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強化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1.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液體而且密度大于水的是
①苯硝基苯溴苯溴乙烷正己烷四氯化碳CH3Cl⑧丁烯甲苯
A.B. C. D.
2.以下4種物質是常用香精的主要成分,下列說法的是( )
A. 上述物質中只有一種成分含有1個手性碳原子
B. 鑒別百里香酚和蘇合香醇可和溴水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C. 蘇合香醇和人造橙花油均能發生加成、消去、氧化和縮聚反應
D. 與枯茗醛互為同分異構體且苯環上只有一種氫的酚類單環物質有2種
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時,需要經過的反應是
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水解
C.取代→消去→加成 D.消去→加成→消去
4.在一定條件下,下列物質不能發生消去反應的是
A.C2H5OH B.(CH3)2CHCl C.(CH3)3CCl D.(CH3)3CCH2Cl
5.某有機物的化學式為C5H10O,能發生銀鏡反應和加成反應。若將它與H2加成,所得產物結構簡式可能是
A.(CH3)3COH B.(CH3CH2)2 CHOH
C.CH3(CH2)3CH2OH D.CH3CH2C(CH3)2OH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香芹酮化學式為C9H12O
B.Cyrneine A可以發生加成反應、氧化反應,但不能發生消去反應
C.香芹酮和Cyrneine A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與香芹酮互為同分異構體,分子中有4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的酚類化合物共有4種
7.A、B、C三種醇同足量的金屬鈉完全反應,相同條件下產生相同體積的氫氣,消耗這三種醇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6∶2,則三種醇分子里的羥基數之比為( )。
A.3∶2∶1 B.2∶6∶2
C.3∶1∶2 D.2∶1∶3
8.下列關于乙醛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乙醛的官能團是—CHO
B.乙醛與H2發生還原反應,生成乙醇
C.銀鏡反應說明乙醛有還原性
D.乙醛中加入Cu(OH)2粉末并加熱可看到紅色沉淀生成
CH3CHClCH=CH-CHO,下列各項中,該有機物不可能發生的化學反應是( )
?、傺趸磻?取代反應 加成反應 消去反應 還原反應
酯化反應 水解反應 聚合反應
A. B. C. D.
10.已知,醛會發生反應:RCHO+NaHSO3RCH(OH)SO3Na;氯苯、苯甲醛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將氯苯與苯甲醛的液態混合物分離的方法是:加NaHSO3溶液、分液,得氯苯,再加A物質、分液,得苯甲醛。則A物質可以是
A.乙醇 B.NaOH C.NaCl D.酸性KMnO4溶液
分子式為C5H10O,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可能的結構有
A.3種 B.4種 C.5種 D.6種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應與乙烯和Br2的反應屬于同一類型的反應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為C6H12O6,兩者互為同分異構體
D.乙醇、乙酸均能與Na反應放出H2,兩者分子中官能團相同
14.某些牙膏中含有的消毒劑三氯生遇含氯自來水能生成三氯甲烷,哥羅芳能導致肝病甚至癌癥,已知三氯生的結構簡式如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三氯生的分子式為:C12H6Cl3O2
B.
C.三氯生能與NaOH溶液反應
D.三氯生
15.泰雅紫是一種貴重染料,其結構如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泰雅紫分子的分子式是C16H8N2Br2O2
B.泰雅紫屬于芳香族化合物
C.1 mol泰雅紫最多可與8 mol H2加成
D.檢驗泰雅紫中溴元素不能用直接加入硝酸銀溶液觀察是否有淺黃色沉淀的方法
17.用下列兩個裝置分別進行苯的硝化和苯酚跟甲醛的縮聚實驗.
