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_全国高考备考和志愿填报信息平台

必勝高考網 > 高考備考 > 化學備考 >

高考化學能量變化練習題帶答案

時間: 焯杰2 化學備考

  高考化學能量變化選擇題練習

  B.當同一個化學反應以不同的過程完成時,反應的焓變是不同的

  C.如果一個化學方程式通過其他幾個化學方程式相加減而得到,則該反應的焓變為相關化學反應的焓變的代數和

  D.對于一個化學反應,無論經過哪些步驟從反應物變成生成物,反應的焓變是一樣的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蓋斯定律的理解。由于在指定狀態下各物質的焓值是確定且是唯一的,因此無論經過哪些步驟從反應物變成生成物,反應焓變是一樣的,即反應的焓變只與起始和終了狀態有關,而與過程無關。由蓋斯定律知一個化學方程式是由其他幾個方程式相加減得到,則該反應的焓變為幾個化學方程式相加減得到,則該反應的焓變為幾個化學方程式焓變的代數和。

  答案:B

  2.已知1 mol白磷(s)轉化成1 mol紅磷(s),放出18.39 kJ熱量,又知:

  4P(白,s)+5O2(g)===2P2O5(g) ΔH1

  4P(紅,s)+5O2(g)===2P2O5(g) ΔH2

  則ΔH1和ΔH2的關系正確的是(  )

  A.ΔH1=ΔH2       B.ΔH1>ΔH2

  C.ΔH1<ΔH2 D.無法確定

  解析:由題意知P(白,s)===P(紅,s) ΔH=-18.39 kJ/mol,由蓋斯定律知此方程式可由4P(白,s)+5O2(g)===2P2O5(s) ΔH1與4P(紅,s)+5O2(g)===2P2O5(s) ΔH2相減除以4得到,即-18.39 kJ/mol=ΔH1-ΔH24,ΔH1-ΔH2<0,得ΔH1<ΔH2。

  答案:C

  3.科學家發現,不管化學反應是一步完成還是分幾步完成,該反應的熱效應是相同的。已知在25℃,105 Pa時,1 mol石墨和1 mol一氧化碳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時的放熱分別是ΔH=-393.5 kJ/mol和ΔH=-283 kJ/mol,下列說法或方程式正確的是(  )

  A.在相同條件下:2C(石墨,s)+O2(g)===2CO(g) ΔH=-110.5 kJ/mol

  B.1 mol石墨不完全燃燒,生成CO2和CO混合氣體時,放熱504.0 kJ

  C.在相同條件下,C(石墨,s)+CO2(g)===2CO(g) ΔH=+172.5 kJ/mol

  D.已知金剛石不如石墨穩定,則石墨轉變為金剛石需要吸熱

  解析:由題意知,①C(石墨)+O2(g)===CO2(g) ΔH=-393.5 kJ/mol,

  ②2CO(g)+O2(g)===2CO2(g) ΔH=-566.0 kJ/mol。A項,①×2-②得2C(石墨)+O2(g)===2CO(g) ΔH=-221.0 kJ/mol;B項,1 mol石墨不完全燃燒,生成CO2和CO混合氣體時,CO2和CO的相對量的不同,放出的熱量不同;C項,①-②得C(石墨)+CO2(g)===2CO(g) ΔH=+172.5 kJ/mol;D項,由題意知C(石墨)===C(金剛石) ΔH>0,由石墨轉變為金剛石需要吸熱。

  答案:CD

  4.在中和熱的測定實驗中,使用下列用品不是為了減少實驗誤差的是(  )

  A.碎泡沫塑料 B.環形玻璃攪拌棒

  C.底部墊紙條 D.兩個量筒

  解析:A、C兩項的目的是減少熱量的損失。B項目的是使溶液中熱量傳遞均勻,最終準確測定溫度。

  答案:D

  5.“搖搖冰”是一種即用即冷的飲料,飲用時將飲料罐隔離層中的化學物質和水混合后搖動即會制冷,該化學物質是(  )

  A.氯化鈉 B.固體硝酸銨

  C.固體氫氧化鈉 D.生石灰

  解析:氧化鈉溶于水產生的熱效應不明顯;固體硝酸銨溶于水吸收較多熱量,使水溫下降;固體NaOH溶于水放熱;生石灰(CaO)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熱。

  答案:B

  6.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ΔH的絕對值均正確)(  )

