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xué)基礎(chǔ)練習(xí)題附答案解析
1.設(shè)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數(shù)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mol甲苯含有個C-H鍵
B.18gH2O含有10A個質(zhì)子
C.標(biāo)準(zhǔn)狀況下,22.4L氨水含有A個NH3分子
D.56g鐵片投入足量濃H2SO4中生成個SO2分子
2.設(shè)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HNO3 + 4N2↑+ 9H2O反應(yīng)中,生成28 g N2時,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3.75NA
3.某科學(xué)家利用二氧化鈰(CeO2)在太陽能作用下將H2O.CO2轉(zhuǎn)變?yōu)镠2.CO。其過程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過程中CeO2沒有消耗
B.該過程實現(xiàn)了太陽能向化學(xué)能的轉(zhuǎn)化
C.右圖中△H1=△H2+△H3
D.以CO和O2構(gòu)成的堿性燃料電池的負(fù)極反應(yīng)式為CO+4OH——2e—=CO32—+2H2O
4.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取該溶液100mL,加入過量NaOH溶液,加熱,得到0.02mol氣體,同時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過濾,洗滌,灼燒,得到1.6g固體;向上述濾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鹽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至少存在5種離子
B.Cl-一定存在,且c()≥0.4mol/L
C.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D.CO32-.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5.1.52g銅鎂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為1.40g/mL.質(zhì)量分?jǐn)?shù)為63%的濃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 的混合氣體1120mL (標(biāo)準(zhǔn)狀況),向反應(yīng)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NaOH溶液,當(dāng)金屬離子全部沉淀時,得到2.54g沉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合金中銅與鎂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2 ︰1
B.該濃硝酸中HNO3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14.0mol/L
C. NO2和N2O4 的混合氣體中,NO2 的體積分?jǐn)?shù)是80%
D. 得到2.54g沉淀時,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是600mL
6.一定條件下,對于可逆反應(yīng),若X.Y.Z的起始濃度分別為c1.c2.c3(均不為零),達(dá)到平衡時,X.Y.Z的濃度分別為0.1 mol/L.0.3 mol/L.0.08 mol/L,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c1∶c2=3∶1 B.平衡時,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為2∶3
C.X.Y的轉(zhuǎn)化率相等 D.c1的取值范圍為0.04 mol/L
7.高溫下丁烷完全裂化生成四種氣體,將混合氣體用溴水處理后,剩余氣體的平均分子質(zhì)量為21.6,則原四種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質(zhì)量是 ( )
A.21.6 B.27.6 C.29 D.36.4
8.常溫下,烷烴A和單烯烴B組成的混合氣體,B的碳原子數(shù)比A多。1L該混合氣體充分燃燒可得到同溫同壓下的二氧化碳?xì)怏w25L,則原混合氣體A和B的組合方式可能有
A.2種 B.3種 C.4種 D.5種
9.分子量為106的烴完全燃燒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 )
