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古詩原文及翻譯
怒發(fā)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滿江紅古詩翻譯
我怒發(fā)沖冠,靠在欄桿處,一場急驟而來的雨剛剛停歇。抬頭望眼,向著天空大聲呼叫,豪壯的胸懷激動劇烈,三十年功績名位成了塵土,征戰(zhàn)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虛度年華,白了少年頭,獨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恥辱,尚未洗去。作為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只想駕著戰(zhàn)車,踏破賀蘭山敵人的營壘。壯士們打仗餓了就吃匈奴的肉,談笑渴了就飲匈奴的血。我要重新,收復舊日國家的疆土,再回京闕向皇帝報捷。
滿江紅古詩賞析
岳飛工詩詞,雖留傳極少,但這首《滿江紅》英勇而悲壯,深為人們所喜愛,它真實、充分地反映了岳飛精忠報國、一腔熱血的英雄氣概。
這首的上片,“怒發(fā)沖冠,……空悲切”。意思說,我滿腔熱血,報國之情,再也壓不住了,感到怒發(fā)沖冠,在庭院的欄桿邊,望著瀟瀟秋雨下到停止。抬頭遠望,又對天長嘯,急切盼望實現(xiàn)自己的志愿。三十多歲的人了,功名還未立,但是我也不在乎,功名好比塵土一樣,都是不足所求的。我渴望的是什么東西呢?渴望是八千里路的征戰(zhàn),我要不停的去戰(zhàn)斗,只要這征途上的白云和明月作伴侶。不能等了,讓少年頭輕易地變白了,到那時只空有悲憤。這一段表現(xiàn)了岳飛急于立功報國的宏愿。
下片,“靖康恥,……朝天闕。”靖康二年的國恥還沒有洗雪,臣子的恨什么時候才能夠消除呢?我要駕乘著戰(zhàn)車踏破敵人的巢穴,肚子餓了,我要吃敵人的肉;口渴了;我要喝敵人的血。我有雄心壯志,我相信笑談之間就可以做到這些。等待收復了山河的時候,再向朝庭皇帝報功吧!這一段表現(xiàn)了岳飛對“還我河山”的決心和信心。
《滿江紅》究竟是誰寫的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南宋時期抗金名將、民族英雄。
對于許多大小朋友來說,岳飛之名可謂如雷貫耳。他是振頑起懦的巨大歷史存在,他的事跡不斷在古今詩文、戲曲、小說,乃至影視作品中演繹,令多少人的童年為之夢寐不舍、目遇耳追。
對于岳飛史實的追索和了解,一代代學人矻矻用力不能罷休,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對于童年美好記憶的不舍、對岳飛精誠之心的無限推崇,另一方面是因為歷史文獻的復雜程度遠遠超過了人們樸素的認識。
具體而言,《滿江紅》這首詞的作者問題,便是諸多復雜問題中的一個??此菩。瑓s讓人有治絲益棼之感。許多先輩學人對此問題,不斷追問,都體現(xiàn)了求真務實的情懷,但因為問題本身存在著諸多難點,涉及材料存在各種問題,因此各有所得,而未盡得歷史真實之全貌。
我社出版的由蔣寅教授、鞏本棟教授主編的《中國詩學》第二十九輯首篇推出的朱志遠《岳飛〈滿江紅〉詞再辨?zhèn)巍庾R形態(tài)支配下的文學經(jīng)典地位的變遷》一文,對此前的學術研究,進行了細致的分析、歸納,重新檢討已見材料,并試著從一個新的視角進行關照,開拓了認識《滿江紅》詞的新視野。它不僅對于我們閱讀、認識一首詞有所引領,對于我們研究其他領域的問題,也具有非常有價值的啟示。
滿江紅的創(chuàng)作背景
《滿江紅》是一首著名的詞,以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飛為主題,表現(xiàn)了作者抗擊金兵、收復故土、統(tǒng)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精神。這首詞被廣泛傳唱,也被改編成了電影、電視劇、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但是,這首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歷史真相,卻并不為人所熟知。本文將從兩個方面來探討《滿江紅》的歷史背景:一是岳飛的北伐戰(zhàn)爭,二是宇文虛中的謀反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