  A.C2H5OH(l)+3O2(g)===2CO2(g)+3H2O(g) X k b 1 . c o m

  ΔH=-1 367.0 kJ/mol(燃燒熱)

  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中和熱)

  C.S(s)+O2(g)===SO2(g)  ΔH=-296.8 kJ/mol(反應熱)

  D.2NO2===O2+2NO  ΔH=+116.2 kJ/mol(反應熱)

  解析:選項A,H2O呈氣態時不穩定,不是表示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選項B,中和反應為放熱反應,ΔH<0,ΔH=-57.3 kJ/mol,B錯誤。選項C,S燃燒生成SO2的反應是放熱反應,ΔH<0,同時表明了物質的聚集狀態等,C正確。選項D,未注明物質的聚集狀態,D錯誤。

  答案:C

  7.下列說法或表示法正確的是(  )

  A.氫氣與氧氣反應生成等量的水蒸氣和液態水,前者放出熱量多

  B.需要加熱的反應說明它是吸熱反應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若將含0.5 mol H2SO4的濃硫酸與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熱量大于57.3 kJ

  D.1 mol S完全燃燒放熱297.3 kJ,其熱化學方程式:S+O2===SO2,ΔH=-297.3 kJ/mol

  解析:濃硫酸溶于水時要放出熱量。

  答案:C

  8.已知熱化學方程式:2H2O(l)===2H2(g)+O2(g) ΔH=+571.6 kJ/mol和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當1 g液態水變為氣態水時,其熱量變化是①放出;②吸收;③2.44 kJ;④4.88 kJ;⑤88 kJ中的(  )

  A.②和⑤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②和③

  解析:根據已知的兩個熱化學方程式:

  2H2O(l)===2H2(g)+O2(g) ΔH=+571.6 kJ/mol ①

  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 ②

  (①+②)×12后可得:H2O(l)===H2O(g) ΔH=+44 kJ/mol

  故當1 g液態水變為氣態水時,吸收的熱量:4418=2.44 kJ。

  答案:D

  9.參照反應Br+H2―→HBr+H的能量對反應歷程的示意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B.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C.加入催化劑,該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增大

  D.從圖中可看出,該反應的反應熱與反應途徑有關

  解析:該反應中反應物Br+H2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HBr+H的總能量,故正反應為吸熱反應,A正確;ΔH=117-42 kJ/mol=75 kJ/mol,反應熱只與反應體系的始態與終態有關,與反應途徑、是否使用催化劑無關。

  答案:A

  10.已知熱化學方程式:2H2(g)+O2(g)===2H2O(g) ΔH1=-483 kJ/mol,則對于熱化學方程式:2H2O(l)===2H2(g)+O2(g) ΔH2=b,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熱化學反應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表示分子個數

  B.該反應的ΔH2=-483 kJ/mol

  C.|ΔH2|<|ΔH1|

  D.|ΔH2|>|ΔH1|

  解析:水由氣態轉化為液態要放出熱量,-ΔH2=ΔH1-Q=-483-Q(Q>0),故|ΔH2|>|ΔH1|。

  答案:D

  11.下列燃燒反應的反應熱是燃燒熱的是(  )

  A.H2(g)+12O2(g)===H2O(g) ΔH1

  B.C(s)+O2(g)===CO(g) ΔH2

  C.S(s)+O2(g)===SO2(g) ΔH3

  D.H2S(g)+12O2(g)===S(s)+H2O(l) ΔH4

  解析:本題要嚴格按燃燒熱的概念來分析。在“25℃、101 kPa時,1 mol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熱量叫燃燒熱”。A、B、C、D均滿足“1 mol”的要求,但A生成的H2O是氣態,不是25℃、101 kPa下的穩定產物,B生成的CO可繼續燃燒生成CO2,D生成的S亦可繼續燃燒生成SO2,而SO2則不能再燃燒了,故C是正確的。

  答案:C

  12.下列關于熱化學反應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ΔH=-57.3 kJ/mol,則H2SO4和Ca(OH)2反應的中和熱ΔH=2×(-57.3) kJ/mol

  B.CO(g)的燃燒熱是283.0 kJ/mol,則2CO2(g)===2CO(g)+O2(g)反應的ΔH=2×283.0 kJ/mol

  C.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D.1 mol甲烷燃燒生成氣態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熱量是甲烷的燃燒熱