A.4:5 B.8:5 C.5:8 D.5:4
10.密閉容器中盛有氫氣.氯氣.氧氣的混合氣體,通過電火花點燃三種氣體,恰好使其完全反應(yīng),冷卻到室溫后,所得溶液的濃度為25.26%,則容器中原有氫氣.氧氣.氯氣的體積比為 ( )
A. 6 : 3 : 1 B. 9 : 6 : 1 C. 13 : 6 : 1 D. 10 : 6 : 1
11.室溫時,將x mL pH=a 的稀NaOH溶液與ymL pH=b的稀鹽酸充分反應(yīng)。下列關(guān)于反應(yīng)后溶液pH的判斷,正確的是
A.若x=y,且a+b=14,則pH>7 B.若10x=y,且a+b=13,則pH=7
C.若ax=by,且a+b=13,則pH=7 D.若x=10y,且a+b=14,則pH>7
12.在標(biāo)準(zhǔn)狀況下,將1.12L由X.Y組成的混合氣體用水全部吸收得到1L溶液,測得溶液的PH=1,則X.Y及其體積比可能是( )
A.H2.Cl2:1:1 B.NO2.O2:4:1 C.HCl.HBr:1:1 D.Cl2.SO2:1:1
13.把a L含硫酸銨的硝酸銨的混合液分成兩等份。一份加入b mol NaOH并加熱,恰好把NH3全部趕走;另一份消耗c mol BaCl2時,SO恰好沉淀完全,則原溶液中NO的濃度為 ( )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14.總壓強為3.30×107 Pa時,N2和H2混合氣體,通入合成塔,反應(yīng)達(dá)到平衡時,壓強減為2.525
×107 Pa,則平衡時氨的體積百分率是 ( )
A.30 % B.20 % C.15 % D.10 %
15.用濃硫酸吸收SO3可得到H2SO4·1.5SO3,若用1 kg 98 %的H2SO4 充分吸收SO3后,再進(jìn)行稀釋,可得98%的H2SO4 ( )
A.2.77 Kg B.2.6 Kg C.2.42 Kg D.2.22 Kg
、填空、實驗、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0分)
16.銀銅合金廣泛用于航空工業(yè)。從切割廢料中回收銀并制備銅化工產(chǎn)品的工藝如下的:
(1)電解精練銀時,陰極反應(yīng)式為 ;濾渣A與稀HNO3反應(yīng),產(chǎn)生的氣體在空氣中迅速變?yōu)榧t棕色,該氣體變色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
(2)固體混合物B的組成為 ;在生成固體B的過程中,若控制NaOH的加入量,若NaOH過量,則因過量引起的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 。
(3)完成煅燒過程中一個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
(4)若銀銅合金中銅的質(zhì)量分?jǐn)?shù)為63.5%,理論上5.0kg廢料中的銅可完全轉(zhuǎn)化為 mol CuAlO2,至少需要1.0mol·L-1的Al2(SO4)3溶液 L.
(5)CuSO4溶液也可用于制備膽礬,其基本操作是 .過濾.洗滌和干燥。
17.碳酸氫納俗稱“小蘇打”,是氨堿法和聯(lián)合制堿法制純堿的中間產(chǎn)物,可用作膨松劑,制酸劑,滅火劑等。工業(yè)上用純堿溶液碳酸化制取碳酸氫鈉。
(1)某碳酸氫鈉樣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鈉。稱取該樣品,用0.1000mol/L鹽酸滴定,耗用鹽酸20.00mL。若改用0.05618mol/L硫酸滴定,需用硫酸 mL(保留兩位小數(shù))。
(2)某溶液組成如表一:
表一
化合物 質(zhì)量(kg) 814.8 400.3 97.3
向該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氫鈉晶體。取出晶體后溶液組成如表二:
表二
化合物 NaCl 質(zhì)量(Kg) 137.7 428.8 97.8
計算析出的碳酸氫鈉晶體的質(zhì)量(保留1位小數(shù))。
(3)將組成如表二的溶液加熱,使碳酸氫鈉部分分解,溶液中NaHCO3的質(zhì)量由428.8kg降為400.3kg,補加適量碳酸鈉,使溶液組成回到表一狀態(tài)。計算補加的碳酸鈉質(zhì)量(保留1位小數(shù))。
(4)某種由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組成的晶體452kg溶于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44.8L(標(biāo)準(zhǔn)狀況),獲得純的碳酸氫鈉溶液,測得溶液中含碳酸氫鈉504kg。通過計算確定該晶體的化學(xué)式。
18.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某同學(xué)將一塊部分被氧化的鈉塊用一張已除去氧化膜,并用針刺了一些小孔的鋁箔包好,然后放入盛滿水且置于水槽中的容器內(nèi)。待鈉塊反應(yīng)后,在容器內(nèi)僅收集到1.12L氫氣(標(biāo)準(zhǔn)壯況),此時測得鋁箔質(zhì)量比反應(yīng)前減少了0.27克,水槽和容器內(nèi)溶液的總體積為2.0L,溶液中NaOH的濃度為0.05mol.L-1(忽略溶液中離子的水解和溶解的氫氣的量)。