(1)(甲)裝置適用于進行 實驗.,本實驗需要的藥品為63%的硝酸、98%的硫酸和苯,向試管中加入藥品的順序為————————②——————-③————————;
若溫度控制在50—600C,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乙)裝置適用于進行 實驗.,其化學方程式為—————。
(3)寫出苯酚與濃溴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探究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的性質,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請根據題目要求填寫下列空格:
()如圖1所示,試管中裝乙醇,(圖示不一定準確)則反應現象為 ;
()如圖2所示,把加熱的銅絲插入到裝有乙醇的試管中,聞到有刺激性氣味,該反應中產生的有機物為 ;(填結構簡式);
()為了確認乙酸碳酸的酸性強弱,有人設計用如圖3所示裝置來進行實驗驗證。
A中所盛試劑為_______。
C中實驗現象為 ,
③該裝置中存在不妥之處,請提出改正措施 。
19.石油化工是江蘇省的支柱產業之一。聚氯乙烯是用途十分廣泛的石油化工產品,某化工廠曾利用下列工藝生產聚氯乙烯的單體氯乙烯:
CH2==CH2+Cl2→CH2Cl—CH2Cl ①
CH2Cl—CH2Cl→CH2==CHCl+HCl ②
已知反應①中二氯乙烷的產率(產率=×100%)為98%,反應②中氯乙烯和氯化氫的產率均為95%,則2.8 t乙烯可制得氯乙烯__________t,同時得到副產物氯化氫__________t。(計算結果保留1位小數)
注意:以下二題僅選做其中一題,如果二題都做以25題為標準得分。
芳香酯I的合成路線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A—I均為芳香族化合物,B能發生銀鏡反應,D的相對分子質量比C大4,E的核磁共振氫譜有3組峰。
?、?/p>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B的反應類型為 ,D所含官能團的名稱為 ,E的名稱為 。
(2)E→F與F→G的順序能否顛倒 (填“能”或“否”),理由 。
(3)B與銀氨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I的結構簡式為 。
(5)符合下列要求A的同分異構體還有 種。
與Na反應并產生H2
芳香族化合物
(6)根據已有知識并結合相關信息,寫出以CH3CH2OH為原料制備CH3CH2CH2CH2OH的合成路線流程圖(無機試劑任用)。合成路線流程圖示例如下:
)出發,可發生圖示的一系列反應,圖中化合物D能使FeCl3溶液顯紫色,G能進行銀鏡反應。E和H常溫下為氣體。試回答:
(1)A中所含官能團的名稱為 ,
(2)反應類型:(I) ;(Ⅱ) 。
(3)寫出C→E的化學方程式: ;
寫出D→H的化學方程式: 。
(4)L是D的同分異構體,L具備下列條件L能與使FeCl3溶液顯紫色能進行銀鏡反應
參考答案:
1.A
試題分析:苯、正己烷、甲苯的密度均小于水的。一氯甲烷、丁烯是氣體,答案選A。
考點:考查常見有機物物理性質的判斷
點評:該題是基礎性試題的考查,側重對基礎知識的鞏固與訓練。該題的關鍵是記住有機物物理性質,難度不大,不難得分。
2.BC
B、蘇合香醇
C、它們均不能發生縮合反應。
3.B
試題分析:由2氯丙烷丙二醇
考點:考查物質轉化的反應類型的判斷的知識。
4.D
試題分析:含有β—H的醇、鹵代烴能發生消去反應,生成不飽和有機物。C2H5OH發生消去生成乙烯;(CH3)2CHCl發生消去生成丙烯;(CH3)3CCl發生消去生成;(CH3)3CCH2Cl不含β—H,不能發生消去反應,故選D。
考點:本題考查消去反應。
5.C
試題分析:由題給信息,有機物能發生銀鏡反應,確定含有醛基,當與氫氣加成時,-CHO→-CH2OH,C項正確。
考點:物質的結構與性質、同分異構體。
試題分析:A、根據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并結合鍵線式的結構特點可知,香芹酮的化學式為C10H14O,A不正確;B、Cyrneine A分子含有碳碳雙鍵、醛基以及羥基,且與羥基相連的碳原子的鄰位碳原子上含有氫原子,所以A可以發生加成反應、氧化反應、消去反應,B不正確;C、香芹酮和Cyrneine A分子中均含有碳碳雙鍵,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正確;D、與香芹酮互為同分異構體,分子中有4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的酚類化合物,說明分子中含有酚羥基。如果苯環上只有2個取代基,則另一個取代基是丁基。要滿足分子中有4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則該取代基應該是-C(CH3)3,且與酚羥基是對位的;如果含有3個取代基,則另外2個取代基是乙基,與酚羥基的位置是鄰位或間位;如果是3個甲基與1個酚羥基,則不能滿足分子中有4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所以可能的結構簡式有3種,D不正確,答案選C。
考點:考查有機物結構、性質、有機反應類型以及同分異構體判斷
7.D
由醇和鈉的反應可得關系式2—OHH2,產生相同體積的H2需要相同物質的量的羥基,設都生成3 mol H2,則需要6 mol羥基,則需要一元醇6 mol,二元醇3 mol,三元醇2 mol,所以選D。
8.D
乙醛應該是和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才能產生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淀,D不正確,其余都是錯誤的,答案選D。
試題分析:有機物的結構中含有醛基,所以能夠發生氧化反應,正確;含有甲基、Cl等,能夠發生取代反應,正確;含有碳碳雙鍵,所以能夠發生加成反應,正確;在Cl原子連接的C原子的鄰位C原子上有H原子,所以能夠發生消去反應,正確;含有碳碳雙鍵和醛基,因此能夠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即還原反應,正確;在該物質的分子中無羧基和羥基,因此不能發生酯化反應,錯誤;在分子中含有Cl原子,因此可以發生水解反應,正確;含有碳碳雙鍵,因此可以發生加聚反應,正確。故該有機物不可能發生的化學反應是酯化反應,選項是C。
10.B
試題分析:該反應RCHO+NaHSO3RCH(OH)SO3Na是可逆反應,要生成醛,只要使平衡左移動即可,因此當加入NaOH,NaHSO3和其發生了反應,平衡左移。酸性KMnO4溶液氧化性太強會把苯甲醛氧化為苯甲酸。AC平衡都不移動,選B。
考點:本題考查根據平衡移動原理和實驗過程對物質的推斷。
試題分析:分子式為C5H10O,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
考點:醇的性質,醛的性質。
12.C
油脂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A錯誤;B.前者為取代反應,后者為加成反應,錯誤;C正確;D.前者含醇羥基,后者含羧基,錯誤。
13.D
15.C
根據結構簡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的基團是2個溴原子、2個苯環、2個氨基、1個碳碳雙鍵和2個羰基。所以和氫氣加成需要9mol氫氣,C不正確。因為分子中的溴原子不能電離出來,所以和硝酸銀是不反應的,D是正確的。根據結構簡式可判斷,AB都是正確的。答案選C。
試題分析:A.甲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苯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說明苯環對側鏈有影響,A錯誤;B.甲苯和苯都能與濃硝酸、濃硫酸發生取代反應,但產物不同,側鏈對苯環有影響,使苯環變得活潑,更容易發生取代反應,甲苯硝化生成三硝基甲苯,能說明側鏈對苯環有影響,B正確;C.苯酚發生顯色反應與苯環無關,不能說明羥基對苯環有影響,C錯誤;D.苯酚具有酸性,說明苯環對側鏈有影響,D錯誤,答案選B。
考點:考查有機物結構與性質判斷
17.
