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音里的鄉愁高考閱讀題及答案
口音里的鄉愁高考閱讀原文
⑤十六年前,我曾兩次遠赴美國探親,加起來大約半年時間。那段日子,身居異國他鄉,常有半夜驚醒,天津口音的“淚汪汪”感覺在我心里悄然復蘇,也由此對當時的“移民潮”有了切膚的認識。一個人選擇了移居異邦,即使那里美如仙境,富比金山,依然會生出被連根拔起的憂懼,當鄉音變得遙不可及,那種懸空失“根”的感覺便如陰影一般,你抓不住,它卻真真切切地罩著你,就連那些從來屬于氣宇軒昂之流、儀態瀟灑之士,也會變得多愁善感。這時候,最能觸動內心柔軟部位的就是家鄉的口音。記得鄰宅住著一個女房客,大陸湖北籍,單身白領,收入不薄,英語也佳,看似活得獨來獨往,沉穩篤定,內心的寂寞卻深不見底。某晚,她的房間突然飄來一曲《龍船調》,“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呦喂,妹娃兒去拜年哪喂……哎,妹娃要過河,哪個來推我嘛——我就來推你嘛”,間或,可聽出隱約的嗚咽聲,很顯然那首湖北民歌的旋律和腔調勾起了她的鄉愁。一個機會,我還結識了旅居美國的臺灣作家紀剛先生。據說,三毛生前有繼《滾滾紅塵》之后,準備將紀剛那部在海外暢銷至今的著名長篇小說《滾滾遼河》搬上銀幕,可惜沒有如愿。年逾古稀的紀剛先生操著一口濃濃的遼寧口音與我快意“嘮嗑”,自謂少小離家,曾經滄海,早已心波無痕。說起1949年,節節敗退的國民黨政府帶著60萬軍隊倉促撤到臺灣,也帶走了60萬個外省人的鄉愁,那鄉愁沉甸甸地壓在心口,有的時候感覺喘不過氣。然后,這位國民黨老兵談到自己的遼陽鄉村老家,“鄉愁病”驟然發作,以至于老淚縱橫,那一幕情景是我終生難忘。
⑥客居他鄉的人越是身處天涯海角,口音的記憶越是容易頻頻造訪,即使改了國籍換了身份,卻改不掉換不了原先的腔調。它總會與遙遠的鄉愁絲絲纏繞,點點點點,朦朦朧朧,恍恍惚惚,掛著淚,揪著肺,扯著心,獨享在夢醒時分。而古今中外,人同此心,概莫能外。
口音里的鄉愁高考閱讀題目
7、第①段畫線的句子在全文有什么作用?(2分)
8、第④段作者插敘兩件與己無關的事情有何用意?(3分)
9、本文在《今晚報》發表的時候,刪去了下面一段文字。如果把這段文字放回原文,應放在哪里?(指出應放在哪一段之前或之后)為什么?(4分)
小時候,我在天津一所部隊小學寄宿讀書,習慣于普通話,聽到校外的人講著“干嘛”、“嘛事”,覺得真是“土”到家了。我母親的祖籍在四川巴中,很早出來鬧革命當紅軍,口音卻一直未改。退休后,她成了街道居委會的大忙人,像是肩負了什么重要使命,其實也只是傳達居委會的某個開會通知。她常常走家串戶,不知疲倦地扯起悠長的嗓門,用濃濃的川音千呼萬喚,直到一條長街上的所有家庭“無一漏網”。記憶中,鄰里的小字輩喜歡跟在她后面鸚鵡學舌,搞惡作劇,母親卻毫不在意,激情飽滿,照喊不誤。母親的川音使我想到了這樣幾個詞:潑辣,固執,勇敢,真誠,那樣的好感逐漸擴展至朱德、劉伯承、陳毅、聶榮臻等幾位川籍元帥的形象,并延續至今。
10、下面對文章第⑤段的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龍船調》的出現,不僅豐富了口音的內涵,還給人如聞其聲的聽覺體驗。
B、紀剛的故事不僅是從空間維度,更是從時間維度說明鄉音難改,鄉愁難了。
C、兩則身居異國他鄉的華人故事,勾連了首尾,使首尾中的議論更令人信服。
D、通過單身白領和紀剛的故事,作者對國人的“移民潮”提出了含蓄的批評。
11、請賞析第⑥段畫線句的精妙之處。(4分)
12、本文通過“口音”這一視角,表達了“鄉愁”這一傳統的文學主題。請在本文的基礎上,結合已有的閱讀,探究“鄉愁”這一中國傳統文學主題的深刻內涵。(6分)
口音里的鄉愁高考閱讀答案
7.(2分)這句話點明題意,(1分)總領(或引出)下文的敘事。(1分)
8.(3分)這兩件事一個是外國故事,一個是歷史故事,雖然與作者無關,但緊扣題意,(1分)從更廣更遠的時空突出了口音對人的深刻影響,豐富并拓寬了文章的內涵。(2分)
9.(4分)應放在第①段之后。(1分)因為全文的敘事基本是按時間順序來安排的,“小時候”的事應放在當兵之前;(2分)而且本段點明了作者自小生活在天津,有天津口音,為后文作者與護士聊天及復員回津等做好了鋪墊。(1分)(本題如果第一問回答錯誤,即不得分)
10.(3分)D
11.(4分)這句話運用比擬/排比手法,真切地表達出了鄉愁所帶給人的牽扯與疼痛。
(2分)整散結合,且連續使用疊詞,讀來朗朗上口,韻味十足。(2分)(整散、疊詞、比擬/排比、動詞答出其中任意兩點,相應的分析評價正確即可給3分)
12.(6分)答題示例:
本文通過“口音”這一視角,揭示了鄉愁所具有的思戀故土,渴望久違的童年溫情,以及羈旅天涯、漂泊異鄉的艱辛等內涵。(2分)思鄉的情結,中國歷代文學作品所表現的重要主題,從李白、陶淵明,到余光中,再到史鐵生、張承志等當代作家,對于鄉愁,更多思念的是古老醇正的文化,以及曾有過的思想自由且信仰多元的精神張揚的文化;是對回不去的故國的呼喚,對輝煌、燦爛歷史的頂禮,對自然率真本性的敬仰。而不單單是遙遠的故鄉。(4分)(概括本文的鄉愁內涵2分;探究4分,依據考生觀點的深刻程度,例證支持考生觀點的準確程度、以及表達的流暢程度給分)
口音里的鄉愁高考閱讀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