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科如何學習 高中文科學習要訣(2)
高中生文綜答題技巧
第一部分 選擇題答題技巧
(一)明確題干要求,分析答題條件
1、明確題干要求。
理解題干的關鍵指導語言。如“最多的是”、“最合適的是”、“最主要的是”“正確的是”、“不正確的是(錯誤的是)”等等。
2、分析解題條件。
全面分析題干內容,充分挖掘題目提供的條件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3、分析選項本身敘述的正確性。
對選項敘述的正確性判斷是做好選擇題的核心任務。
選項敘述錯誤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誤為因果,如“在副高控制下,長江中下游多雨”。
表述絕對化,如“迎風坡降水一定多于背風坡”。
前后矛盾,如“衛星在大氣層中高速運轉能較好地散熱”。
概念混淆、如“海嶺海溝等構造帶將地殼分為六大板塊”。
表述錯誤或不完整,如“赤道地區盛行下沉氣流”、“太陽系是由行星、小行星、流星體、彗星、行星際物質組成的天體系統”。
以偏概全,以點代面,舉例不當,如“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出現在夏秋季節”。
(二)方法科學得當
1、直選法(再現法)
根據題干要求,通過對各個選項進行分析,可以直接判斷出正確答案。這種方法就叫直選法。一般來說,這種解題方法比較適合于那些難度較小的試題(題干與選項之間的知識轉換環節較少),可以通過認真閱讀題干,明確其考查內容的知識類別、時空范圍和數量特征等,運用已有的地理知識和認識水平,直接選出答案,從而節省解題時間。
2、排除法
排除法是考試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解題方法。對于組合排序型或比較復雜的選擇題,因羅列地理事物和現象較多,一時較難作出正確選擇,可以把一個一個的選項與題干條件逐一對照,首先將錯誤的選項逐一排除掉,縮小判斷范圍。然后根據題干的其他條件,在縮小的范圍內再逐漸淘汰排除,最后剩下的就是正確答案,但也要做最后的復查。
3、圖解法
對于地理學科中的無圖考圖題,利用圖解法是最好的解題方法。圖解法能將一些解題過程中的思考過程用簡單的圖示顯示出來,不僅能幫助我們在答題時理清思路,還能避免因單
靠大腦想象造成的過失性丟分。尤其在解答地理時空分布、運動規律等方面的試題,能大大提高答題的速度和正確率。
4、計算法
如區時、地方時和晝夜長短的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角、太陽能熱水器的擺放角度和樓間距的計算,比例尺和實際距離的計算,以及氣溫隨海拔高度的變化、等值線圖中相對高度和氣溫差的計算等。但地理計算并不是考數學,重在方法,許多數據和命題角度都是特殊情況,計算過程并不復雜。
5、推理分析法
推理分析法是解答地理試題時采用比較多的一種方法。比較適合于地理推理型選擇題和坐標統計圖型等綜合性較強的選擇題的解答。運用推理分析法時需要依據相關的地理原理和規律,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分析、推理、比較,最后得出正確答案。
6、定位法
定位法主要適合于解答區域地圖類選擇題。解答時需要首先對圖示區域進行準確的空間定位,然后結合該區域的地理特征進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答案。
第二部分 綜合體答題技巧
(一)明確答題方向
1、特征描述
當考生進人高考答題狀態對地理事物特征進行描述時,首先要明確各地理事物的特征各包括哪些方面,即從哪些方向進行描述說明,例如:
2、成因問題
例如:地理災害的綜合成因分析,多從“天、地、人”三角度綜合采點分析。
例:說明淮河夏季洪澇多發的原因?
①天(氣候因素)——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地(地形地貌因素)——扇形水系,匯水快;下游地勢低平,又曾為黃河的洪泛區,河床高懸。
③人(社會因素)——不合理地利用資源,破壞植被引起水土流失,河床變淺;圍湖圍灘造田降低了河湖的調蓄能力。
(二)學會審題
審題過程及內容:①審材料;②審設問;③審題分。
1、定范圍——確定考“政、歷、地”三門中的哪一門。
2、定方向——確定考“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三問的哪一問。
3、定中心——確定試題要求考什么。
4、定性質——從分數分配上確定考題是簡答題,還是簡述題或論述題。
5、定方法——確定答題方法是歸納法還是演繹法。
(三)表達準確
文科類主觀題一般是滲透思想觀點的完整短文,答題時,要有概括有說明。用地理語言回答問題,言之有據,無廢話、不離題;在語言使用上,要用直觀、明確、精煉、科學化的語言,用詞用句可多借用教材。
(四)答題規范
“簡明扼要、條理分明、切中要點”是文綜規范答題的宗旨。有條理,分點答題,形成“知識鏈”,做問答題首先要了解答題的步驟,問什么就回答什么,問幾個問題就分幾節寫。可根據題目的給分來組織答案,一般一個要點是2分或3分。這樣如果是8分的題至少就得答出四個要點。答題一定要規范化、序號化、段落化,字跡工整,反映思維的邏輯性。卷面整潔,從形式上達到卷面的完美,因為清晰的卷面能贏得閱卷者好感,一也許會給你帶來意外的收獲。
(五)答題步驟
1、讀懂題意:考生首先必須能夠讀懂題意,找出關鍵詞,把握試題的中心含義,以及試題作答要求、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看清圖示: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很大一部分是與圖相關的。因此,學生應該對各類地理圖像、圖表的特點和作用認真掌握。在答題時認真看清圖像、圖表中所表現的內容,準確、全面而有效地從圖示材料中提取顯性的和隱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將圖像、圖表資料與文字資料有機結合起來,加以靈活運用。
3、注意聯系:各種地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因此,在答題時應注意地理事物和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同時還要關注跨學科之間的聯系,以及與生活實際的聯系等。
4、準確表述:對試題進行邏輯分析后。要進行答案的構思,并能夠用準確的語言將答案表述清楚,這也是考試中的重要環節。
看過“高中文科學習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