(1)寫出實驗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
(2)試通過計算確定該鈉塊中鈉元素的質(zhì)量分?jǐn)?shù)。
19.在實驗室中,氮氧化物廢氣(主要成分NO2和NO)可以用NaOH溶液來吸收,其主要反應(yīng)為2NO2+2NaOH==NaNO2+NaNO3+H2O
和NO+NO2+2NaOH===2NaNO2+H2O。
(1)NO和NO2混合氣體的組成可表示為NOx ,該混合氣體通入NaOH溶液被完全吸收時,x的值可以為
(填編號)。
a.1.1 b. 1.2 c. 1.5 d. 1.8
(2)若用純堿溶液處理氮氧化物廢氣,反應(yīng)與上述類似,同時放出CO2。
①請寫出純堿溶液吸收NO2的化學(xué)方程式 。
②現(xiàn)有標(biāo)準(zhǔn)狀況下a L NO2(其中那N2O4體積分?jǐn)?shù)為
20%)和b L NO的混合氣恰好被200mLNa2CO3溶液完全吸收,則a.b應(yīng)滿足的關(guān)系為 ;該Na2CO3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mol/L(用含a.b的代數(shù)式表示)。
20.向100ml 0.5mol/L AlCl3 中逐漸加入0.5mol/L的NaOH 溶液,最后得到白色沉淀2.34克。求用去的NaOH 溶液的體積。
1.【答案】
【解析】A個C-H鍵A,甲A,共8NA;B選項,18gH2O為1mol中含有10mol即10NA個56g鐵1mol,與足量濃硫酸反應(yīng)會生成Fe3+,失去3mol電子,1mol濃硫酸被還原變成SO2得2NA個A個2.D
3.C
4.B【解析】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熱,得到0.02mol氣體說明含有0.02molNH4+;得到紅褐色沉淀說明含有Fe3+,則不能含有CO32-(CO32-與Fe3+發(fā)生雙水解,不能共存);利用灼燒后得到1.6g固體知溶液中含有0.02molFe3+;再利用加入BaCl2得到4.66g不溶于鹽酸沉淀可知溶液中含有0.02molSO42-,Al3+.K+是否存在無法判定,利用“電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必含有Cl-,若溶液中不含Al3+.K+時,溶液中含有0.04molCl-.若溶液中含Al3+.K+時,溶液中含有Cl-的物質(zhì)的量一定大于0.04mol,結(jié)合溶液體積(100mL)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l-,且c(Cl-)≥0.4mol/L,由上述分析知,正確答案為:B。
5.D
6.C
7.C
8.C
9.B,由選項推答案,若為A答案,則碳,氫比為4/10,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為106,故此答案錯誤
同理,B中碳,氫比為8/10,符合
C中碳,氫比為5/16,不存在此物質(zhì)
D中碳,氫比為5/8,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為106
10.C;
解析:本題可以根據(jù)反應(yīng)方程式設(shè)未知量進(jìn)行求算;但最簡單的方法是明確題意:“恰好完全反應(yīng)”。根據(jù)反應(yīng)方程式的特征可以得到這樣的等量關(guān)系:氫氣的量應(yīng)該等于氧氣的量的 2 倍加上氯氣的量,所以直接篩選答案即可。
11.D
12.D
13.B
14.B
15.A ( 解析:此題注意吸收劑為98 %的硫酸而非純硫酸,且水吸收SO3后產(chǎn)物還能吸收SO3,只有這樣全面考慮,方可正確作答。如無B的干擾,可直接選>2.5 kg的A。此題也可以硫守恒為依據(jù)推導(dǎo)。)
、填空、實驗、簡答題
16.(1)Ag++e-=Ag 2NO+O2=2NO2
(2)Al(OH)3和CuO的混合物 Al(OH)3+OH-=AlO2-+2H2O
(3)4 2 4
(4)50 25
(5)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
【解析】本題考查了工藝流程問題。(1)電解精煉時,陰極上Ag+得電子生成金屬銀,電極反應(yīng)式為Ag++e-=Ag;氣體迅速變紅是因為生成的NO氣體被空氣氧化為NO2,2NO+O2=2NO2。
(2)Al2(SO4)3和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得到的固體為Al(OH)3和Cu(OH)2的混合物,但是煮沸后,氫氧化銅在80度即分解,故應(yīng)該為氫氧化鋁和氧化銅的混合物;在該過程中加入的NaOH過量后會使生成的Al(OH)3溶解,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Al(OH)3+OH-=AlO2-+2H2O。