  解析:選項A中中和熱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強酸與強堿的稀溶液反應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熱量,與酸和堿的元數無關;選項C中加熱是化學反應的條件,與反應為是否放熱和吸熱無關,如:Fe+S=====△ FeS,它屬于放熱反應;選項D中燃燒熱是指1 mol的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熱量,這里的穩定化合物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化合物穩定,如C燃燒可生成CO和CO2,其中CO2比CO穩定,二是化合物的狀態穩定,如氣態的水就不如液態的水穩定。

  答案:B

  13.人類對于能源的利用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代,柴草能源、化石能源、多能源時代。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始社會人類學會利用火,他們以天然氣取暖,吃熟食,從事生產活動

  B.目前我國廣大農村生火做飯使用的都是化石燃料

  C.多能源時代指的是新能源時代,包括有核能、太陽能、氫能

  D.化石燃料的燃燒都帶來了很多大氣污染物

  解析:原始社會人類還不能很好的利用天然氣;目前我國農村的燃料不僅有化石燃料,還有其他類的燃料,如植物秸稈等等;并不是 所有的燃料燃燒時能產生污染,如天然氣燃燒時的產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C

  14.已知Na2SO4•10H2O????放熱吸熱Na2SO4•nH2O+(10-n)H2O,有人將裝有芒硝(Na2SO4•10H2O)的密閉聚乙烯管安裝在房屋的外墻內以達到白天蓄熱使室內保持恒溫,晚上把白天所蓄熱量放出,使室內保持溫暖的目的。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白天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B.白天將化學能轉化為太陽能

  C.晚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D.晚熱能轉化為化學能

  解析:白天蓄熱使室內保持恒溫,為吸熱反應,使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晚上放出熱量使室內保持溫暖,為放熱反應,使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答案:AC

  15.已知熱化學方程式:

  SO2(g)+12O2(g)??SO3(g) ΔH=-98.32 kJ/mol,在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充分反應,最終放出的熱量為(  )

  A.196.64 kJ B.196.64 kJ/mol

  C.<196.64 kJ D.>196.64 kJ

  解析:二氧化硫與氧氣反應為可逆反應,放出熱量比理論計算的反應熱少。

  答案:C

  高考化學能量變化非選擇題練習

  16.(8分)能源可劃分為一級能源和二級能源。自然界中以現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稱為一級能源;需要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間接制取的能源稱為二級能源。氫氣是一種高效無污染的二級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大量存在的水來制取:

  2H2O(l)=====通電2H2(g)+O2(g) ΔH=+517.6 kJ/mol

  試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選填序號)。

  A.電能是二級能源

  B.水力是二級能源

  C.天然氣是一級能源

  D.水煤氣是一級能源

  (2)關于用水制取二級能源H2,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選填序號)。

  A.構成水的氫和氧都是可燃燒的物質,因此可以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況下,使氫氣成為二級能源

  B.設法將太陽光聚焦,產生高溫使水分解產生H2

  C.尋找高效催化劑,使水分解產生H2,同時釋放能量

  D.尋找特殊化學物質,用以開發廉價能源,以分解水制取H2

  (3)2 g氫氣燃燒時約放出熱量286 kJ,而每千克汽油燃燒時約放熱46 000 kJ,氫氣被公認為21世紀替代礦物燃料的理想能源。試簡述氫氣作為能源的三個主要優點: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自然界中沒有現成的電能,要么用火力發電,要么用水力發電,或者用風能等其他形式發電,所以電能是二級能源,A正確;水力可直接提供能源原,應為一級能源,B錯;天然氣燃燒放熱,可直接應用,為一級能源,C正確;水煤氣由煤和水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制得:C+H2O(g)=====高溫 CO+H2所以水煤氣是二級能源,D錯。

  (2)A選項,構成水的氫和氧為化合態,不是游離態,不能燃燒;B選項,太陽能為最廉價的、取之不盡的一級能源,故可設法利用;C選項,水分解只能吸收熱量,不能釋放能量;D選項,尋找特殊化學物質,如催化劑,可降低水分解的條件。

  (3)氫氣可由水分解制得,所以H2來源廣泛,1 gH2燃燒時放熱2862 kJ=143 kJ,而1 g汽油燃燒放熱,僅為46 0001 000 kJ。H2燃燒只生成水,無污染,而汽油燃燒還可能產生CO等有毒氣體。

