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練習題及答案(2)
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練習題參考答案
1.A
試題分析:苯、正己烷、甲苯的密度均小于水的。一氯甲烷、丁烯是氣體,答案選A。
考點:考查常見有機物物理性質的判斷
點評:該題是基礎性試題的考查,側重對基礎知識的鞏固與訓練。該題的關鍵是記住有機物物理性質,難度不大,不難得分。
2.BC
B、蘇合香醇
C、它們均不能發生縮合反應。
3.B
試題分析:由2氯丙烷丙二醇
考點:考查物質轉化的反應類型的判斷的知識。
4.D
試題分析:含有β—H的醇、鹵代烴能發生消去反應,生成不飽和有機物。C2H5OH發生消去生成乙烯;(CH3)2CHCl發生消去生成丙烯;(CH3)3CCl發生消去生成;(CH3)3CCH2Cl不含β—H,不能發生消去反應,故選D。
考點:本題考查消去反應。
5.C
試題分析:由題給信息,有機物能發生銀鏡反應,確定含有醛基,當與氫氣加成時,-CHO→-CH2OH,C項正確。
考點:物質的結構與性質、同分異構體。
試題分析:A、根據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并結合鍵線式的結構特點可知,香芹酮的化學式為C10H14O,A不正確;B、Cyrneine A分子含有碳碳雙鍵、醛基以及羥基,且與羥基相連的碳原子的鄰位碳原子上含有氫原子,所以A可以發生加成反應、氧化反應、消去反應,B不正確;C、香芹酮和Cyrneine A分子中均含有碳碳雙鍵,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正確;D、與香芹酮互為同分異構體,分子中有4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的酚類化合物,說明分子中含有酚羥基。如果苯環上只有2個取代基,則另一個取代基是丁基。要滿足分子中有4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則該取代基應該是-C(CH3)3,且與酚羥基是對位的;如果含有3個取代基,則另外2個取代基是乙基,與酚羥基的位置是鄰位或間位;如果是3個甲基與1個酚羥基,則不能滿足分子中有4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所以可能的結構簡式有3種,D不正確,答案選C。
考點:考查有機物結構、性質、有機反應類型以及同分異構體判斷
7.D
由醇和鈉的反應可得關系式2—OHH2,產生相同體積的H2需要相同物質的量的羥基,設都生成3 mol H2,則需要6 mol羥基,則需要一元醇6 mol,二元醇3 mol,三元醇2 mol,所以選D。
8.D
乙醛應該是和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才能產生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淀,D不正確,其余都是錯誤的,答案選D。
試題分析:有機物的結構中含有醛基,所以能夠發生氧化反應,正確;含有甲基、Cl等,能夠發生取代反應,正確;含有碳碳雙鍵,所以能夠發生加成反應,正確;在Cl原子連接的C原子的鄰位C原子上有H原子,所以能夠發生消去反應,正確;含有碳碳雙鍵和醛基,因此能夠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即還原反應,正確;在該物質的分子中無羧基和羥基,因此不能發生酯化反應,錯誤;在分子中含有Cl原子,因此可以發生水解反應,正確;含有碳碳雙鍵,因此可以發生加聚反應,正確。故該有機物不可能發生的化學反應是酯化反應,選項是C。
10.B
試題分析:該反應RCHO+NaHSO3RCH(OH)SO3Na是可逆反應,要生成醛,只要使平衡左移動即可,因此當加入NaOH,NaHSO3和其發生了反應,平衡左移。酸性KMnO4溶液氧化性太強會把苯甲醛氧化為苯甲酸。AC平衡都不移動,選B。
考點:本題考查根據平衡移動原理和實驗過程對物質的推斷。
試題分析:分子式為C5H10O,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
考點:醇的性質,醛的性質。
12.C
油脂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A錯誤;B.前者為取代反應,后者為加成反應,錯誤;C正確;D.前者含醇羥基,后者含羧基,錯誤。
13.D
15.C
根據結構簡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的基團是2個溴原子、2個苯環、2個氨基、1個碳碳雙鍵和2個羰基。所以和氫氣加成需要9mol氫氣,C不正確。因為分子中的溴原子不能電離出來,所以和硝酸銀是不反應的,D是正確的。根據結構簡式可判斷,AB都是正確的。答案選C。
試題分析:A.甲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苯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說明苯環對側鏈有影響,A錯誤;B.甲苯和苯都能與濃硝酸、濃硫酸發生取代反應,但產物不同,側鏈對苯環有影響,使苯環變得活潑,更容易發生取代反應,甲苯硝化生成三硝基甲苯,能說明側鏈對苯環有影響,B正確;C.苯酚發生顯色反應與苯環無關,不能說明羥基對苯環有影響,C錯誤;D.苯酚具有酸性,說明苯環對側鏈有影響,D錯誤,答案選B。
考點:考查有機物結構與性質判斷
17.
