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生物復習要進行的對話
2.自我檢測
對于某一部分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學生是心中有數的。同時,通過課本后的思考題目也可以進行自測。有的同學會說,這些題目高二的時候已經做過了,現在還有必要再做一遍嗎?其實復習本身就是一個不斷重復不斷加強的過程。當然,作為高三復習,僅僅依靠課后的題目肯定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一定的習題來鞏固。一般建議大家在老師的推薦下選擇合適的復習資料,題海戰術要不得。
3.知識結構化
在復習過程零散的知識串起來,形成網絡。最初的學習階段,我們是循序漸進,逐步掌握分散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之間是相互關聯、相互結合的。當我們全部掌握之后,就需要回過頭來將這些散的知識梳理成體系,使知識全部立體、清晰地在自己的腦中形成一幅組織結構圖。
與題目對話
與題目對話,就是要求有效利用題目,達到訓練的效果。只是把書本上的內容背得滾瓜爛熟,作用并不大。考試解題是一種技能,技能是必須通過訓練來提高的。就像溜冰、游泳,如果記住要領不練習,就會溜冰了?游泳了?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技能的提高唯有依靠不斷的訓練,在訓練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但不是盲目進行,越多越好。首先要選好的題目,科學的題目,而不是一味攻克難題。建議大家可以做一些近年的高考題,這些題目本身就是考試題目,很有代表性。
做題過程中,也要對題目勤加反思。做完一道題不能滿足于題目的答案,應該多想一想能否改變題目的條件,該怎樣解答?解題的方法是不是只有唯一的一種?可不可以另辟蹊徑,嘗試新的解題思路。這樣,做一道題,你所收獲的就不僅僅是這道題本身。
與老師和同學對話
老師和同學都是資源,如何利用?
首先,復習過程中,盡量做到與老師同步,老師對高考的把握肯定強于學生,接受老師的建議、方法、思路對于提高復習的效率是很有幫助的。其次,還應該盡量走在老師的前面,做好課前預習。了解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上課時重點關注。在重點問題上高度關注,已經掌握的就可以相對放松。一堂課中自始至終都是高度緊張,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了解自己的情況,做到張弛有度,才是真正的提高課堂效率。一次提高課堂的效率。另外,老師不可能一一照顧到每個學生,所以學生要有主動性,多跟老師交流,每位老師都十分樂意幫助同學。
有時候與同學交流的效果甚至會比請教老師要好。那是因為同學間的的思維比較接近,而且周圍的同學更多,大家群策群力,共同進步。
與自己對話
簡單的說,就是學會自我觀察,自我反思。簡單舉幾個例子,比如心理狀態是否已經調節好,高三一年中很辛苦的,但也是非常有收獲的。我們能否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迎接高考,進行復習,是非常重要的。再比如要經常反思自己的學習方式,比如上課時記筆記,記好了之后,留出來空白。有不理解的地方,或者有新的理解的時候,都應該在空白處標記出來。而且建議大家準備一個錯題本,做錯的題目實際上是寶貴的資源,能夠提醒你在以后的復習中避免,那么現在的錯誤就是非常有價值的。可以把平時的題目都進行分析,可以有效客服復習中存在的問題。
高考本身就是一門綜合的藝術,需要大家在復習過程中不斷領悟。以上幾點,不僅僅適用于生物,希望可以對同學們其他科目的復習也有一個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