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課“聽懂”到考試“做對”(2)
時間:
未知2
高考經驗
(二)弱科緊張現象: 談數學色變,談“xx學科”色變,已經是歷屆考生中都大量存在的心理陰影,時間久了、次數頻了,學生都麻木了,不愿學習某科,放棄攻克該學科,把時間轉移到自己喜歡的學科,甚至有的學生還“自知我笨”、我沒有學習好數學的天賦等等。
特別是在學生心目中“數學是最難的學科”這一“定律”,這可能也是老師們、或學長們一屆一屆傳達的一種“潛規則”吧。 甚至有的學生向老師反映從小就怕數學,好嗎,這個“鬼影”跟隨了多少年了,那在考場上還不“見鬼”才怪,本來很簡單的問題,一時恐懼、膽怯,還不停的自我心理暗示:“這是高考題呀,肯定沒那么簡單,一定有陷阱”!嘿,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然后勇士一樣跳了下去,結果你也早猜到了——慘敗。
【解決方法】
1、平時做題量的問題,數學注重方法和邏輯思維;
2、做小題的時候注意題干,一般不會讓你花很多時間讓你去計算,小題講究:準確、快速、舉一反三;
3、調整自己的作習安排, 心態的調整;
4、不會的一定要問問教師,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5、平時你做的出來,為什么考試的時候做不出來?多從自己身上先找毛病,知己知彼;
6、學會舍得,“舍”而后“得”,對自己確實沒有把握的問題可以大膽放棄,舍此一題得其時間,攻占高地,也會勝利。
總之,解決聽懂不會的關鍵是:主動思考,從題目出發,已知是起點、所求是終點,條件是路標,只要駕駛技術好,就一定安全到達目的地!解決會兒不對的問題,只有調整好心態,要有迎難而上、不畏艱險的勇氣和不勝考場絕不退場的決心,更要科學備考,將飲食、作息時間、復習計劃、每日鍛煉等科學地規劃一下,相信緊張一定會消除,你就一定有“對而不會、會而全對”的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