說’相類似”錯,從原文“包括‘隱秀說’在內的中國傳統美學的‘意象說’”可以看出,‘意象說’包括‘隱秀說’)
8.A(“‘望梅’因不能滿足‘止渴’的功用、欲念,所以也就無法產生美感”錯。因為盡管“望梅”不能滿足“止渴”的功用和欲念,但它可以產生美感。)
北京高考現代文閱讀習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