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賦分制是如何計算的
選擇性考試科目滿分值各為100分,物理、歷史以卷面分直接計入考生總成績,也就是說你實際考了多少分高考成績就是多少。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以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各100分,劃分為A、B、C、D、E這5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約為15%、35%、35%、13%和2%,也就是說你實際考了多少分還要換成等級分才算到最終的高考成績。
新高考賦分的具體規則
固定的比例及對應的等級、賦分區間。
以實際參加該科選考人數的成績為基數,將各考生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E共5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約為15%、35%、35%、13%和2%。
以上5個等級及各等級對應的比例及賦分區間是事先設定的固定規則,轉換后賦分成績滿分為100分,賦分起點為30分。
新高考
賦分制算分步驟1.確定賦分區間。將每個科?考?的原始成績,按從?到低的順序排列,并按照?定的?例劃分出A、B、C、D、E五個等級,對應的分數區間分別為100~86、85~71、70~56、55~41、40~30。2.確定原始分數區間。與賦分區間相對應,以每個科?實際參加考試的?數及其得分來確定原始分數區間。3.利?公式進?計算。設原始分數區間最?值與原始分之差為R,原始分與原始分數區間最?值之差為r,賦分區間最?值為A,最?值為a,賦分成績為未知數T,其余均為已知數。賦分公式為R/r=(A-T)/(T-a),經過計算,四舍五?取整即可得出T值。
新高考賦分制怎么選擇占優勢
選擇競爭對手弱的學科:等級賦分,你的成績的好壞,不只取決于你自己,你對手的強弱非常重要。哪些學科競爭對手弱?你就考慮一下,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會選擇什么組合?比如山東省選課中,排名第一的組合是最不被專家看好的組合:政史地的“老文科”組合,因為這個組合的專業受限比較明顯。那么為什么還有這么多學生選擇呢?主要原因就是這些學生中多數是因為學習其他科目聽不懂而被迫選擇這個組合。所以,像地理、政治這些學科,競爭對手相對較弱。
新高考模式下選哪科好
1、歷史+化學+地理
這一組合可報高考專業比例為88.6%,這種選擇其實是一種文科中比較偏理的選擇,適合與物理實在沒有緣分,但邏輯思維較為清晰,不擅長純文科記、背的高考考生。
2、物理+化學+政治
在各省份的考生選擇中,這種組合覆蓋率非常高。優點就是這三門學科之間可以互補,物理比較考察做題和邏輯思維,化學雖然有很多計算題,但也會考察記憶能力,和政治搭配在一起學起來不會太累。
3、物理+化學+生物
這種選擇方案是最標準、最傳統、最純凈的“理科生”方案。此組合可以覆蓋97.4%的專業,不能選擇的2.6%專業基本為哲學類、歷史類專業。這種組合方案優點是記背內容最少,理解內容最多。學科之間關聯極大,互相印證、互相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