3CHO;(Ⅲ)①CH3COOH;②產生白色膠狀沉淀,乙酸>碳酸>硅酸;③在兩裝置中加一個盛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瓶,除去CO2中混有的乙酸氣體。
試題分析:(I)鈉的密度比乙醇大,2Na+2CH3CH2OH→2CH3CH2ONa+H2↑,現象是:金屬鈉沉在乙醇的底部,緩慢反應,鈉表面冒氣泡;(Ⅱ)紅熱的銅絲先于氧氣反應:2Cu+O22CuO,然后氧化銅再和乙醇反應:CuO+CH3CH2OHCu+CH3CHO+H2O,乙醛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故產生的有機物是CH3CHO;(Ⅲ)①實驗的目的是酸性強弱的比較,利用酸性強的制取酸性弱的,分液漏斗中盛放乙酸,燒瓶中盛放碳酸鈉或碳酸氫鈉,如果產生氣泡,說明乙酸的酸性強于碳酸;②C中盛放硅酸鈉溶液,燒瓶中產生的氣體通入到試管中,試管中產生白色膠狀沉淀,說明碳酸的酸性硅酸,綜合①②三種酸的酸性:乙酸>碳酸>硅酸;③乙酸易揮發,產生的CO2中混有乙酸蒸氣,對后面的實驗產生干擾,因此改進措施:在兩裝置中加一個盛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瓶,除去CO2中混有的乙酸氣體。
考點:考查乙醇和鈉的反應、乙醇的催化氧化、實驗設計的評價等知識。
19.5.8 3.4
20.(1)氧化反應(1分) 羥基(1分) 對氯甲苯或4—氯甲苯 (1分)
(2)否(1分)如果顛倒則(酚)羥基會被KMnO4/H+氧化 (2分)
(3) (2分)
(4) (2分)
(5)13(2分) (6) (3分)
試題分析:A—I均為芳香族化合物,B能發生銀鏡反應,D的相對分子質量比C大4,E的核磁共振氫譜有3組峰。
(1)A→B的反應類型為,D所含官能團的名稱為,E的名稱為對氯甲苯或4—氯甲苯。
(2)如果顛倒則(酚)羥基會被KMnO4/H+氧化。
(3)B與銀氨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I的結構簡式為。
(5)與Na反應并產生H2芳香族化合物
(6)根據信息以CH3CH2OH為原料制備CH3CH2CH2CH2OH的合成路線流程圖。
考點:考查有機化學基礎模塊的分析與應用
21.(1)酯基、羥基 ,4 , B: G: HCOOCH3
(2) (I)水解(取代) (II)酯化(取代)
(3) 2CH3OH+O2 2HCHO+2H2O;
L為
試題分析:根據題意A為,結構中含有酯基和酚羥基;A的結構中含有四種不同類型的氫原子,故在核磁共振氫譜中有4個峰;A為酯,在堿性條件下水解為B何C,C逐步氧化,故C為CH3OH,B為,CH3OH(C)經過氧化后變為甲醛(E),甲醛經氧化變為甲酸HCOOH(F),F與C發生酯化反應,CH3OH+HCOOHHCOOCH3(G),故(I)為水解反應(II)為酯化反應,CH3OH氧化后變為甲醛,方程式為2CH3OH+O2 2HCHO+2H2O,在酸性條件下,變為,D能使FeCl3溶液顯紫色,更加確定D為,D具有弱酸性,可與碳酸氫鈉反應,方程式為,L是D的同分異構體,L具備條件L能與使FeCl3溶液顯紫色能進行銀鏡反應或為鄰、對位。
考點:有機物的相互轉化及其化學性質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推斷,掌握官能團的性質是關鍵,難度適中,注重綜合能力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