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會計制度設計”串講(6)
時間:
未知2
經濟類
第六章 會計報表的設計
一、會計報表的作用
會計報表是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綜合反映。設計適宜的會計報表,能夠滿足國家宏觀管理、投資者和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會計報表的意義也就在于此。
會計報表的作用主要表現為:
1.為投資者決策提供必要的信息。
2.為債權人提供資金使用情況、償還能力等信息。
3.為企業和職日常管理提供信息資料。
4.為財政、工商、稅務等部門提供必要的信息。
5.為審計、監察得監督部門和機構提供必要的信息。
二、會計報表的設計原則
會計報表的設計原則包括:
1.報表指標體系要完整;
2.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
3.簡明易懂,便于編制。
三、會計報表設計的內容
(一)資產負債表設計原理和結構
1.設計原理(注意2004多項選擇題)
資產負債表的設計原理是會計平衡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表是一個靜態報表。
2.結構
資產負債表有“賬戶式”和“報告式”兩種結構。“賬戶式”又稱“平衡式”,“報告式”又稱“垂直式”。我國采用的是“賬戶式”結構。
(二)項目分類和排列順序設計
資產負債表項目排序有兩種方法,一是按重要程度排序;二是按流動程度排序。我國目前采用后者即按流動程度從大到小排序。
四、利潤表的設計內容與方法
(一)設計原理和結構
1.設計原理
利潤表,又稱損益表。其設計的基本原理是:收入-費用=利潤。
2.結構
利潤表的結構主要有多步式和單步式兩種。目前,我國采用多步式利潤表。
(二)項目分類和排列順序設計
在采用多步式利潤表的情況下,利潤表的項目分為主營業務利潤、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四個層次。
在多步式利潤表中,利潤項目排列是按從主營業務利潤到非主營業務利潤的順序排列的。
五、現金流量表的設計內容與方法
(一)設計原理和結構
1.設計原理
現金流量表設計原理是“現金流入(來源)-現金流出(運用)=現金凈流量”。
2.結構(2001年第2單項選擇題) (注意2004單項選擇題)
現金流量表分為三個基本部分及相關附注,其三個基本部分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并采用報告式的結構報出。
(二)現金流量表內容及編制方法的設計
現金流量表的內容包括正表和補充資料兩部分。正表包括五項內容分別反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匯率變動對現金流量的影響額以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主要考慮的是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編制方法。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編制方法有直接法和間接法兩種。我國現行現金流量表準則要求采用直接法編制現金流量,同時要求提供在凈利潤基礎上調節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信息。
六、內部報表與對外報表的區別及其設計原則
(一)內部報表與對外報表的區別(2001年第3單項選擇題)
1.內部報表內容有較強的針對性,對外報表內容具有普遍性;
2.內部報表指標具有多樣性,對外報表指標具有相對單一性;
3.內部報表期限具有靈活性,對外報表具有定期性。
(二)內部報表設計的原則(2002年第22簡答題)
1.報表指標必須適用;
2.報表內容力求簡明扼要,便于分析;
3.編報時間要求及時。
七、企業效績評價表設計
企業效績評價表的設計核心是評價指標的設計,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企業效績評價得分總表、企業效績初步得分表、企業效績評價計分表和企業效績評議計分表。企業效績評價指標包括基本指標和修訂指標。
(1)基本指標
基本指標以凈資產收益率為核心(注意2004綜合題)
(2)修正指標
修正指標用于調整基本指標中存在的不合理部分。修正指標包括:資本保值增值率、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不良資產比率、資產損失比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流動比率、長期資產適合率、經營資產掛賬率、總資產增長率、固定資產成新率、三年利潤平均增長率和三年資本增長率。
八、會計報表附注包括的主要內容
1.不符號基本會計假設的說明
2.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說明
3.會計政策的說明
4.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說明
5.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說明
6.或有事項的說明
本章考點小結:會計報表的作用、現金流量表各部分的組成、企業效績評價指標設計在綜合題的運用;分值16分。