(3)在該未完成的方程式中,產(chǎn)生的氣體只能是氧氣,故配平后的方程式為4CuO+2Al2O3=4CuAlO2+O2↑。
(4)根據(jù)銅守恒可知n()==50mol;因為n(Al)=n(Cu)=n(CuAlO2)=50mol,故需要溶液的體積為25L。
(5)從硫酸銅溶液中得到晶體的過程為,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過濾.洗滌.干燥。
17.【答案】(1)17.80 (2)1044.6 (3)659.1 (4)Na2CO3·NaHCO3·2H2O
【解析】(1)利用消耗鹽酸的量求出樣品中含有碳酸氫鈉的量,即可求出消耗硫酸的體積。由關(guān)系式:2NaHCOHCl~H2SO4可知v消耗(H2SO4)=[(0.1000mol/L×0.020L)÷2]/0.05618mol·L-1=17.80mL。(2)通入CO2后,碳酸鈉生成碳酸氫鈉晶體的質(zhì)量m新生成(NaHCO3)=[(814.8×103g-137.7×103g)/106g·mol-1]×168g·mol-1=1073.1kg,故析出NaHCO3的質(zhì)量為:1073.1kg+400.3kg-428.8kg=1044.6kg。(3)受熱時NaHCO3分解生成的Na2CO3的質(zhì)量為[(428.8×103g-400.3×103g)/168g·mol-1]×106g·mol-1=18.0kg,因此需要加入m(Na2CO3)=814.8kg-137.7kg-18.0kg=659.1kg。(4)設(shè)該晶體的化學(xué)式為xNa2CO3·yNaHCO3·ZH2O,452kg晶體中含有n(Na2CO3)=(44.8×103L)/22.4L·mol-1=2000mol,則452kg晶體中含有n(NaHCO3)=[(504×103g)/84g·mol-1]-2000mol×2=2000mol,452kg晶體中含有n(H2O)=(452×103g-2000mol×106g·mol-0mol×84g·mol-1)/18g·mol-1=4000,即x:y:z=1:1:2,故晶體的化學(xué)式為:Na2CO3·NaHCO3·2H2O。
18.(1)方程式略
(2)89℅
19.(1)c.d (2)①2NO2+Na2CO3===NaNO2+NaNO3+CO2
②≥(或1.2a≥b.6a≥5b) mol/L
【解析】 本題考查化學(xué)計算,旨在考查考生接受新信息的能
力和選擇合理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1)由題中反應(yīng)方程
式可知,當(dāng)二氧化氮的物質(zhì)的量大于一氧化氮的物質(zhì)的量時,
氣體可以被氫氧化鈉溶液完全吸收;已知N0和N02的混合氣
體的組成表示為NOχ,若混合氣體被完全吸收,則χ≥1.5。
(2)①碳酸鈉溶液也顯堿性也能吸收二氧化氮,類比NO.NO2.
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可以寫出N0.NO2,與
Na2 C03溶液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②若混合氣體完全被碳酸鈉
溶液吸收,則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也轉(zhuǎn)化為二氧化氮)和一
氧化氮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大于或等于l,即1.2a≥6;根據(jù)硝酸
鈉.亞硝酸鈉中鈉原子和氮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1:1,可以求出碳酸鈉的物質(zhì)的量,進(jìn)而求出碳酸鈉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20.解:n(AlCl3)=CV=100×L×0.5mol·L-1=0.05mol………………(1分)
沉淀的物質(zhì)的量n=m/M=0.03mol………………………………………(1分)
① AlCl3 + 3NaOH = Al(OH)3↓+3NaCl
3 1
0.09mol 0.03mol ………………………………(2分)
V(NaOH)=n/c=0.09mol/0.5mol·L-1=180mL……………………………(1分)
② AlCl3 + 3NaOH = Al(OH)3↓+3NaCl
1 3 1
0.05mol 0.15mol 0.05mol ………………………………(2分)
Al(OH)3 + NaOH = Na[Al(OH)4]
1 1
0.02mol 0.02mol ………………………………………………(2分)
V(NaOH)=n/c=(0.15mol+0.02mol)/0.5mol·L-1=340mL………………(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