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中考文言文精選例題及答案
株洲中考文言文精選閱讀原文
①修頓首白,先輩吳君足下。前辱示書及文三篇,發而讀之,浩乎若千萬言之多,及少定而視焉,才數百言爾。然猶自患倀倀莫有開之使前者,此好學之謙言也。
②修材不足用于時,仕不足榮于世,其毀譽不足輕重,氣力不足動人。世之欲假譽以為重,借力而后進者,□取于修焉?先輩學精文雄,其施于時,又非待修譽而為重,力而后進者也。然而惠然見臨若有所責得非急于謀道不擇其人而問焉者歟?
③夫學者未始不為道,而至者鮮焉;非道之于人遠也,學者有所溺焉爾。蓋文之為言,難工而可喜,易悅而自足。世之學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則曰:“吾學足矣”。甚者至棄百事不關于心,曰:“吾文士也,職于文而已。”此其所以至之鮮也。昔孔子老而歸魯,六經之作,數年之頃爾。然讀《易》者如無《春秋》,讀《書》者如無《詩》,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雖不可及,然大抵道勝者,文不難而自至也。故孟子遑遑不暇著書,荀卿蓋亦晚而有作。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語,此道未足而強言者也。后之惑者,徒見前世之文傳,以為學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此足下所謂“終日不出于軒序,不能縱橫高下皆如意”者也,道不足也。若道之充焉,雖行乎天地,入于淵泉,無不之也。
④先輩之文浩乎沛然,可謂善矣。而又志于為道,猶自以為未廣,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難也。修學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悅,而溺于所止。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勵修之少進焉。幸甚!幸甚!修白。
注:子云:揚雄,西漢辭賦家;仲淹:王通,隋代人。
株洲中考文言文精選閱讀題目
21、根據第①段劃線句,概括吳充的文章特點。(用自己的話)(2分)
22、可填入第②段“□”中的虛詞,最不合適的一項是( )(2分)
A 奚 B 豈 C 胡 D 蓋
23、在第②段畫線句中劃出停頓處,用“/”標出。(2分)
24、本文雖為書信,實際上是一篇觀點鮮明的文論,請寫出歐陽修的文學主張。(用文中的話)(2分)
25、第③段劃線句含有兩種論證方法,請分別舉例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
株洲中考文言文精選閱讀答案
21、言簡義豐(意思相近即可)(2分)
22、D(2分)
23、然而惠然見臨/若有所責/得非急于謀道/不擇其人而問焉者歟?(2分)
24、然大抵道勝者,文不難而自至也。(2分)
25、作者首先通過例證法(1分),孟子一生追求“道”沒有時間著書、荀子到晚年才著書,卻成就圣人之名,從而證明“道”通透而文章自然佳妙的道理。(1分)后又通過對比論證(1分),將孟子、荀子與子云、仲淹相對比,證明道不通透,文章也只能勉強為之自然不會佳妙,從而突出道勝才文至。(1分)
株洲中考文言文精選例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