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數學必考知識點
1.【數列】&【解三角形】
數列與解三角形的知識點在解答題的第一題中,是非此即彼的狀態,近些年的特征是大題第一題兩年數列兩年解三角形輪流來, 2014、2015年大題第一題考查的是數列,2016年大題第一題考查的是解三角形,故預計2017年大題第一題較大可能仍然考查解三角形。
數列主要考察數列的定義,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性質,數列的通項公式及數列的求和。
解三角形在解答題中主要考查正、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應用。
2.【立體幾何】
高考在解答題的第二或第三題位置考查一道立體幾何題,主要考查空間線面平行、垂直的證明,求二面角等,出題比較穩定,第二問需合理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并正確計算。
3.【概率】
高考在解答題的第二或第三題位置考查一道概率題,主要考查古典概型,幾何概型,二項分布,超幾何分布,回歸分析與統計,近年來概率題每年考查的角度都不一樣,并且題干長,是學生感到困難的一題,需正確理解題意。
4.【解析幾何】
高考在第20題的位置考查一道解析幾何題。主要考查圓錐曲線的定義和性質,軌跡方程問題、含參問題、定點定值問題、取值范圍問題,通過點的坐標運算解決問題。
5.【導數】
高考在第21題的位置考查一道導數題。主要考查含參數的函數的切線、單調性、最值、零點、不等式證明等問題,并且含參問題一般較難,處于必做題的最后一題。
6.【選做題】
今年高考幾何證明選講已經刪除,選考題只剩兩道,一道是坐標系與參數方程問題,另一道是不等式選講問題。坐標系與參數方程題主要考查曲線的極坐標方程、參數方程、直線參數方程的幾何意義的應用以及范圍的最值問題;不等式選講題主要考查絕對值不等式的化簡,求參數的范圍及不等式的證明。
怎樣提高理科數學成績
備考的方向。很多考生覺得多做題就行了,還有一些考生進行“題海戰術”,每天面對大量的習題,同時也有好像永遠都做不完題,結果是成績沒有提升上去。那么這個方向,當然也有一些考生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不喜歡做題甚至很少做題,這些考生有的覺得自己很聰明,應該能學好理科,特別是數學,結果拿到試卷后,覺得生疏,在短時間內很難把題目做好,對以上兩類考生,都是屬于備考方向的問題。
訓練方式。備考中學習和考試其實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現實中學習努力的考生有的不一定會考試,會考試的學生不一定努力學習。當然前者遠遠多于后者。無論是會考試還是不會考試的學生,要想把試考好,對于絕大多數考生來講,還是需要合理的訓練,例如說數學學科來說,你需要在平時訓練中注重這些關鍵詞:時間分配、正確率、題型以及相關的解題方法、步驟等等。很多學生沒有訓練的目標,甚至一些考生做題的目標僅僅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這樣訓練方式肯定很難讓自己的成績提升上去。
教師教學等客觀原因。在畢業班中老師重視成績優秀的考生是普遍的現象,當然如果面對一些平時努力學習,成績沒有提升的同學,作為老師肯定要給學生們出謀劃策,幫他們做改變,把成績提升上去,同時現實中也并非所有老師都能這樣去做,有的老師精力也不允許。但是無論怎樣,考生成績上不去,幫他們提升成績更是老師的責任。如果我帶一個班級的學生,肯定不會一刀切去布置作業,讓每一個學生都按照同樣的模式去走,要根據他們的實際需要,給出建議和方向。還是那句話,很多時候學習數學不是你做了多少題而是做了多少有效的題。
高三數學復習方法
一、回歸基礎查缺漏
高三數學快速提分考生應當結合數學課本,把高考數學知識點從整體上再理一遍,要特別重視新課程新增的內容,看看有無知識缺漏,若有就應圍繞該知識點再做小范圍的復習,消滅知識死角。
二、重點知識再強化
高考數學以三角、概率、立體幾何、數列、函數與導數、解析幾何、解三角形、選做題為主,也是高三數學大題必考內容,這些板塊應在高三老師指導下做一次小專題的強化訓練,熟悉不同題型的解法。如果學校沒有專門安排,高三考生可以把最近做過的綜合試卷選五六份分類整理,把這些高考數學重點知識涉及的不同題型、解法較系統地溫習一遍,快速提分就有望實現。
三、整理錯題求提高
