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量無聲高考閱讀題及答案
較量無聲高考閱讀原文
老木匠單手搭在腳手架上,想心事。
其實腳手架不用扶。其實老木匠也不是扶,只是找點事做。要不,待會兒包工頭準會看他,他現在很怕包工頭的眼神。
包工頭不會說他。包工頭如今只找小木匠說話。每次從他面前走過,包工頭幾乎“瞧不見”他。
包工頭又來了!
老木匠背過身,雙手用力握住腳手架立柱。那情形:仿佛要不是他用力扶著,腳手架就會倒了似的。
包工頭又在門口站著。
老木匠不用回頭都知道。但老木匠裝著不知道。老木匠仰頭“專注”地看上面忙碌的小木匠,仿佛他不盯著,小木匠就會出錯似的。
“小木匠真年輕啊!”二十米高的腳手架,輾轉騰挪就像在平地。老木匠想起兩個月前。
兩個月前,他自己還在腳手架上的。
兩個月前,要不是那該死的鋼筋……老木匠心里顫了一下。那次老木匠打眼碰到混凝土里的鋼筋,鉆頭被卡住猛甩了一下。要不是小木匠及時拽住了他,現在……
老木匠很感激小木匠。
老木匠又恨小木匠。也從那天開始,包工頭就不準老木匠上腳手架了。“要是真摔下來,誰消受得起!”包工頭媳婦心有余悸地說。
那天包工頭沒說什么。包工頭從不亂說話,但從那天開始,老木匠就感覺自己在包工頭心里的地位一落千丈。兩個月之前,包工頭說圖紙、吩咐事情都必定找老木匠,那天之后,都換成了小木匠。之前包工頭遞煙,隔得再遠都走來送到老木匠手里,再點上火。現在呢,是先送給小木匠,最后再甩給他。有幾次似乎沒看見他,連甩都沒甩。
冰火兩重天。這兩個月老木匠心里不舒服,很不舒服!老木匠真想撂挑子:老子不干了,回家種地去!有次他氣呼呼地跑到包工頭辦公室門口,抬手敲門的瞬間,手又凝固了:回家?回家老婆子的病誰給錢治?回家兒子的彩禮錢誰給拿?回家蓋房子借的債誰還……一念過后,老木匠低頭走了回去。走回去的老木匠佝僂著腰,像又老了幾歲。
包工頭還在門口站著。
站得高應該看得遠,但腳手架上的小木匠這次真沒看見包工頭。手臂上的腱子肌依舊隨電鉆快速旋轉而“突突”顫動,他現在不敢分神:二十米高的腳手架,藏在水泥暗處的鋼筋,鉆頭轉動時落下的水泥粉……一不留神他就可能摔下去。
如果小木匠知道包工頭來了,肯定會像往常一樣停下來,讓發燙的電鉆歇一會。小木匠知道老木匠在底下閑著。小木匠準會喊老木匠遞幾包膨脹螺栓,或遞幾支輕鋼龍骨。這樣老木匠心里就會舒服點。這樣包工頭心里也會舒服點。這樣小木匠心里也會舒服點。
小木匠知道老木匠對自己有意見:但他有什么辦法?老木匠真的老了!在“差點摔下”之前,老木匠已有很多次看錯了圖紙上的小數點,要不是他和工友們瞞著包工頭及時補救,后果不堪設想。小木匠知道老木匠家里日子艱難,可他小木匠就容易?他還不是為了多掙那一點工錢!再說他小木匠要不頂替,自然會有別人頂替。至少他小木匠頂替了,還可以暗中照顧老木匠。小木匠只能在心里發牢騷。很多次他想找老木匠喝頓酒,說說心里話。可老木匠卻總是一臉揶揄似的冷漠,所以幾次話到嘴邊又縮回去了。再找機會吧!每晚睡覺前小木匠都想。
包工頭終于走了!老木匠舒了口氣。
在門口看了一會,包工頭轉身悄悄走了,就像沒來過一樣。其實他每天不用來工地的:工地交給小木匠,他很放心。他唯一不放心的是老木匠。他知道老木匠心里不舒服,就怕老木匠耍起性子來,硬要上腳手架!老木匠跟了自己這么久,他太了解他了。每當想起那次“遇險”,包工頭后背就冒冷汗:那天真要摔了下來,他這一年就算白干了!老木匠后半輩子就算完了!所以包工頭在背后多次叮囑小木匠:就算老木匠在下面閑著,也不準他再上腳手架。但他又怕小木匠資歷淺,鎮不住要強的老木匠,所以要幫小木匠樹立“權威”:這兩月,每次遞煙必先遞給小木匠,再親手給小木匠點上火;每次看圖紙必無視老木匠直接找小木匠……包工頭是想傳遞給老木匠一個信息:地球離了誰都轉!老木匠你要服老,別找事。
其實包工頭本不用這么麻煩的,家里女人背后跟他說過無數次:把老木匠打發走。但他始終開不了口:誰的心不是肉做的?他知道老木匠家不容易。但他容易么?現在工程隊之間競爭這么激烈,利潤低廉到容不得出一絲絲紕漏。他每天不來看看,怎么能放心?
