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合作《國際財務管理》筆記(2)
時間:
未知2
經濟類
第二章 國際財務管理環境 一、經濟環境(P32)
1.經濟周期
(1)復蘇 → (2)繁榮 → (3)衰退→ (4)蕭條
固定資產 存貨 勞動力 新產品
購置(長期租) 多 雇傭 研發
擴 張 多 雇傭 市場營銷
2.經濟發展水平=理財水平(P34)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不發達國家
3.經濟體制(P35)
計劃經濟體制:企業沒有經營決策權,計劃指令性生產。
市場經濟體制: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對外籌資。
4.其他因素(P35)
第四節 國際財務管理的金融與稅收環境
二、金融環境
1.金融市場:資金供應者與需求者通過某種形式進行資金融通(交易)。
資金融通的兩種方式:直接方式、間接方式。
(1)分類:①按營業性質分:資金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
②按時間長短分:貨幣市場(短期)、資本市場(長期)。
③按市場所處的交易環境分: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流通市場(二級市場)。
(2)健全的金融市場的表現
(3)健全的市場對理財的作用
①有助于國際企業迅速、快捷的籌集可利用的資金。
②有助于國際企業資金的合理利用。
③有助于國際企業的經營決策(有效的市場信息)
2.金融機構:中央銀行(監督者);商業銀行(存貨款經營者);政策性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財務公司。
投資銀行(美國):自營證券業務、委托業務、承銷業務。
3.金融工具
三、稅收環境(對理財的影響最直接)
1.國際稅收種類:公司所得稅、增值科、營業稅、預扣稅。
預扣稅:東道國對本國居民(公司)支付給外國的利息和股利所征收的稅。
2.納稅人和納稅對象
3.國際企業的稅負:應稅收入、抵扣費用。
4.稅收對不同企業組織形式的影響
四、國際理財環 第二章 國際財務管理環境
一、經濟環境(P32)
1.經濟周期
(1)復蘇 → (2)繁榮 → (3)衰退→ (4)蕭條
固定資產 存貨 勞動力 新產品
購置(長期租) 多 雇傭 研發
擴 張 多 雇傭 市場營銷
2.經濟發展水平=理財水平(P34)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不發達國家
3.經濟體制(P35)
計劃經濟體制:企業沒有經營決策權,計劃指令性生產。
市場經濟體制: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對外籌資。
4.其他因素(P35)
第四節 國際財務管理的金融與稅收環境
二、金融環境
1.金融市場:資金供應者與需求者通過某種形式進行資金融通(交易)。
資金融通的兩種方式:直接方式、間接方式。
(1)分類:①按營業性質分:資金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
②按時間長短分:貨幣市場(短期)、資本市場(長期)。
③按市場所處的交易環境分: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流通市場(二級市場)。
(2)健全的金融市場的表現
(3)健全的市場對理財的作用
①有助于國際企業迅速、快捷的籌集可利用的資金。
②有助于國際企業資金的合理利用。
③有助于國際企業的經營決策(有效的市場信息)
2.金融機構:中央銀行(監督者);商業銀行(存貨款經營者);政策性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財務公司。
投資銀行(美國):自營證券業務、委托業務、承銷業務。
3.金融工具
三、稅收環境(對理財的影響最直接)
1.國際稅收種類:公司所得稅、增值科、營業稅、預扣稅。
預扣稅:東道國對本國居民(公司)支付給外國的利息和股利所征收的稅。
2.納稅人和納稅對象
3.國際企業的稅負:應稅收入、抵扣費用。
4.稅收對不同企業組織形式的影響
四、國際理財環境的分類
1.按包含范圍的大小分:宏觀:影響全體企業;微觀:只影響部分企業。
2.按與企業的關系分:內部環境:比較簡單、較易把握 (主要指微觀環境);外部環境:比較復雜。
3.按照變化情況分:靜態環境:變化不大; 動態環境:可預見性差境的分類宏觀:影響全體企業;
第三章 國際企業的財務分析
一、什么是財務分析?
1.概念:以企業的財務報告等會計資料為基礎,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的一種方法。
2.財務分析在財管中的地位
①是對一定時期財務活動的總結。
②同時又是新一輪財務活動的開始(提供決策和建議)。
3.財務分析的具體目的。
①評價企業的償債能力; ②評價企業的資產管理水平;
③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 ④評價企業的發展趨勢。
4.財務分析的需求者:
①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最全面的信息。 ②企業的債權人:償債能力信息。
③企業的投資者:獲利能力、發展前景。④政府
5.財務分析的評價標準
①以經驗數據為標準; ②以歷史數據為標準;
③以同行業數據為標準; ④以本企業預定數據為標準。
6.財務分析操作程序(四步)
第二節 財務比率分析
二、償債能力(還本付息的能力)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經驗數據等于2時,為最佳;經驗數據大于2時,資產獲利能力弱;經驗數據小于2時,償債能力差。
2.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經驗數據等于1時,為最佳。
3.現金比率=可立即動用的資產÷流動負債=(現金+銀行存款+短期投資)÷流動負債
4.現金凈流量比率=經濟活動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
5.使用上述指標,應注意問題:非財務報表信息(信用度、銀行的信用支持、資金積累變現的長期資產)
(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還本能力)
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反映了在總資產中,債權人提供的支持度:債權人(指標越小越好)、
投資人。
2.長期負債比率=長期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3.所有者權益比率=所有者權益總額÷資產總額×100%
(倒數)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權益乘數
(三)企業負擔利息的能力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盈余÷利息費用
三、企業營運能力分析(資產周轉能力)
1.存貨周轉率=銷貨成本÷存貨平均占用額(越大越好)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次數(越小越好)
2.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收入凈額÷應收賬款平均額
四、企業盈利能力分析(獲取利潤的能力)見書P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