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考文言文訓練題及答案
廣東中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節選自《說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趙氏。秦時已并天下。至二世時,南海尉任囂病且死,召龍川令趙佗。即被佗書,行南海尉事。囂死,佗因稍以法誅秦所置長吏,以其黨為假守。秦已破滅,佗即擊并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為中國勞苦,故釋佗弗誅。漢十一年,遣陸賈因立佗為南越王。
(節選自《史記·南越列傳》)
[注]①椎結:同“椎髻”,發髻梳成一撮,形狀如椎。
廣東中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天子聞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誅暴逆/將相欲移兵/而誅王天子/憐百姓新勞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B.天子聞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誅暴逆/將相欲移兵而誅王/天子憐百姓新/勞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C.天子聞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誅暴逆/將相欲移兵而誅王/天子憐百姓新勞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D.天子聞/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誅暴逆將相/欲移兵而誅王/天子憐百姓/新勞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箕踞,坐時兩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種前倨后恭的表現。《戰國策•燕策三》:“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
B.足下,敬詞。古代下稱上或同輩相稱都可用。《戰國策•秦策二》: “愿為足下掃室布席,幸無我逐也。”
C.剖符,符,憑信。古代分封諸侯或封賞功臣時,將符一分為二,一留帝王處,一授諸侯或功臣,稱為“剖符”。《史記》:“仆之先非有剖符丹書之功……。”
D.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見君主時是面向北的。《史記•項羽本紀》:“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陸賈極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隨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說尉佗歸順漢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為太中大夫。
B.尉佗自傲自大。與陸賈會面時,他舉止無禮,態度輕慢;認為自己既有將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與漢王朝分庭抗禮。
C.尉佗亦能審時度勢。他本為龍川令,受命于任囂,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亂統一了南越;后聽從陸賈的勸導與建議,接受朝廷封賞,臣服于漢王朝。
D.陸賈游說技巧高超。為說服尉佗,他從國力、軍事等方面分析了對方可能面臨的情勢,進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從朝廷的約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今足下棄反天性,捐冠帶,欲以區區之越與天子抗衡為敵國,禍且及身矣!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不起中國,故王此;使我居中國,何遽不若漢!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廣東中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4.【答案】C 【解析】做此題時一是要注意文句的連貫性,不割裂文句,保持句子的整體性。二要注意每句表達時的主語。 “天子聞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誅暴逆,將相欲移兵而誅王;天子憐百姓新勞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5.【答案】A 【解析】“前倨后恭”應該改為“倨傲無禮”。
6.【答案】B 【解析】根據原文“今王眾不過數十萬,皆蠻夷,崎嶇山海之間,譬若漢一郡,何可乃比于漢王”。B項中“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與漢王朝分庭抗禮”系無中生有。
7.(1)現在您背棄本性,拋棄漢人的衣帽巾帶,想要憑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漢相對抗,成為敵對國家,災禍將要降臨到您的身上了!(采分點:棄反、捐、以、且 各1分,句意1分)
(2)我沒能在中原起兵,所以在這里稱王;假如我身處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漢王!(采分點:中國、王、使、遽 各1分,句意1分)
廣東中考文言文閱讀譯文
陸賈跟隨高祖平定天下,當時人們都稱他是很有口才的說客,所以伴隨在高祖的身邊,常常出使各個諸侯國。在高祖剛把中國平定的時候,尉佗平定了南越,于是在那里自立為王。高祖派遣陸賈帶著賜給尉佗的南越王之印前去任命。陸賈到了南越,尉佗梳著一撮椎子一樣的發髻,像簸箕一樣地伸開兩腿坐著,接見他。陸賈就此向尉佗說道:“您本是中原人,親戚、兄弟的墳墓都在真定。現在您背棄本性,拋棄漢人的衣帽巾帶,想要憑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漢相對抗,成為敵對國家,災禍將要降臨到您的身上了!況且秦朝暴虐無道,諸侯豪杰都紛紛而起,只有漢王首先入關,占據咸陽。項羽背叛盟約,自立為西楚霸王,諸侯們都歸屬于他,可以稱得上是強大無比。但是漢王從巴蜀出兵之后,征服天下,平定諸侯,殺死項羽,滅掉楚國。五年之間,天下平定。這不是人力所能辦到的,而是上天輔佐的結果。現在大漢天子聽說你在南越稱王,不愿意幫助天下人討平暴逆,漢朝將相都想帶兵來消滅你。但是天子愛惜百姓,想到他們剛剛經歷了戰爭的勞苦亂離,暫且罷兵,派遣我授予您南越王的金印,剖符為信,互通使臣。您理應到郊外遠迎,面向北方,拜倒稱臣。但是你卻想以剛剛建立,還沒有把人眾收攏起來的小小南越,在此桀驁不馴。倘若讓朝廷知道了此事,挖掘燒毀你祖先的墳墓,誅滅你的宗族,再派一名偏將帶領十萬人馬來到越地,那么南越人殺死你投降漢朝,就如同翻一下手背那么容易。”尉佗聽罷,于是立刻站起身來,向陸賈道歉說:“我在蠻夷中居住的時間長了,太失去禮節了。”接著,他又問陸賈:“我和蕭何、曹參、韓信相比,誰更有德有才呢?”陸賈說道:“你似乎比他們強一點。”尉佗又問:“那我和皇帝相比呢?”陸賈回答:“皇帝從豐、沛起兵,討伐暴虐的秦朝,掃平強大的楚國,為整個天下的人興利除害,繼承了五帝、三王的宏偉業績,統理整個中國。而中原的人口以億來計算,土地方圓萬里,處于天下最富饒的地域,人多車眾,物產豐富,政令出于一家,這種盛況是從開天辟地以來從未有過的。而現在你的人數不過幾十萬,而且都是未開化的蠻夷,又居住在這局促狹小的山地海隅之間,只不過如同漢朝的一個郡罷了,你怎么竟同漢王相比呢!”尉佗聽了,哈哈大笑,說道:“我沒能在中原起兵,所以在這里稱王;假如我身處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漢王!”于是就非常喜歡陸賈,留下他和自己飲酒幾個月。尉佗說:“南越人中沒有人值得(我)同(他)交談,直到你來,讓我每天都能聽到過去從未聽到的道理。”陸賈完成授予尉佗南越王封號的使命,使他向漢稱臣,服從漢朝的管制約束。陸賈還朝之后,把以上情況向高祖匯報,高祖非常高興,任命陸賈為太中大夫。
(《說苑》)
南越王尉佗是真定人,姓趙。秦國兼并了六國,統一天下。到秦二世時,南海郡尉任囂得病將死,把龍川令趙佗召來。任囂當即向趙佗頒布任命文書,讓他代行南海郡的職務。任囂死后,尉佗趁此機會逐漸用法律殺了秦朝安置的官吏,而用他的親信做代理長官。秦朝被消滅后,趙佗就攻擊并兼并了桂林和象郡,立自己為南越武王。漢高祖已經平定了天下,因為中原百姓勞頓困苦,所以漢高祖放過了趙佗,沒有殺他。漢高帝十一年,派遣陸賈去南越,賜予尉佗南越王的稱號。
(《史記》)
廣東中考文言文訓練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