高三做錯的數學題目就是弱點所在,找到錯因,掌握了正確解法,考生的水平自然就得到提高。高三數學快速提分,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有必要把最近兩個月考過的數學試卷重新梳理一下,為高考數學快速提分做好準備,高三看題時要思考解題思路是怎么形成的,原先的錯誤如何避免。
四、適量練習保熟練
為了保持狀態,高三考生每天要保持一定的高考數學模擬練習量,題量最好視考生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定,時間控制在一小時左右,目的是鞏固并擴大高三數學復習成果、不至于產生“生疏感”。把數學重點放在對高三數學基本概念的理解與應用上,堅決放棄偏、難、怪題。各地模擬試卷很多,應在老師指導下適當選用,不能拿一套就做一套,這樣會累垮的,要大膽取舍,高三考生不是做完所有練習才上考場,而是通過做適量練習掌握方法數學才能快速提分。
數學高三備考計劃
一、訓練想像力。有的問題既要憑借圖形,又要進行抽象思維。同學們不但要學會看圖,而且要學會畫圖,通過看圖和畫培養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比如,幾何中的“點”沒有大小,只有位置。現實生活中的點和實際畫出來的點就有大小。所以說,幾何中的“點”只存在于大腦思維中。
二、準確理解和牢固掌握各種運算所需的概念、性質、公式、法則和一些常用數據,概念模糊,公式、法則含混,必定影響運算的準確性。為了提高運算的速度,收集、歸納、積累經驗,形成熟練技巧,以提高運算的簡捷性和迅速性。
三、審題。有些題目的部分條件并不明確給出,而是隱含在文字敘述之中。把隱含條件挖掘出米,常常是解題的關鍵所在,對題目隱含條件的挖掘,都要仔細思考除了明確給出的條件以外,是否還隱含著更多的條件,這樣才能準確地理解題意。
最后兩周如何沖刺數學
一周做兩份試卷,總結應試技巧
在最后一個自習階段中,還是應該抓住基礎,關注中等難度的題目,至于難題實際上是考查你在考場上靈活應變能力,其中既考查了考生的數學綜合素質,也能體現心理素質。
現在這段時間主要對數學知識、已做過的各類試題進行梳理、歸納和總結,構建完整的、明晰的知識網絡結構,提煉涉及的數學解題思想、方法與技巧。前一階段,許多同學都做了很多的模擬試題,現在要好好地把做過的模擬試卷進行認真地翻閱,溫故而知新。數學是一門很強調邏輯思維的學科,除了必要的記憶外,更重要在于理解,還須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每天“過電影”,理清雙基和通法
在高考沖刺階段,“理性”應當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要全盤考慮,統籌兼顧,有計劃、有目標,“理”、“練”、“記”相結合,切忌盲目蠻干。每天要弄清三個問題:我該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該怎么做?二是在綜合與模擬訓練中,仔細地讀、認真地想、有效地記、理智地做、靈活地用、深刻地悟。三是注重課本,注重考綱,注重基礎回歸。最后一周應當合理安排“過電影”,回歸基礎找感覺。要理清基本概念、原理等知識的細節、內涵、內蘊、變通形式;理清知識網絡與結構體系;理清重點、熱點題型的解題思路、方法、規律、步驟與注意事項等。
吃透評分標準,答題注意踩分點
答題時,應當注意高考答題“踩點得分”原則,將解題策略轉化為得分點,防止“跳步”、“以圖代證”等;要防止一味求“快”,導致“快一點,錯一片”。對于短時間內難以弄懂弄通的內容或綜合程度高、難度大、耗時多的問題則要學會取舍,大膽放棄。確保“會做的題拿滿分,不會的題盡量不得零分”。
建議同學們在臨考前自練近兩年的高考試題(或有標準答案和評分標準的綜合卷),并且自評自改,精心研究評分標準,吃透評分標準,對照自己的習慣,時刻提醒自己,力爭減少無謂的失分,保證會做的不錯不扣,即使不完全會做,也要理解多少做多少,以增加得分機會。
科學安排時間,理性應對難題
高考數學考試中要注意的幾個問題:(1)合理用時,科學排序。由于高考有時間的限定,因而合理用時就顯得很重要,我的建議是客觀題與主觀題各控制在一小時左右,答題先易后難,先同后異,先熟后生,先高后低,立足中下題目,一次成功。(2)掌握竅門,增加得分。每位學生都應樹立必勝信心,能寫則寫,能得分就決不放棄,要知道高考是分段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