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常見物質分離提純方法知識點
1.結晶和重結晶:利用物質在溶液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如NaCl,KNO3。
2.蒸餾冷卻法:在沸點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餾。
3.過濾法:溶與不溶。
4.升華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來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過量的NaOH溶液里過濾分離。
7.增加法:把雜質轉化成所需要的物質:CO2(CO):通過熱的CuO;CO2(SO2):通過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氣體雜質,氣體雜質必須被藥品吸收:N2(O2):將混合氣體通過銅網吸收O2。
9.轉化法:兩種物質難以直接分離,加藥品變得容易分離,然后再還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過濾,除去Fe(OH)3,再加酸讓NaAlO2轉化成A1(OH)3。
10.紙上層析(不作要求)
高考化學基礎知識點
一、原子半徑
同一周期(稀有氣體除外),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原子的半徑遞減;
同一族中,從上到下,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原子半徑遞增。
二、主要化合價
(正化合價和最低負化合價)
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正化合價遞增(從+1價到+7價),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最低負化合價遞增(從-4價到-1價)第一周期除外,由于金屬元素一般無負化合價,故從ⅣA族開始。
三、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
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金屬性遞減,非金屬性遞增;
同一族中,從上到下,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
四、單質及簡單離子的氧化性與還原性
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單質的氧化性增強,還原性減弱;所對應的簡單陰離子的還原性減弱,簡單陽離子的氧化性增強。
同一族中,從上到下,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單質的氧化性減弱,還原性增強;所對應的簡單陰離子的還原性增強,簡單陽離子的氧化性減弱。
元素單質的還原性越強,金屬性就越強;單質氧化性越強,非金屬性就越強。
五、價氧化物所對應的水化物的酸堿性
同一周期中,元素價氧化物所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強(堿性減弱);
同一族中,元素價氧化物所對應的水化物的堿性增強(酸性減弱)。
六、單質與氫氣化合的難易程度
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單質與氫氣化合越容易;
同一族中,從上到下,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單質與氫氣化合越難。
高考化學氣體驗滿和檢驗操作知識點
(1)氧氣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說明收集的氧氣已滿。
(2)可燃性氣體(如氫氣)的驗純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試管的氣體,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若聽到尖銳的爆鳴聲,則氣體不純;聽到輕微的“噗”的一聲,則氣體已純。
(3)二氧化碳驗滿:將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若火焰熄滅,則氣體已滿。
(4)氨氣驗滿: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集氣瓶口,若試紙變藍說明氣體已滿。
(5)氯氣驗滿:將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放在集氣瓶口,若試紙變藍說明氣體已滿。
12. 濃H2SO4稀釋(或與其他溶液混合)液體操作:將濃H2SO4沿燒杯壁緩緩注入水中(乙醇、__、乙酸)中,并不斷攪拌。
13. 玻璃儀器洗凈的標準是: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4. 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備:往煮沸的蒸餾水中逐滴滴加飽和的FeCl3溶液,當溶液變紅褐色時,立即停止加熱。
高考化學常見物質狀態知識點
1、常溫下為氣體的單質只有H2、N2、O2(O3)、F2、Cl2(稀有氣體單質除外)
2、常溫下為液體的單質:Br2、Hg
3、常溫下常見的無色液體化合物:H2OH2O2
4、常見的氣體化合物:NH3、HX(F、Cl、Br、I)、H2S、CO、CO2、NO、NO2、SO2
5、有機物中的氣態烴CxHy(x≤4);含氧有機化合物中只有甲醛(HCHO)常溫下是氣態,鹵代烴中一氯甲烷和一氯乙烷為氣體。
6、常見的固體單質:I2、S、P、C、Si、金屬單質;
7、白色膠狀沉淀[Al(OH)3、H4SiO4]
高考化學評分時堅持的原則
1.化學專用名詞中出現錯別字(甚至白字)都要參照標準扣分。
如:催化劑;加成反應;苯;油脂;酯化;金剛石;容量瓶;坩堝(鉗);銨鹽、氨氣等等。
2.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未配平、條件錯誤或不全的,都不給分(包括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系數有倍數(非最小公倍數),分數等均視為不規范而不給分。
如:“△”、“↑”、“↓”、“→”、“”、反應條件等均應正確使用。
3.凡是辨別不清的,皆為“0”分。所以答題時,字不一定很漂亮,但須十分清晰。即首先不能過分潦草,而且要十分清晰,易于辨認。
有兩種情況存在,其一是學生在修改答案時,改動不夠堅決和清楚,如由A改成B,由B又改成D,中間修改不清楚,難以辨認,其二是不排除考生有投機心理,讓評卷老師去猜。另外有些學生開始答卷(題)時,沒有把握,而用鉛筆答題,沒有用簽字筆,最后又沒有用0.5mm黑色簽字筆圈定,掃描時圖像不夠清晰,造成重大失分。
4. 答錯位置或答題超出試卷、試題各自標出的劃定界,有些可能找出分數,但風險太大,所以甚至每個大題的小題之間都要嚴格遵守各自的界線,以防止因試題由于測試內容過多,而評卷時又需切割掃描,而造成答題內容上下不著邊,引起缺失。試卷上多處有明顯的提示,不許越線。
5.“白紙黑字”原則。即凡是試卷上寫了的就有,沒有寫的就沒有。只有認試卷上的白紙黑字所表達的內容所提供的信息,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地評分
6.“見空給分”原則。在連續多個答案中,為了便于操作,通常采用“獨立操作,互不牽連”的原則,即前面一個答案的正確與否,不影響后面答案的給分,同理,如前者正確,而后面錯誤,也按步驟照樣給分,雖然此法可能讓某些人占了便宜,但也不能冤枉一些人,而且便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