  答案:(1)AC (2)AC (3)①來源豐富 ②單位質量的H2燃燒時放出熱量大 ③燃燒后不產生污染物

  17.(8分)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放熱反應的觀察裝置。其實驗順序是:

  ①按圖所示將實驗裝置連接好。

  ②在U形管內加入少量紅墨水溶液或品紅。打開T形螺旋夾,使U形管內兩邊的液面處于同一水平面,再夾緊螺旋夾。

  ③在中間的試管里盛1 g氧化鈣,當滴入2 mL左右的蒸餾水后,即可觀察。

  試回答:

  (1)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實驗中必須進行的一步實驗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實驗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中進行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說明CaO和H2O的能量與Ca(OH)2能量之間的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于CaO和H2O的反應為放熱反應,使溫度升高,使大試管內氣體壓強增大,U形管中兩端液體,左管下降,右管上升。

  答案:(1)U形玻璃管里的紅黑水會沿開口端上升

  (2)檢查裝置氣密性

  (3)CaO和水反應放出熱量,使大試管中的空氣膨脹,引起U形管中的紅墨水柱不再相平

  (4)CaO+H2O===Ca(OH)2xkb1.com

  (5)CaO和H2O的能量和大于Ca(OH)2的能量

  18.(8分)已知1 mol CO氣體完全燃燒生成CO2氣體放出283 kJ的熱量;1 mol H2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放出286 kJ熱量;1 mol CH4氣體完全燃燒生成CO2氣體和液態水放出890 kJ熱量。

  (1)寫出CH4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1 mol CH4氣體完全燃燒生成CO2氣體和水蒸氣,放出的熱量__________(填“>”、“<”或“=”)890 kJ。

  (3)若將a mol CH4、CO、H2的混合氣體完全燃燒,生成CO2氣體和液態水時,則放出的熱量(Q)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

  解析:(1)1 mol CH4完全燃燒生成CO2和液態水時放出890 kJ的熱量,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

  (2)由液態水轉化為水蒸氣需要吸收熱量,因此,1 mol CH4完全燃燒生成CO2和H2O(g)時放出的熱量小于890 kJ。

  (3)若a mol氣體全部是CO,則放出283a kJ的熱量。若a mol氣體全部是CH4,則放出890a kJ的熱量。

  因此,混合氣體放出的熱量Q的取值范圍為:283a kJ

  答案:(1)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 (2)< (3)283a kJ

  19.(8分)“西氣東輸”是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工程,這里的“氣”指天然氣,其主要成分為甲烷。

  (1)工業炭與水在高溫下反應制得水煤氣,水煤氣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它們的體積比約為1∶1。已知:

  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2H2(g)+O2(g)===2CO2(g) ΔH=-572 kJ/mol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

  若不考慮水煤氣中其他成分,相同狀況下要獲得相等的熱量,所需甲烷與水煤氣的體積比約為__________,它們燃燒生成的CO2的物質的量之比約為__________。以甲烷代替水煤氣作民用燃氣,其優點之一是__________。

  (2)某化工生產中用甲烷和水蒸氣反應得到CO和H2為主的混合氣,這種混合氣可用于生產甲醇或合成氨,對甲烷而言,有如下兩個主要反應:

  ①CH4(g)+1/2O2(g)===CO(g)+2H2(g) ΔH1=-36 kJ/mol

  ②CH4(g)+H2O(g)===CO(g)+3H2(g) ΔH2=+216 kJ/mol

  由反應①②推出總反應熱為零的總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進料氣中空氣(O2的體積分數為21%)與水蒸氣的體積比為__________。

  解析:(1)1 mol水煤氣即CO和H2各0.5 mol,則知0.5 mol CO放熱141.5 kJ,0.5 mol H2放熱143 kJ,共放熱284.5 kJ,而1 mol CH4放熱890 kJ,即得1∶3(或569∶1 780);根據CO~CO2的關系式,3 mol水煤氣燃燒生成(0.5×3) mol CO2,根據CH4~CO2的關系式,1 mol CH4燃燒生成1 mol CO2,從而得到2∶3(或569∶890)。

