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公式匯總
高中數學公式匯總:三角函數誘導公式
公式一: 設α為任意角,終邊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數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k∈z
cos(2kπ+α)=cosα k∈z
tan(2kπ+α)=tanα k∈z
cot(2kπ+α)=cotα k∈z
公式二: 設α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數值與α的三角函數值之間的關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與 -α的三角函數值之間的關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與α的三角函數值之間的關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與α的三角函數值之間的關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與α的三角函數值之間的關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推算公式:3π/2±α與α的三角函數值之間的關系: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誘導公式口訣:“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
“奇、偶”指的是π/2的倍數的奇偶,“變與不變”指的是三角函數的名稱的變化:“變”是指正弦變余弦,正切變余切。(反之亦然成立)“符號看象限”的含義是:把角α看做銳角,不考慮α角所在象限,看n·(π/2)±α是第幾象限角,從而得到等式右邊是正號還是負號。
符號判斷口訣:
“一全正;二正弦;三兩切;四余弦”。這十二字口訣的意思就是說: 第一象限內任何一個角的四種三角函數值都是“+”; 第二象限內只有正弦是“+”,其余全部是“-”; 第三象限內只有正切和余切是“+”,其余全部是“-”; 第四象限內只有余弦是“+&rdquo 高二;,其余全部是“-”。
“ASCT”反Z。意即為“all(全部)”、“sin”、“cos”、“tan”按照將字母Z反過來寫所占的象限對應的三角函數為正值。
高中數學公式匯總:等差數列求和公式
公式 Sn=(a1+an)n/2 Sn=na1+n(n-1)d/2; (d為公差) Sn=An2+Bn; A=d/2,B=a1-(d/2)
和為 Sn 首項 a1 末項 an 公差d 項數n通項
首項=2×和÷項數-末項 末項=2×和÷項數-首項 末項=首項+(項數-1)×公差 項數=(末項-首項)(除以)/ 公差+1 公差=如:1+3+5+7+……99 公差就是3-1 d=an-a
性質: 若 m、n、p、q∈N
①若m+n=p+q 學習方法,則am+an=ap+aq
②若m+n=2q,則am+an=2aq 注意:上述公式中an表示等差數列的第n項。
高中數學公式匯總:集合與函數公式定理記憶口訣
集合與函數公式定理口訣
內容子交并補集,還有冪指對函數。
性質奇偶與增減 高中化學,觀察圖象最明顯。
復合函數式出現,性質乘法法則辨,
若要詳細證明它,還須將那定義抓。
指數與對數函數,兩者互為反函數。
底數非1的正數,1兩邊增減變故。
函數定義域好求。分母不能等于0,
偶次方根須非負,零和負數無對數;
正切函數角不直,余切函數角不平;
其余函數實數集,多種情況求交集。
兩個互為反函數,單調性質都相同;
圖象互為軸對稱,Y=X是對稱軸;
求解非常有規律,反解換元定義域;
反函數的定義域,原來函數的值域。
冪函數性質易記,指數化既約分數;
函數性質看指數,奇母奇子奇函數,
奇母偶子偶函數,偶母非奇偶函數;
圖象第一象限內,函數增減看正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