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中考語文文言文專練題附答案譯文
重慶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原文
重慶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題目
4. 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唯子高在側/文帝乃遣子高自亂兵中往見/文育反命酬/答于闇中/又往慰勞眾軍
B. 唯子高在側/文帝乃遣子高自亂兵中往見文育/反命/酬答于闇中/又往慰勞眾軍
C. 唯子高在側/文帝乃遣子高/自亂兵中往見文育/反命酬答于闇中/又往慰勞眾軍
D. 唯子高在側/文帝乃遣子高自亂兵中往/見文育反命/酬答于闇中/又往慰勞眾軍
5.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總角”指的是古時男子未成年時的發型,常用來指兒童時代。
B.“部伍”指的是軍隊的編制單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隊。
C.“嗣位”指的是繼承君主之位,“嗣”本義是傳位或傳業給嫡長子。
D.“伯”是古代爵位稱呼,舊時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種。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子高聰明機警,全力幫助文帝。文帝性子急躁,子高總是能夠領悟他的意旨。文帝夢見自己騎馬登山幾乎要墜下山時,都是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繼續攀登。
B. 子高忠心耿耿。張彪偷襲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將其引進文育軍營中,并于次日與張彪作戰,張彪敗走。
C. 子高性情恭敬謹慎。與文帝相識后,盡心盡力地侍奉文帝,常帶刀保護文帝的安全,也常為文帝端盤子送酒食,文帝不高興了,他親自進宮侍奉醫藥。
D. 子高作戰勇猛,屢立戰功。征討留異時受傷、章昭達等自臨川征晉安時,子高和他在建安相會,人馬最為強盛。先后任過貞毅、東陽太守、通直散騎常侍等職。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 及長,稍習騎射,頗有膽決,愿為將帥,及平杜龕,配以士卒。 (5分)
⑵ 時子高兵甲精銳,別御一營,單馬入陳,傷項之左,一髻半落。 (5分)
重慶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答案
4.B
5.A(“總角”指的是未成年時梳的發髻,不分男女。)
6.C(“文帝不高興了”不對,原文“文帝不豫,入侍醫藥”是指文帝病重。)
7.(1) 等到成年后,(子高)漸漸熟習了騎射之術,(處事)很有膽識決斷,希望成為將帥。待到平定了杜龕,文帝配給他士卒。(關鍵詞“稍”“習”“膽決”“愿”的翻譯各1分,大意1分)
(2) 當時子高兵強馬壯,裝備精良,另外統率一營人馬,單騎沖入敵陣,傷了左頸,頭上的發髻也被削掉一半。(關鍵詞“兵甲”“御”“陳(通假字)”的翻譯各1分, “一髻半落”的句式特點1分,句子大意1分。)
重慶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譯文
韓子高,會稽山陰人。門第低微。侯景之亂時,子高寄居于京師。侯景之亂被平定后,文帝出京鎮守吳興,子高當時十六歲,在小時侯他就容貌美麗,看上去像個婦人一般。他在淮渚想要搭軍隊作戰的車子還鄉,文帝見了,問他說:“你能侍奉我嗎?”子高同意了。子高原名蠻子,文帝為他更名為子高。(子高)生性恭敬謹慎,盡心盡力地侍奉(文帝),常常帶著刀保護文帝的安全,也常為文帝端盤子送酒食。文帝性子急,子高總能領悟其意旨。等到成年后,(子高)漸漸熟習了騎射之術,(處事)很有膽識決斷,希望成為將帥。待到平定了杜龕,文帝配給他士卒。文帝十分寵愛他,不曾讓他離開身邊。文帝曾經夢見騎馬登山,道路險惡,幾乎要墜下山去,子高推扶他而使他得以繼續攀登。
文帝討伐張彪時,沈泰等人率先投降,文帝占據了州城,周文育鎮守北郭香巖寺。張彪自剡縣乘夜回軍偷襲城池,文帝從北門逃出,事變發生在昏暗的黃昏,軍隊非常混亂,周文育也不知文帝在哪里,只有子高在文帝身邊。文帝便派子高從亂軍中前往見周文育,子高在昏暗中復命應答,又趕去慰勞眾軍。文帝稍稍集合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將之引入文育軍營中。次日,與張彪作戰,張彪的部將申縉又來投降,張彪便逃跑到松山,浙東平定。文帝于是將手下大部分的兵馬配給子高,子高也輕視錢財,禮賢下士,歸附他的人很多。
文帝即位,任命他為右軍。天嘉元年,封(子高)為文招縣子,封邑三百戶。王琳到柵口時,子高在臺內值班。等到平定了王琳,子高所統率的士兵更多了,依附于他的將士,子高都盡力加以選拔進用,文帝也都加以任用。天嘉二年,升為員外散騎常侍、壯武、成州刺史。等到征討留異時,子高隨侯安都駐扎在桃支嶺巖下。當時子高兵強馬壯,裝備精良,另外統率一營人馬,單騎沖入敵陣,傷了左頸,頭上的發髻也被削掉一半。留異之亂被平定后,(子高)任假節、貞毅、東陽太守。五年,章昭達等人從臨川征討晉安,子高從安泉嶺出發與他們在建安會師,在諸將中人馬最為強盛。晉安之亂被平定后,憑借功績升任通直散騎常侍,晉爵為伯,增加的邑戶連同之前的封邑共四百戶。六年,被征為右衛,回到京師,鎮守領軍府。文帝病重,(子高)入內侍奉醫藥。廢帝即位,子高晉升為散騎常侍,仍任右衛,移營駐扎在新安寺。
重慶中考語文文言文專練題附答案譯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