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與事業會計筆講串講
(一) 概念:
1、會計主體:
(1) 政府財政部門(總預算會計)
(2) 行政單位(行政單位會計)
(3) 事業單位(事業單位會計)
2、核算對象:
(1) 政府財政資金活動
(2) 單位業務資金活動
3、會計職能
(1) 核算
(2) 監督
(3) 分析P5
(二) 會計按其適用范圍和核算對象,可分為企業會計和政府與事業單位會計。
會計適用范圍核算對象單位特征
企業(企業會計)
生產經營資金以盈利為目的
政府、行政與事業單位
(政府與事業單位會計)
預算資金
單位業務資金不以盈利為目的
二、 政府與事業單位會計的特點(簡答題準備,P3)
(一) 主要特點:與預算管理相適應,核算預算和業務收支,計算收支余缺,并以收支結余核算為中心。
(二) 具體特點:
1、 與國家預算管理相適應,以預算和業務收支為主要核算內容。
1)預算收入、預算支出
2) 業務收支:事業收入(支出)、經營收入(支出)
2、 以收付實現制為主,兼有權責發生制的結帳基礎。
會計主體結帳基礎
政府財政部門收付實現制
行政單位
不從事生產經營的事業單位
從事生產經營的事業單位權責發生制
3、主要核算有關收支結余,一般不進行成本核算。(注意一般二字)
1) 有些事業單位如科研、醫療機構可以進行成本核算,是為了考核經濟效益,促進節約。
2) 企業進行成本核算是為了計算盈虧。
三、政府與事業單位會計的意義P5
看三條綱目,即可。
政府與事業會計筆講串講:政府與事業單位會計的組成與分級
一、 政府與事業單位會計的組成體系
(一) 組成體系
1、政府財政會計
2、行政單位會計(1與2合稱為政府會計)
3、事業單位會計
(二) 國家預算的分類(P7末)
1、 按國家政權結構和行政區劃分:
1)中央預算
2)地方預算
2、按預算收支管理范圍
1) 總預算(宏觀主體,可以是一個鄉,一個鎮,一個縣,一個市等)
2) 單位預算(微觀主體,只能是一家單位)
二、政府與事業單位會計的分級
(一) 政府財政會計的分級
1、 中央財政會計(中央,由財政部辦理)
2、 地方財政會計(省、市、縣、鄉,由地方財政部門辦理)
(二) 行政單位會計的分級(含義理解,由行政單位推到事業單位,要求能表述)
1)行政主管單位會計
2)二級行政單位會計
3)基層行政單位會計
(三) 事業單位會計的分級
三、記憶圖表1-1,P9
政府與事業會計筆講串講:政府與事業單位會計的對象
一、一般對象:
即預算資金活動的過程和結果。是國家預算資金活動,同時,也指單位業務資金活動。
1、財政會計的一般對象:預算資金的集中、分配、結果的運動過程。
2、行政單位會計的一般對象:單位預算資金的領撥、使用及其結果的資金的運動過程。
3、事業單位會計的一般對象:①單位預算資金的領撥、使用及其結果的資金的運動過程。②有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還包括收入的取得、成本費用的發生和收益等資金的運動過程。
二、具體對象(即會計要素)
1、資產(靜態要素)
2、負債(靜態要素)
3、凈資產(靜態要素)
4、收入(動態要素)
5、支出(動態要素)
6、結余(動態要素)
三、會計要素相互關系
1、靜態:資產=負債+凈資產
2、動態:收入-支出=結余
3、綜合公式: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支出或資產=負債+凈資產+結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