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學復習備考技巧
1、把知識的復習與思想方法的培養同時納入教學目的原則。
各章應有明確的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目標,教案中要精心設計思想方法的教學過程。
2、寓思想方法的教學于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之中、于教學問題的解決之中的原則。
知識是思想方法的載體,數學問題是在數學思想的指導下,運用知識、方法"加工"的對象。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離開具體的數學活動的思想方法的教學是不可能的。
3、適當章節的強化訓練與貫通復課全程的反復運用相結合的原則。
數學思想方法與數學知識的共存性、數學思想對數學活動的指導作用、被認知的思想方法只有在反復的運用中才能被真正掌握這一教學規律,都決定了成功的思想方法和教學只能是有意識的貫通復課全程的教學。特別是有廣泛應用性的數學思想的教學更是如此。如數形結合的思想,在數學的幾乎全部的知識中,處處以數學對象的直觀表象及深刻精確的數量表達這兩方面給人以啟迪,為問題的解決提供簡捷明快的途徑。它的運用,往往展現出“柳暗花明又一村”般的數形和諧完美結合的境地。
高三備考數學需要注意什么
1、確定目標適當放棄。高三學生時間緊,任務重。學生要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適當的放棄一部分較難的或者目前根本無法實現的內容,把學習精力和重心放在高考必考以及可以突破的這些題目上,對于較難的題目或者無法實現的內容盡量不要花大量時間,當然也不是完全放棄,可以學習一些技巧,掌握一些結論適當的爭取一些分數。
2、擺正心態。高三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都很重要,這個時間可能會出現焦慮,尤其是一些平時數學就不是很優秀的學生,可能會比較在意自己的成績,這就導致心態出現問題,可能會用各種不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個時候,學生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態,相信自己的所有努力會得到回報。
高考數學如何備考
1、要有記錄本。這個本子和筆記本還是有點區別,這個本子主要是隨時記錄,包括課堂記錄,課下刷題遇到的好題和解法,還有和同學們交流時學到的好方法,等等。它的目的就是及時的記錄有用的東西,幫助我們建立知識體系,這對高考數學的復習很有幫助。
2、補足短板。高考數學并不會很困難。高考試卷上的題目在難易上是有分層的,我們首先要保證自己在簡單的題目上能夠得到分數。其次,我們要采取題海戰術,專門針對那些自己并不擅長比較薄弱的題目,和自己做錯的題目,在做這種題目時,我們一定要把它和書本上的具體知識點相關聯。看看自己是書本上的哪一個知識點沒有掌握清楚,然后有針對性的多做訓練,補足自己的短板。
3、每天研究一道真題。這里說的是“研究”,并非任務式地做完題目即可。所謂的研究,指的是要領會高考數學命題人的意圖,要搞清楚題干設問的技巧,即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達到這個效果,自然是要花費點時間的,所以每天不需要做很多,一道題就好,貴在效果。
高考數學怎樣提升
1、要想提高高考數學成績就要多做題。數學就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數學需要接觸最多的就是計算,所以大家每學習一個公式都要通過大量的習題去鞏固,直到把公式及推導公式都學會為止。
數學第一遍學習都是一些淺顯的知識,綜合復習時會把所學的公式融合在一起考查,所以大家復習是不要僅僅針對一個知識點去復習,要眼界開闊,融會貫通。
2、學習數學要有越挫越勇的精神。在提升高考數學成績的過程中,暫時看不到進步是很正常的事情。這個時候一定不要泄氣,要相信在高考之前,你只要努力就不會晚。對于試卷中出現的問題要科學分析,也可以找老師或同學幫自己分析,快速解決,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喪失信心的沒狀態中”。
高考數學必背考點
一、正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R為三角形外接圓的半徑
余弦定理:a2=b2+c2-2bcxcosA
二、兩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三、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四、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五、和差化積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