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解讀心得體會
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解讀心得體會(精選篇1)
今天學習了《小學教師專業標準》之后,對于如何做好一名小學教師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更深刻的體會到了做為一名小學教師責任的重大。通過學習我了解到,要做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就要切實做到: 以學生為本。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要積極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因材施教,了解每個年齡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生理特點和發展規律,真正讓學生在校得到全面發展。尊重小學生,維護小學生的利益,不諷刺,不體罰學生,多耐心疏導教育。要進行適合學生發展的有效的激勵與評價。
一、對基本理念的領悟。
師德為先。對孩子要有愛心,責任心,耐心,細心。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要以先進積極的思想理念組織教學,言傳身教,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能力為重。學習借鑒中外好的教學理念與思想,不斷充實完善專業知識。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學習最先進的教育理念。
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人要想不被時代落下就要做到與時俱進,尤其是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更應該不斷的充實自身。要有一定的藝術鑒賞和表現知識的能力。我要努力以小學教師專業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完善自身。爭取做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
二、對基本內容的學習
(一)職業理解與認識。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職業的獨特性,作為傳承教育文化的人,我們要做的就是少抱怨,不要抱怨工作的辛苦.
(二)對小學生的態度與行為。對待小學生的`態度,我覺得就是一個字“愛”,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只有對學生充滿“愛”,那才是合格的。當然,對學生的“愛”的方式很多,那是一門藝術,那是一位老師的水平,對“愛”的理解很重要。
(三)教育教學的態度與行為。
(四)個人修養與行為。在這里,還是把教師的個人修養和對待學生緊密結合在一起,為了學生,我們必須要有良好的修養和行為。
(五)小學生發展知識。讀了這些內容后,我們就清楚的認識到我們不僅是教學生書本上的知識,任何其他的知識和技能都是我們教師的任務和責任。
(六)學科知識。這里對我們的學科知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掌握這門學科,還要知道這門學科與其他學科、社會的聯系。
(七)教育教學知識。教育教學理論知識我們不能放松,要用科學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武裝自己。
(八)通識性知識。對這塊知識,如果光靠培訓什么的是很難提高的,需要教師自覺的、有意識的去建構,去體會、去積累。
(九)教育教學設計。這是一名教師的基本功,我們的課堂需要精心設計,我們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時間思考這一點,記住一點,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十)組織與實施。這也是一名優秀教師和普通教師的區別,向優秀的老師學習,從他們身上吸取優秀的東西,來改正自己的不足。
(十一)激勵與評價。看了這個內容后還是給了我啟發,平時應該多和學生接觸,多去觀察學生,多去發現學生的長處,以激勵學生更好的學生。
(十二)溝通與合作。多傾聽聽學生的語言,多想想同事的意見,多問問家長的意見,那樣會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帶來巨大的幫助。
(十三)反思與發展。只有反思才能不斷進步。
總之,《小學教師專業標準》從理念到具體內容都圍繞小學教育的特殊性做了詳盡的要求,在今后工作中我將嚴格按照《標準》指引的方向開展工作、要求自己,使自己不斷成長,更好的適應小學教育教學工作。
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解讀心得體會(精選篇2)
一、做一個師德高尚的教師。
根據《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的道德坐標,做一個師德高尚的教師。首先,忠誠、熱愛黨的教育事業。教師從自己執教之日起,就該對教師這一職業有充分的認識,才能徹底清楚“拜金主義”、“仕爵主義”觀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獻給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我是一名在教育崗位上干了十多年的教師。我的信念就是干一行,愛一行。象陶行知所說的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因為我們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只有愛的付出,才有愛的收獲。其次,無私奉獻,關愛每一位學生。教育是藝術,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說,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最后,為人師表,做學生的表率。“為人師表”是教師最崇高的榮譽,也是教師的神圣天職。作為一個人民教師,負擔著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責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為人師表的'水平,才能勝任人民教師的歷史使命,無愧于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這就要求我們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凡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做好。
二、做一個業務精湛的教師。
根據《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的知識和能力坐標,做一個業務精湛的教師。教師要不斷學習,深鉆教材,全面了解學生,備出優質高效的教學案。課堂上,要關注每一個學生,靈活調控課堂,精心設問,讓每個孩子能積極參與課堂,上出優質高效的課。《小學教師專業標準》十分強調教師的溝通與合作能力。如在人際溝通方面,《標準》中明確提出小學教師要做到“使用符合小學生特點的語言”、“善于傾聽”、“與小學生進行有效溝通”等。這些都是我應加強學習的。
三、做一個不斷學習的教師。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學習好的教學方法,提高執教水平。在工作當中,自己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中多與學生交流,給他們多一些笑容,多一些關愛。當遇到犯錯誤的孩子,盡量克制自己,講究方式方法去教育他,在課堂中,幽默地去批評學生,也會有良好的效果。要樹立孩子們的自信心,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提出問題,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自己在傳授給學生知識的同時,不能忘記,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不斷的更新教育理念,不斷的學習現代教育技術,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提高工作效率;不斷的反思總結,讓自己有更大進步。
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解讀心得體會(精選篇3)
今天從網上學習了東北師范大學饒從滿老師的《小學教師專業標準》之后,對于如何做好一名小學教師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更深刻的體會到了做為一名小學教師責任的重大。通過學習我了解到,要做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就要切實做到:以學生為本。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要積極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因材施教,了解每個年齡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生理特點和發展規律,真正讓學生在校得到全面發展。尊重小學生,維護小學生的利益,不諷刺,不體罰學生,多耐心疏導教育。
體會最深的有三點:一是師德為先。教師對孩子要有愛心,責任心,耐心,細心。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要以先進積極的思想理念組織教學,言傳身教,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是能力為重。學習借鑒中外好的教學理念與思想,不斷充實完善專業知識。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學習最先進的教育理念。三是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人要想不被時代落下就要做到與時俱進,尤其是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更應該不斷的充實自身。要有一定的藝術鑒賞和表現知識的能力。我要努力以小學教師專業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完善自身。爭取做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
總之?學習了《小學教師專業標準》之后,我更加清楚地意識到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們必須“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用愛心育人、師德塑人,做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解讀心得體會(精選篇4)
在這個桂花飄香,漫山紅葉的季節里,我端著一杯飄香的清茶,頓時一種清涼的心境,讓我卸下世俗中所有的疲憊,靜下心來學習《專業標準》,感受頗多.