  (2)根據蓋斯定律:n1ΔH1+n2ΔH2=ΔH3=0,所以有:

  n1n2=-ΔH2ΔH1=-216 kJ/mol-36 kJ/mol=6

  總反應熱為零的反應方程式為6×①+②,即

  7CH4(g)+3O2(g)+H2O(g)===7CO(g)+15H2(g) ΔH3=0

  從方程式可知:進料氣中V(O2)∶V[H2O(g)]=3∶1,則

  V空氣V水蒸氣=VO2/0.21V[H2Og]=3/0.211=14.3∶1。

  以甲烷代替水煤氣作民用燃氣的優點是:燃燒值高(或用氣量少;經濟實惠;節省投資;減少碳氧化合物排放量;減少燃煤用量;有利于保護環境;提高使用安全性;使煤更多地得以綜合利用)。

  答案:(1)1∶3(或569∶1 780) 2∶3(或569∶890) 燃燒值高 (2)7CH4(g)+3O2(g)+H2O(g)===7CO(g)+15H2(g) ΔH3=0 14.3∶1

  20.(8分)由甲、乙兩人組成的實驗小組,在同樣的實驗條件下,用同樣的實驗儀器和方法步驟進行兩組中和熱測定的實驗,實驗試劑及其用量如下表。

  反應物 起始溫度

  T1/℃ 終了溫度

  T2/℃ 中和熱

  kJ/mol

  ①1.0 mol/L HCl溶液50 mL、1.1 mol/L NaOH溶液50 mL 13.0 ΔH1

  ②1.0 mol/L HCl溶液50 mL、1.1 mol/L NH3•H2O溶液50 mL 13.0 ΔH2

  (1)實驗中堿液過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在實驗之前預計ΔH1=ΔH2,他的根據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在實驗之前預計ΔH1≠ΔH2,他的根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測得的溫度是:①的起始溫度13.0℃、終了溫度19.8℃;②的起始溫度13.0℃、終了溫度19.3℃。設充分反應后溶液的比熱容c=4.18 J/(g•℃),忽略實驗儀器的比熱容,則ΔH1=__________;ΔH2=__________(已知溶液密度均為1 g/cm3)。

  解析:(1)中和熱的測定屬于定量實驗,發生反應的酸和堿必須有一方是過量的。在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構成的化學反應中,欲使某一種物質完全反應,讓其他物質過量是有效措施之一。

  (2)在上表的信息中,除了NaOH和NH3•H2O的堿性強弱程度不同外,其他都相同。

  (3)ΔH=-m•c•(T2-T1)/n(H2O),n(H2O)=0.050 mol。

  答案:(1)保證酸完全反應,減小實驗誤差

  (2)①②中酸與堿的元數、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體積都相同NaOH是強堿,NH3•H2O是弱堿

  (3)-56.9 kJ/mol -52.7 kJ/mol

  21.(9分)寫出溫度為298K時,下列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1)3 mol NO2(g)與1 mol H2O(l)反應生成HNO3(aq)和NO(g),放熱138 k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CO還原1 mol Fe2O3,放熱24.8 k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mol HgO(s)分解為液態汞和氧氣,吸熱90.7 k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NO2(g)+H2O(l)===2HNO3(aq)+NO(g) ΔH=-138 kJ/mol

  (2)3CO(g)+Fe2O3(s)===2Fe(s)+3CO2(g) ΔH=-24.8 kJ/mol

  (3)2HgO(s)===2Hg(l)+O2(g) ΔH=+181.4 kJ/mol

  22.(6分)1 mol氣態鈉離子和1 mol氣態氯離子結合生成1 mol氯化鈉晶體釋放出的熱能為氯化鈉晶體的晶格能。

  (1)下列熱化學方程式中,能直接表示出氯化鈉晶體晶格能的是__________。

  A.Na+(g)+Cl-(g)===NaCl(s) ΔH

  B.Na(s)+12Cl2(g)===NaCl(s) ΔH1

  C.Na(s)===Na(g) ΔH2

  D.Na(g)-e-===Na+(g) ΔH3

  E.12Cl2(g)===Cl(g) ΔH4

  F.Cl(g)+e-===Cl-(g) ΔH5

  (2)寫出ΔH1與ΔH、ΔH2、ΔH3、ΔH4、ΔH5之間的關系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2)ΔH1=ΔH+ΔH2+ΔH3+ΔH4+ΔH5

