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作文備考 高三語文復習策略(2)
5.圖畫類
例:2016年全國一卷作文題
審題方法:以果溯因法
先將圖畫轉化成文字表述:兩個小朋友考試,第一次:考100分的受到獎勵,不及格的被批評。第二次:之前第一名的退步了被批評,之前沒及格的進步了被表揚。
結果:兩次考試兩個人受到的評價不同
原因:成績有變化(滿分、不及格、退步、進步)
這幅漫畫還考察考生的對比思辨能力,需要進行橫向與縱向的全面對比分析,而不能僅是橫向或是縱向的割裂分析。
全面思考后可以圍繞“教育”的話題寫作:教育方式的選擇;家庭教育的影響等等。
文體上可以選擇評論文,談教育上懲罰與獎賞的利弊等,
(三)寫作結構訓練
依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09年12月出版的粵教版選修教材《論述文閱讀》中把論述文定義為評析事物、論說道理、發表見解的文章。從閱讀寫作教學的角度,論述文說理的方法有五種:闡述、感想、分析、論證、評價。根據這些方法把論述文分為證論文、評論文、感論文三大類。
證論文:以闡述、論證為主要方法,正面論說見解。證論文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議論文。
評論文:以分析、評論為主要方法對特定對象進行評析的文章。評論文作者對評論對象表達自己的看法,就事論理,以理論事。評論文就是運用理論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論述文,時事評論、體育評論、文化評論、音樂評論、影視評論都屬于評論文。(任務驅動型的材料作文最適合用評論文寫作)
感論文:以感想、論證為主要方法,發表個人見解的論述文,此類論述文往往緣事而發,有感而論,綜合散文筆法,有較強的感情色彩和文學色彩,常見的有:雜文(雜感)、隨筆(生活隨筆、閱讀隨筆等)、漫筆等等。
論述文的寫作思路一般都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這種思路下,針對新材料作文,可以著重訓練學生寫好“述析議聯結”五個成章法,根據材料類型的不同,重點寫作不同的部分,則可以起到以不變應萬變的效果。
述 :即述材料,“述”的內容可包括事情的經過、結果、人們的反應、我的感受等,時評需要把所評之“事”交代出來。這“事”是引發評論的緣由,稱之為“由頭”。可以根據文章的需要概括式的述(概述),可以是摘引式的述(引述),可以再現(場面、細節)式的述(描述)、可以是夾敘夾議(綜述)。總之,可根據所給材料的特點和自己寫作的習慣來處理材料,述時要抓住關鍵,選準切入點,簡明扼要。可適度描述事件主體,但切忌花大篇幅來再現、回放,不要喧賓奪主。“述”要特別講究,因為寫好述,就是寫好文章的開頭。
析: 分析評價材料,從事件或現象中提取、歸納出論述的觀點,可以發掘材料的意義價值,可以緊扣材料、觀點從現象到本質做深入分析。“析”是評論文的主體,析的方式方法是重點,析是評論文最見功力的地方。要學會分析,要清楚分析的內容,要掌握常用的分析方法,分析的內容主要是事件現象的原因(根源)、本質(特點)、作用意義(價值)、影響(危害)等,而運用得最多的分析方法有:多角度分析法、以小見大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比較分析法(類比、對比)、假設分析法、舉例分析法、引用分析法,意義分析法、辯證分析法等等。
議:即對形成的觀點,通過擺事實、講道理進行論證。這是證論文的主體,通過闡釋與論證來證明觀點。
常見的闡釋方法有單例概述法與多例聯合法,無論是單例還是多例,都要求言簡意賅,指明要點。常見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假設論證、因果論證等等。
聯:聯就是引申出去,聯系實際說道理。是從材料內部出發看到出題導向或者社會問題的部分,聯系社會、聯系自我,用“聯”將文章適度展開,在“聯”中拓展文章的寬度,提升文章的高度,增強文章的深度,這“三度”恰恰是文章見高低的地方。也是“五步成章法”中真正體現考生作文思維層次的部分。這是感論文的主體。
結:可以總結全文,提出倡議,升華主題,抒情明志,表達愿望訴求,展望未來。結的形式盡管多種多樣,但不要忘記回應材料。
以上各個環節的要求不是絕對的,可以述析結合,可以析議結合,可以議聯結合,根據需要靈活處理。
評論文,在五個環節中,可以把“析”作為文章的主體,適當的“議“和”聯”;證論文則可以把“議”作為寫作主體,適當“析”與“聯”;感論文則重點寫“聯”的部分,穿插“析”與“議”。“述”“析”“議”“聯”“結”是材料作文的五個環節,也可以說是五種基本能力,在高一高二的作文訓練中可分專題精心打磨。