想要遵循《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學生為本"、"師德為先",我們教師就必須在教育教學中做到關愛學生.關愛學生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只有樹立"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他們的情感、思想、追求、個性和尊嚴,維護他們的天性--"求生的欲望、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和冒險精神",才能達到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溝通和生命的融合.關愛學生,是教師全部職業活動中最寶貴的一種情感,沒有對學生的愛,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要把真摯的愛融在整個班級之中,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重視小學生身心健康,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從教師這里得到一份愛的瓊漿,從中汲取奮發向上的力量,更加自愛、自尊、自強和自信.我們教師還要用放大鏡去發現學生的優點,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和學習的興趣.
教師要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學生的發展奠基.教師要關愛學生,真正做到尊重個體差異?,就必須有效地采用多元化,個性化的評價方式,全面地評價學生.我們知道不同學習個體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應該是個性化的,將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落到實處.對后進生要做到采用表揚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對中等生,要采用激勵性評價,既揭示不足,又指明方向;對優等生,要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同時我們教師還要充分運用激勵性的評價方法?,去發現每個孩子的"閃光點",以人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重要體現,有了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在現在這個以考試成績為衡量標準的時代,我覺得每次考試可以出幾份難易程度不同的試卷,那樣卷上的成績就不會打擊到那些學習困難戶,慢慢地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我想那樣后他們一定也能從最簡單的試卷開始做到和優等生一樣的試卷.
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解讀心得體會(精選篇5)
我認真學習了《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解讀》,一邊學習,一邊暗暗結合自身教育教學行為反思,欣喜有之——自己做到了很多要求。
《標準》確立了四條基本理念——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四大理念與課程綱要相吻合,與新課改理念相符,實實在在地立足于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標準》從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對教師做出了詳細要求。細細閱讀每一條要求,無不體現著對學生的愛,對每一個學生全面發展的深切關懷,教師的職業理念、個人修養、工作態度,學科知識、教育知識、通識知識、對學生發展的了解,教育教學的設計、組織、實施能力,激勵與評價學生的能力,溝通與合作的能力,反思與發展的能力……
所有對教師的高要求都是為了給學生們提供最好的教育環境,由最好的老師為他們的人生做最好的啟蒙,為他們創造最好的成長機會。“親其師,信其道”,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老師的重要作用,對教師的嚴格要求正是對學生的負責;“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對教師的'嚴格要求也是對國家、對民族未來的負責。
這次學習讓我感覺到為人師者,要努力消除自己視野中的“盲區”,把師愛灑向班級的每一個角落。在很多班級都有這樣的學生,他們或者因為性格內向,或者因為沒有表現出自己的特長,于是各種表揚、獎勵輪不到他們,課堂提問也很少“光顧”他們,甚至老師的目光也極少投向他們。
于是他們成為班級中被遺忘的人群。但是正如陰影中的草木特別渴望陽光照耀一樣,這些學生希望得到老師關注的愿望尤為強烈,在愿望被忽視的情況下就會常常出現一些諸如不愿回答問題等的不合常規的行為。
理解他們的要求,關心他們的成長,開發他們的潛能,幫助他們融入班集體之中,是我們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每一個教師都應檢查一下,自己班上有沒有這樣的被自己“遺忘”的學生,努力消除自己視野中的“盲區”,把“師愛”灑向班級的每一個角落。既愛中意的“白馬王子”,更愛看不慣的“丑小鴨”,對“丑小鴨”尤其要愛得真,愛得切。善待每一個學生,做學生喜歡的教師,師生雙方才會有愉快的情感體驗。
通過學習,讓我明白了只有不斷的學習、實踐與反思,我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日益成長。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以良好的心態對待成長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不斷求知實踐,積極反思,就會成為一名符合現代教育需要的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