3CHO;(Ⅲ)①CH3COOH;②產生白色膠狀沉淀,乙酸>碳酸>硅酸;③在兩裝置中加一個盛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瓶,除去CO2中混有的乙酸氣體。
試題分析:(I)鈉的密度比乙醇大,2Na+2CH3CH2OH→2CH3CH2ONa+H2↑,現象是:金屬鈉沉在乙醇的底部,緩慢反應,鈉表面冒氣泡;(Ⅱ)紅熱的銅絲先于氧氣反應:2Cu+O22CuO,然后氧化銅再和乙醇反應:CuO+CH3CH2OHCu+CH3CHO+H2O,乙醛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故產生的有機物是CH3CHO;(Ⅲ)①實驗的目的是酸性強弱的比較,利用酸性強的制取酸性弱的,分液漏斗中盛放乙酸,燒瓶中盛放碳酸鈉或碳酸氫鈉,如果產生氣泡,說明乙酸的酸性強于碳酸;②C中盛放硅酸鈉溶液,燒瓶中產生的氣體通入到試管中,試管中產生白色膠狀沉淀,說明碳酸的酸性硅酸,綜合①②三種酸的酸性:乙酸>碳酸>硅酸;③乙酸易揮發,產生的CO2中混有乙酸蒸氣,對后面的實驗產生干擾,因此改進措施:在兩裝置中加一個盛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瓶,除去CO2中混有的乙酸氣體。
考點:考查乙醇和鈉的反應、乙醇的催化氧化、實驗設計的評價等知識。
19.5.8 3.4
20.(1)氧化反應(1分) 羥基(1分) 對氯甲苯或4—氯甲苯 (1分)
(2)否(1分)如果顛倒則(酚)羥基會被KMnO4/H+氧化 (2分)
(3) (2分)
(4) (2分)
(5)13(2分) (6) (3分)
試題分析:A—I均為芳香族化合物,B能發生銀鏡反應,D的相對分子質量比C大4,E的核磁共振氫譜有3組峰。
(1)A→B的反應類型為,D所含官能團的名稱為,E的名稱為對氯甲苯或4—氯甲苯。
(2)如果顛倒則(酚)羥基會被KMnO4/H+氧化。
(3)B與銀氨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I的結構簡式為。
(5)與Na反應并產生H2芳香族化合物
(6)根據信息以CH3CH2OH為原料制備CH3CH2CH2CH2OH的合成路線流程圖。
考點:考查有機化學基礎模塊的分析與應用
21.(1)酯基、羥基 ,4 , B: G: HCOOCH3
(2) (I)水解(取代) (II)酯化(取代)
(3) 2CH3OH+O2 2HCHO+2H2O;
L為
試題分析:根據題意A為,結構中含有酯基和酚羥基;A的結構中含有四種不同類型的氫原子,故在核磁共振氫譜中有4個峰;A為酯,在堿性條件下水解為B何C,C逐步氧化,故C為CH3OH,B為,CH3OH(C)經過氧化后變為甲醛(E),甲醛經氧化變為甲酸HCOOH(F),F與C發生酯化反應,CH3OH+HCOOHHCOOCH3(G),故(I)為水解反應(II)為酯化反應,CH3OH氧化后變為甲醛,方程式為2CH3OH+O2 2HCHO+2H2O,在酸性條件下,變為,D能使FeCl3溶液顯紫色,更加確定D為,D具有弱酸性,可與碳酸氫鈉反應,方程式為,L是D的同分異構體,L具備條件L能與使FeCl3溶液顯紫色能進行銀鏡反應或為鄰、對位。
考點:有機物的相互轉化及其化學性質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推斷,掌握官能團的性質是關鍵,難度適中,注重綜合能力的考查。
猜你感興趣:
1.高三化學一輪復習計劃
2.高考化學復習模擬練習附答案
3.高考化學如何做好一輪復習
4.高三理綜一輪復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