初學論述文寫作,一定要高度重視結構訓練,結構是思維的外現,思維清晰,文章結構清晰,思維混亂則結構混亂,作文必須借助結構訓練來提升思維的品質(系統性、條理性、深刻性、創新性)。
高三語文復習計劃
新學期已近開始,高三學子的壓力與日俱增,查字典范文大全特意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高考復習計劃范文的相關材料,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幫助。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是高中階段的最后一個學期,主要教學內容為在完成第一輪復習之后重點進行第二輪復習。繼續進行高考內容的全面復習與重點把握。在本階段復習中,以高考語文大綱和高考考試要求為依據,切實做好復習、補漏、重點強化工作,優化組合各方面信息,以講帶練,力求為高考作好全面系統地、充分的準備,爭取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二、復習理念
厚實積累,拓寬視野,發展智能,提高素養。
積淀文化,修煉文氣,蓄養文才,提升文品。
三、學生情況分析
經過第一輪復習,絕大部分同學對于語文基礎知識的把握和高考考試題型的解答有了進一步提高,但是總體來看還存在很多問題,在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語言運用、寫作等環節中還凸現出不足。因此需要不斷研究探索和創新和不斷的總結歸納,使學生的語文總體得到提升。
四、具體措施
(一)重點強化。
對于高考來講,第二輪專題復習尤為重要。每一專題中應認真細致地總結出重點的常考的知識點,使之系統化、整體化,然后反復地記憶訓練。
(二)平時狠抓復習效果。
在復習當中,應特別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把握和復習效果。要求學生對每一堂課、每次練習、每次考試當中涉及到的重要知識點、沒掌握到位的知識點進行記錄、歸納、整理。對于這些積累的重要內容,老師應定期檢查其掌握情況,督促其反復復習、強化,從而使其語文能力不斷提高。
(三)增加文化積累,豐富文化底蘊,豐富心靈世界。
語文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考語文,也是考文化。學語文,要十分重視吸納前人創造的精神財富,來豐富自己。應此在緊張的訓練過程中,還應抽出時間進行閱讀充電,教師應督促學生在課余時間培養閱讀興趣,加大閱讀量,拓展知識面,從而使其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學校、老師對其進行幫助引導,幫學生選擇介紹一些好的書籍和優秀的文章(文言文、現代文并重)。
(四)加強閱讀訓練、寫作訓練。
加強閱讀訓練。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現代文閱讀技巧,使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分析。
加強作文的訓練。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并收集整理一些寫作素材,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每兩周寫一篇作文并及時講評。
(五)發揚互相幫助、分工協作的合作精神
高三教學任務繁重,要做好各項教學工作,有效地完成高三的教學任務,光靠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我們還要繼續發揚互相幫助,分工協作的合作精神。
每個知識點的備課,各種考試、練習的出題,我們要求都要有專門老師負責抓好;每次考試要認真做好出題、糾錯工作,選擇的題目要有前瞻性,注意最新的題型變化;給學生訓練的題目,老師必須先做一遍,杜絕錯題、無答案題和偏題、過難題;我們還要重視教學經驗的交流,在網上、雜志和其他高考復習用書上找到的有益的資料要拿出來共享、選用。
五.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