較量無聲高考閱讀題目
(1)下列對這篇小說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小說對老木匠假裝扶腳手架、“專注”看小木匠的細節描寫和心里不舒服卻不敢撂挑子的心理描寫,表現了他迫于生活壓力的委曲求全。
B.小說在人物關系的參照中塑造包工頭的形象,如他對小木匠、老木匠及老婆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言談、態度,很好地表現了他的個性。
C.小說順敘了包工頭來、站、走的過程,而中間插敘老木匠差點從腳手架上掉下來的險情,則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使情節發展合乎邏輯。
D.包工頭的老婆怕老木匠出安全事故連累自家,所以多次動員包工頭將老木匠打發回家,可見她是一位膽小怕事,缺乏同情心的勢利人。
E.發生在老木匠、小木匠和包工頭之間的故事,看似一場無聲的較量,實際上他們能互相理解,蘊含了作者對當下人際關系的深層思考。
(2)老木匠腳手架遇險后,包工頭對他和小木匠的態度有何變化?請指出并說明原因。(6分)
(3)劃線句“這樣老木匠心里就會舒服點。這樣包工頭心里也會舒服點。這樣小木匠心里也會舒服點”中的“舒服”有什么不同的內涵?請簡要分析。(6分)
(4)小說對人物主要進行心理描寫,請以小木匠為例,簡要分析這種表達方式的作用。(8分)
較量無聲高考閱讀答案
(1)(5分)答C 給3分;答A 給2分;答B 給1分;答D、E不得分。回答三項或三項以上,不給分。
(B項,“言談”于文無據。D項,包工頭的老婆是擔心安全責任的問題,其做法屬常人之舉,不能簡單定性為膽小怕事和缺乏同情心。E項,老木匠對小木匠和包工頭的理解以及小木匠對包工頭的理解,小說并未體現)
(2)(6分)
態度變化:①包工頭不讓老木匠上腳手架了,讓小木匠頂替;②包工頭有事不找老木匠了,只找小木匠;③包工頭優先給小木匠遞煙點火,而不是老木匠,甚至故意無視老木匠。
原因說明:①包工頭怕老木匠真的出事;②包工頭暗示老木匠要服老,別逞能找事;③包工頭怕小木鎮不住要強的老木匠,要幫小木匠樹威。
“態度變化”每答對一點給1分;“原因說明”每答對一點給1分;
意思答對即可。
(3)(6分)①老木匠的“舒服”是一種坦然。對自己能幫上忙,不會讓包工頭看到此時的自己無所事事而坦然。②包工頭“舒服”是一種滿意。對老木匠不要強不消極,能當好小木匠的副手感到滿意。③小木匠“舒服”一種滿足。對自己能及時幫上老木匠的忙而感到滿足。
每答對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4)(8分)①心理描寫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小木匠的想法體現了他的善良、理智和隱忍的性格特征。
②心理描寫使結構互相呼應。小木匠的想法呼應了老木匠和包工頭的想法,加深了讀者對人物處境和行為的理解。
③心理描寫凸顯了文章的主題。小木匠的想法充分展示了他的可貴品質,凸顯了小說謳歌美好人性的主題。
答對一點給3分,答對兩點給6分,答對三點給8分。
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可根據概括和分析合理的程度,酌情給分。
較量無聲高考閱讀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