一、會計報表的作用
會計報表是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綜合反映。設計適宜的會計報表,能夠滿足國家宏觀管理、投資者和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會計報表的意義也就在于此。
會計報表的作用主要表現為:
1.為投資者決策提供必要的信息。
2.為債權人提供資金使用情況、償還能力等信息。
3.為企業和職日常管理提供信息資料。
4.為財政、工商、稅務等部門提供必要的信息。
5.為審計、監察得監督部門和機構提供必要的信息。
二、會計報表的設計原則
會計報表的設計原則包括:
1.報表指標體系要完整;
2.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
3.簡明易懂,便于編制。
三、會計報表設計的內容
(一)資產負債表設計原理和結構
1.設計原理(注意2004多項選擇題)
資產負債表的設計原理是會計平衡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表是一個靜態報表。
2.結構
資產負債表有“賬戶式”和“報告式”兩種結構。“賬戶式”又稱“平衡式”,“報告式”又稱“垂直式”。我國采用的是“賬戶式”結構。
(二)項目分類和排列順序設計
資產負債表項目排序有兩種方法,一是按重要程度排序;二是按流動程度排序。我國目前采用后者即按流動程度從大到小排序。
四、利潤表的設計內容與方法
(一)設計原理和結構
1.設計原理
利潤表,又稱損益表。其設計的基本原理是:收入-費用=利潤。
2.結構
利潤表的結構主要有多步式和單步式兩種。目前,我國采用多步式利潤表。
(二)項目分類和排列順序設計
在采用多步式利潤表的情況下,利潤表的項目分為主營業務利潤、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四個層次。
在多步式利潤表中,利潤項目排列是按從主營業務利潤到非主營業務利潤的順序排列的。
五、現金流量表的設計內容與方法
(一)設計原理和結構
1.設計原理
現金流量表設計原理是“現金流入(來源)-現金流出(運用)=現金凈流量”。
2.結構(2001年第2單項選擇題) (注意2004單項選擇題)
現金流量表分為三個基本部分及相關附注,其三個基本部分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并采用報告式的結構報出。
(二)現金流量表內容及編制方法的設計
現金流量表的內容包括正表和補充資料兩部分。正表包括五項內容分別反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匯率變動對現金流量的影響額以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主要考慮的是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編制方法。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編制方法有直接法和間接法兩種。我國現行現金流量表準則要求采用直接法編制現金流量,同時要求提供在凈利潤基礎上調節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信息。
六、內部報表與對外報表的區別及其設計原則
(一)內部報表與對外報表的區別(2001年第3單項選擇題)
1.內部報表內容有較強的針對性,對外報表內容具有普遍性;
2.內部報表指標具有多樣性,對外報表指標具有相對單一性;
3.內部報表期限具有靈活性,對外報表具有定期性。
(二)內部報表設計的原則(2002年第22簡答題)
1.報表指標必須適用;
2.報表內容力求簡明扼要,便于分析;
3.編報時間要求及時。
七、企業效績評價表設計
企業效績評價表的設計核心是評價指標的設計,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企業效績評價得分總表、企業效績初步得分表、企業效績評價計分表和企業效績評議計分表。企業效績評價指標包括基本指標和修訂指標。
(1)基本指標
基本指標以凈資產收益率為核心(注意2004綜合題)
(2)修正指標
修正指標用于調整基本指標中存在的不合理部分。修正指標包括:資本保值增值率、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不良資產比率、資產損失比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流動比率、長期資產適合率、經營資產掛賬率、總資產增長率、固定資產成新率、三年利潤平均增長率和三年資本增長率。
八、會計報表附注包括的主要內容
1.不符號基本會計假設的說明
2.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說明
3.會計政策的說明
4.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說明
5.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說明
6.或有事項的說明
本章考點小結:會計報表的作用、現金流量表各部分的組成、企業效績評價指標設計在綜合題的運用;分值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