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古典詩詞鑒賞題:分析語言風格題解題模式
時間:
未知2
語文備考
1 設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2 設問變式:(1)談談這首詩的語言特色。(2)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或語言藝術(shù))。
3 解答提示:語言風格型即評析詩詞的語言風格或藝術(shù)風格。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風格。答題前要了解有關(guān)語言風格的相關(guān)術(shù)語,如: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diào)婉約、簡煉傳神、凝練沉郁、八木三分、煉字精巧、一字傳神、對仗工穩(wěn)、語近情遙、莊諧俱見……這類題要求學生最好能知人論事,因為不同的作者語言風格不一樣,如陶淵明的平淡自然,李白的飄逸奔放,杜甫的沉郁頓挫,王維的沖淡清幽,李商隱的典麗精工,杜牧的俊爽灑脫,蘇軾的豪放曠達,李清照的婉約細膩等。答題時可以結(jié)合詩句相機行事。
有時根據(jù)詩歌的類別也可以明確風格,如山水詩語言風格上多是清新幽美,田園詩則多表現(xiàn)為恬淡質(zhì)樸,邊塞詩一般語言悲涼慷慨,詠史詩則多半雄渾壯闊,諷喻詩鐘情于沉郁激憤,宮廷詩十有八九纏綿婉轉(zhuǎn),等等。
4 答題模式:(1)用一兩個詞或一兩句話,準確點明語言特色,(2)結(jié)合詩中有關(guān)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闡述詩中用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5 答題示例:(2008年高考北京卷)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3題。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顧炎武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離懷消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
注釋:顧炎武,明清之際著名學者、詩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權(quán)貴的斗爭中。清兵南下,參加人民抗清起義。入清后,多次拒絕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勢,志存恢復。
3 一般認為顧炎武的詩風接近杜甫。請指出顧炎武這首詩的風格特征,并作簡要分析。
答案:(1)風格特征沉郁悲愴或深沉凝重。
(2)這首詩是把深沉的愛國情懷與自己的人生遭際、眼前的具體情境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融鑄為凝練精純的詩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風格。
2 設問變式:(1)談談這首詩的語言特色。(2)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或語言藝術(shù))。
3 解答提示:語言風格型即評析詩詞的語言風格或藝術(shù)風格。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風格。答題前要了解有關(guān)語言風格的相關(guān)術(shù)語,如: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diào)婉約、簡煉傳神、凝練沉郁、八木三分、煉字精巧、一字傳神、對仗工穩(wěn)、語近情遙、莊諧俱見……這類題要求學生最好能知人論事,因為不同的作者語言風格不一樣,如陶淵明的平淡自然,李白的飄逸奔放,杜甫的沉郁頓挫,王維的沖淡清幽,李商隱的典麗精工,杜牧的俊爽灑脫,蘇軾的豪放曠達,李清照的婉約細膩等。答題時可以結(jié)合詩句相機行事。
有時根據(jù)詩歌的類別也可以明確風格,如山水詩語言風格上多是清新幽美,田園詩則多表現(xiàn)為恬淡質(zhì)樸,邊塞詩一般語言悲涼慷慨,詠史詩則多半雄渾壯闊,諷喻詩鐘情于沉郁激憤,宮廷詩十有八九纏綿婉轉(zhuǎn),等等。
4 答題模式:(1)用一兩個詞或一兩句話,準確點明語言特色,(2)結(jié)合詩中有關(guān)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闡述詩中用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5 答題示例:(2008年高考北京卷)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3題。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顧炎武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離懷消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
注釋:顧炎武,明清之際著名學者、詩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權(quán)貴的斗爭中。清兵南下,參加人民抗清起義。入清后,多次拒絕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勢,志存恢復。
3 一般認為顧炎武的詩風接近杜甫。請指出顧炎武這首詩的風格特征,并作簡要分析。
答案:(1)風格特征沉郁悲愴或深沉凝重。
(2)這首詩是把深沉的愛國情懷與自己的人生遭際、眼前的具體情境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融鑄為凝練精純的詩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