6605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持式3d激光扫描仪-便携式三维立体扫描仪-北京福禄克斯 | 北京律师事务所_房屋拆迁律师_24小时免费法律咨询_云合专业律师网 | 广州二手电缆线回收,旧电缆回收,广州铜线回收-广东益福电缆线回收公司 | 苏商学院官网 - 江苏地区唯一一家企业家自办的前瞻型、实操型商学院 | 咖啡加盟,咖啡店加盟连锁品牌-卡小逗 | 大数据营销公司_舆情监测软件_上海SEO公司-文军营销官网 | 铸铁平台,大理石平台专业生产厂家_河北-北重机械 | 铝机箱_铝外壳加工_铝外壳厂家_CNC散热器加工-惠州市铂源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超声波焊接机,振动摩擦焊接机,激光塑料焊接机,超声波焊接模具工装-德召尼克(常州)焊接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善跑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_塑胶跑道_人造草坪_运动木地板 | 高楼航空障碍灯厂家哪家好_航空障碍灯厂家_广州北斗星障碍灯有限公司 | 广州网站建设_小程序开发_番禺网站建设_佛山网站建设_粤联网络 | 众品地板网-地板品牌招商_地板装修设计_地板门户的首选网络媒体。 | 纸塑分离机-纸塑分离清洗机设备-压力筛-碎浆机厂家金双联环保 | 破碎机锤头_耐磨锤头_合金锤头-鼎成机械一站式耐磨铸件定制服务 微型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超声波乳化机-超声波分散机|仪-超声波萃取仪-超声波均质机-精浩机械|首页 | 座椅式升降机_无障碍升降平台_残疾人升降平台-南京明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运动木地板_体育木地板_篮球馆木地板_舞台木地板-实木运动地板厂家 | 宁夏档案密集柜,智能密集柜,电动手摇密集柜-盛隆柜业宁夏档案密集柜厂家 | 中药超微粉碎机(中药细胞级微粉碎)-百科| 北京租车公司_汽车/客车/班车/大巴车租赁_商务会议/展会用车/旅游大巴出租_北京桐顺创业租车公司 | 雷冲击高压发生器-水内冷直流高压发生器-串联谐振分压器-武汉特高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体感VRAR全息沉浸式3D投影多媒体展厅展会游戏互动-万展互动 | 动环监控_机房环境监控_DCIM_机房漏水检测-斯特纽 | 精密交叉滚子轴承厂家,转盘轴承,YRT转台轴承-洛阳千协轴承 | 污泥烘干机-低温干化机-工业污泥烘干设备厂家-焦作市真节能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道康宁消泡剂-瓦克-大川进口消泡剂供应商 | 钛合金标准件-钛合金螺丝-钛管件-钛合金棒-钛合金板-钛合金锻件-宝鸡远航钛业有限公司 | 搅拌磨|搅拌球磨机|循环磨|循环球磨机-无锡市少宏粉体科技有限公司 | 天津拓展_天津团建_天津趣味运动会_天津活动策划公司-天津华天拓展培训中心 | 3D全息投影_地面互动投影_360度立体投影_水幕灯光秀 | 广东银虎 蜂窝块状沸石分子筛-吸附脱硫分子筛-萍乡市捷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掺铥光纤放大器-C/L波段光纤放大器-小信号光纤放大器-合肥脉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杭州翻译公司_驾照翻译_专业人工翻译-杭州以琳翻译有限公司官网 组织研磨机-高通量组织研磨仪-实验室多样品组织研磨机-东方天净 | 假肢-假肢价格-假肢厂家-河南假肢-郑州市力康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 | 蜘蛛车-高空作业平台-升降机-高空作业车租赁-臂式伸缩臂叉装车-登高车出租厂家 - 普雷斯特机械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 希望影视-高清影视vip热播电影电视剧免费在线抢先看 | 蔡司三坐标-影像测量机-3D扫描仪-蔡司显微镜-扫描电镜-工业CT-ZEISS授权代理商三本工业测量 | 【甲方装饰】合肥工装公司-合肥装修设计公司,专业从事安徽办公室、店面、售楼部、餐饮店、厂房装修设计服务 | 槽钢冲孔机,槽钢三面冲,带钢冲孔机-山东兴田阳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路商机网-品牌招商加盟优选平台-加盟店排行榜平台 | 扒渣机厂家_扒渣机价格_矿用扒渣机_铣挖机_撬毛台车_襄阳永力通扒渣机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