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牛哞高中閱讀答案
城市牛哞高中閱讀原文:
⑤我是從裝滿牛的車廂跳出來的那一個。
⑥是沖斷韁繩跑掉的那一個。
⑦是掙脫屠刀昂著鮮紅的血脖子遠走他鄉的那一個。
⑧我最終逃到城市,躲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讓他們再認不出來。我盡量裝得跟人似的,跟一個城里人似的說話、做事和走路。但我知道我和他們是兩種動物。我沉默無語,偶爾在城市的喧囂中發出一兩聲沉沉牛哞,驚動周圍的人。他們驚異地注視著我,說我發出了天才的聲音。我默默接受著這種贊譽,只有我知道這種聲音曾經遍布大地,太普通、太平凡了。只是發出這種聲音的喉管被人們一個個割斷了。多少偉大生命被人們當食物吞噬。人們用太多太珍貴的東西喂了肚子。渾厚無比的牛哞在他們的腸胃里翻個滾,變作一個咯或一個屁被排掉──工業城市對所有珍貴事物的處理方式無不類似于此。
⑨那一天,擁擁擠擠的城里人來來往往,沒人注意到坐在街心花園的一堆牛糞上一根接一根抽煙的我。他們頂多把我當成給花園施肥的工人或花匠,我已經把自己偽裝得不像農民。幾個月前我扔掉鐵锨和鋤頭跑到城市,在一家文化單位打工。我遇到許多才華橫溢的文人,他們家里擺著成架成架的書,讀過古今中外的所有名著。被書籍養育的他們,個個滿腹經綸。我感到慚愧,感到十分窘迫。我的家除了成堆的苞谷棒子,便是房前屋后的一堆堆牛糞,我惟一的養分便是這些牛糞。小時候在牛糞堆上玩耍,長大后又擔著牛糞施肥。長年累月地熏陶我的正是彌漫在空氣中的牛糞味兒。我不敢告訴他們,我就是在這種熏陶中長大,并混到文人作家的行列中。 ⑩這個城市正一天天長高,但我感到它是脆弱的、蒼白的,我會在適當的時候給城市上點牛糞,我是個農民,只能用農民的方式做我能做到的,盡管無濟于事。我也會在適當時候邀請我的朋友們到一堆牛糞上來坐坐,他們飽食了現代激素,而人類最本原的底肥是萬不可少的。沒這種底肥的人如同無本之木,是結不出碩大果實的。
城市牛哞高中閱讀題目:
11.文章第①段中,“我翻進花園,抓起一把聞了聞”,“我”為什么會有這種異于常人的舉動?(3分)
12.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含意。(每題2分,共4分)
(1)我羞愧得抬不起頭。
(2)我感到慚愧。
13.請賞析第④段中劃線句子的主要表現手法。(4分)
14.文章第⑨段中的“那一天,擁擁擠擠的城里人來來往往,沒人注意到坐在街心花園的一堆牛糞上一根接一根抽煙的我”這個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15.本文標題是“城市牛哞”,有人建議改為“城市牛糞”,你覺得哪一個更合適?請談談你的觀點和具體理由。(5分)
城市牛哞高中閱讀答案:
11、
(1)因為“我”是農民(或“對鄉村生活有濃厚的感情”),牛糞引發我對鄉村生活的親切感和想馬上看到“牛糞”時的急切的心情。(2分)
(2)鄉村的牛糞出現在美麗的城市花園里,“我”很好奇。(1分)
【解析】第(1)點中,“我”對鄉村生活的感情,學生可根據文章主旨回答,也可根據后文的“一股熟悉的遙遠鄉村的氣息撲鼻而來”來回答。本句有三個“舉動”:翻、抓、聞,體現“我”的急切的心理。雖然兩者感情指向是一致的,但是具體的心情是有差別的。所以設置2分,一點1分。第(2)會被部分學生遺漏,就算對牛糞再怎么親切,如果不是因為出現地點的奇特,一般農民也不會如此急切地“抓”著“聞”,所以街心花園這個地點,讓“我”好奇地“翻”進去;文章第①段“城市能見到這種東西我有點不敢相信,城市人怎么也對牛糞感起興趣”也有所提醒。
12、(4分)
(1)①“我”逃離鄉村、背棄樸實的生存方式。(1分)
②“我”在城市生活得很窘迫。 (1分)
【解析】
第①點只要學生說出“我”逃走(或離開、背棄、仍掉)鄉村、農村、鄉村文化、樸實生活方式等即可。第②點“我”在城市生活得很窘迫,可以從“挾”包“在人群中奔波”中看出。
(2)①城市人飽讀詩書,而我沒有文化底蘊,生存境況明顯處于劣勢。(1分)
②“我”偽裝得不像農民,混跡于城市文人的隊伍。 (1分)
【解析】
第(2)小題:第①點意思相近即可。第②點:結合文章第⑨段中有相關的信息“偽裝得不像農民”、“并混到文人作家的行列中”。
13、(4分)
(1)排比,運用“耕”、“拉”、“馱”這個動作描寫,強調了牛辛勞的命運和奉獻的精神。(2分)
(2)擬人,將牛比作“老工人或勞動模范”來城里旅游,與牛被宰殺的悲慘命運形成了反差,表達“我”對牛的悲憫和自身生存狀態的反省。(2分)
【解析】寫出一種手法并分析得2分(手法1分,分析1分)。
14、(4分)
(1)承上啟下(或“呼應開頭、照應結尾”):承接開頭“我”在花園里發現牛糞,引出下文邀請朋友親近牛糞。
(2)坐在牛糞上的“我”被城市人忽視,說明繁華工業城市對鄉村事物的漠視,引出了作者對于文明沖突這一主旨的思考。
【解析】這里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主要指是結構和內容主旨上的作用,各2分。
15、(5分)【參考答案】“城市牛哞”更合適:
(1)“牛哞”與“牛糞”相比,顯得文雅。
(2)“牛哞”是“我”在喧囂的工業城市中因逃離鄉村的苦悶心情的宣泄,是 “我”對鄉村文化的深厚感情的流露和表達,而牛糞無法起到“宣泄”的作用。
(3)“牛哞”呼吁工業城市對于鄉村蓬勃生命力的重視,進而推動城市的健康發展。而牛糞無法起到“呼吁”的作用。
“城市牛糞”更合適:
(1)“牛糞”是文章的線索,貫穿全文,而牛哞只在文章中間出現。
(2)“牛糞”與“城市”對舉,在視角上形成強烈的對比,給人的感官造成強烈沖擊,從而更好地表現了城市和鄉村文明沖突這一主旨。而“牛哞”缺乏強烈視覺的沖擊力。
(3)“牛糞”是鄉村蓬勃生命力的養分的象征,也正是工業城市發展中欠缺的。而牛哞是“呼吁”的象征,但缺乏呼吁的具體內容。
高中閱讀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