本學期的主要教學內容為完成第一輪復習當中的現代文的復習,然后重點進行第二輪復習。主要為基礎知識方面的全面復習和專題訓練,同時定期進行模擬檢測與適應訓練。在復習內容當中,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寫作等方面內容有一定難度,應特別重視。
(一)語文知識和語言表達
語言知識的備考有兩點很關鍵——積累和留心。在平時要多留心一些易混易錯詞語的讀音、字形,把它們積累下來。一要常備工具書,隨時查閱;二要準備積累本,將常見易錯字、近義詞、熟語有計劃地抄寫下來;三要準備錯題本,將每次考試中自己做錯的相關試題整理出來,時常翻閱,加強記憶,避免重復錯誤。
高考語言表達考查的題型比較靈活,需要考生有較強的駕馭語言的能力。首先要分析近兩年各地高考語言運用的考查形式,從理性角度吃透各種題型的要求和應該注意的問題,并特別注意新題型的導向作用。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對各種類型的語言表達題進行全面訓練。
(二)古詩文閱讀
1、文言文閱讀
高考文言文閱讀考查內容緊扣《考試大綱》,主要檢測通過課內的學習把知識遷移到閱讀課外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閱讀試題與課本結合緊密,因此,必須扎扎實實地學好課本。文言文翻譯要注重落實,尤其是關鍵詞語要落實。在文言文復習中,必須以文言文翻譯為重點。
文言實詞的復習要重視推斷訓練,堅持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學會推斷詞義、語境分析、結構分析、猜讀、形訓等技巧;評講時,不僅要講清楚“是什么意思”,更要給學生示范“怎樣推斷實詞詞義”。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和意義重在落實,從詞性入手,先用法后意義。要對15個虛詞進行系統整理,從課文例句入手,逐一講解,然后歸納總結,最后選擇典型語段集中訓練。
2、古代詩歌鑒賞
訓練的兩項基本要求:一要立足課內,鞏固知識,學會遷移;二要理解作品,解讀內蘊,確切表達。復習的三個基本方法:一是“讀”,即讀典型精要的鑒賞短文;二是“寫”,即寫簡短而完整的鑒賞文字;三是“練”,即選擇適量的符合考綱要求的練習題進行訓練。
(三)重要作家作品的識記及名句名篇的默寫
目前,暫按省考試院《20XX年高考大綱說明》中規定的篇目進行復習。要求背誦的詩文,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背誦。對有些“名句名篇”,不僅要熟練背誦,而且要能準確地默寫出來。另外,對在中外文學史上有較大影響的作家、作品,要加強識記。
(四)現代文閱讀
現代文閱讀尤其是文學作品閱讀,學生總感到無從下手,得分較低;而復習起來也往往是事倍功半。復習中要加強對學生現代文閱讀技巧的指導,使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分析。
以下幾點是答好現代文閱讀試題的必要前提:①明確文體特征,整體把握主旨;②掌握各種手法,構建知識體系;③指導答題技巧,總結答題模式;④分析題干內涵,明確問題指向。
(五)作文
總體要求:回歸寫作的本質,引導學生積極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分析和判斷生活,用獨特而充滿個性的文字來表現生活。
要引導學生拓寬視野,關注社會,關注人生,了解時代脈搏,注重觀察生活、感悟生活、表達生活、評價生活,提高思想認識水平。此外,要多讀書報時文,占有鮮活材料。只有生活儲備豐富,知識儲備充足,才能寫出動人的文章,才有了創新的基礎。
總體原則:由整體推進到專題突破,重積累,重感悟,練思維,練規范,促升格,促個性。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一要注重文體的規范性,訓練學生寫規范的記敘文、議論文等;二要注重審題立意的準確性和深刻性,無論是“話題”還是“材料”,審讀材料都是最初的關鍵一步。在教學和復習中,要切實提高學生審讀材料的能力。審讀能力以思維能力為基礎,因此,培養思維能力乃是關鍵中的關鍵。第三,要注重講評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每次訓練之后,都要將高分作文打印出來,并注上詳細的評析,采用適當的方式進行展示;還要對中等作文進行提升訓練,讓學生真正明確“好作文”的標準到底是什么。
質量要以數量為基礎,作文訓練必須達到相當的數量。
看過“高三語文復習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