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寒食原文及翻譯賞析
《壬辰寒食》原文
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
更傾寒食淚,欲漲冶城潮。
巾發(fā)雪爭出,鏡顏朱早凋。
未知軒冕樂,但欲老漁樵。
《壬辰寒食》注釋
①壬辰:仁宗皇祜四年(1052),作者時任舒州(治今安徽潛山縣)通判。寒食:節(jié)令名,在清明節(jié)前一日或二日。相傳春秋時晉文公負其功臣介之推,介憤而隱于綿山。文公悔悟,燒山逼令出仕。之推抱樹焚死。人民同情介之推的遭遇。相約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為悼念。事見《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和《后漢書·周舉傳>。此詩是為懷念其先父王益而作。
②客思:客居他鄉(xiāng)人的思緒,此處指憂思、愁思。舊俗,清明掃墓。王安石的父親葬在江寧,作者又不能回去祭掃,故生憂思。
③春風句:在春風中飄拂的千萬條柳絲。
④傾:淚水奪眶而出。
⑤欲:將要。冶城:春秋時吳國曾在江寧煉過鐵礦,故稱。潮:江水。此句意為淚水匯入長江,沿江而下(因舒州在上游),使江水為之漲潮。
⑥巾發(fā):頭巾覆蓋下的頭發(fā)。雪:代指白發(fā)。作者是年三十二歲,并不算老,此處為自傷。
⑦朱:面色紅潤。此兩句系學習杜甫《放船》“青惜峰巒過,黃知橘柚來”的修辭手法。
⑧未知:沒有體會到。軒冕:車子和官帽,代指作官。
⑨欲:希望、向往。此句意為隱居不仕。
《壬辰寒食》翻譯
【翻譯一】
心中的客愁鄉(xiāng)思如像是楊柳,春風吹起就生出千枝萬條。寒食佳節(jié)我卻更加傷心流淚,使冶城水滿好似漲潮。白發(fā)爭著從頭巾下鉆出,鏡中青春的面容早已枯凋。我不懂得官高爵顯有什么快樂,只愿終老于江湖打魚采樵。
【翻譯二】
身居他鄉(xiāng)的鄉(xiāng)思像楊柳一樣,被春風一吹就有千萬條思緒。尤其是到了清明的寒食節(jié),自己的眼淚就更多了,流的淚就快要淹沒冶城了。自己的白頭發(fā)像是要掙脫出頭巾的束縛,鏡子中自己的面容也已經(jīng)顯得蒼老。不想知道做官的快樂啊,只求自己能夠在青山綠水做一個打漁和砍柴的農(nóng)民。
《壬辰寒食》賞析
這是詩人于寒食懷念在今南京的先父墳墓,由此慨嘆自己歲月空逝寫下的一首抒情詩。
“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敘寫清明時節(jié),春風拂面。楊柳依依,客居情緒油然而生,有如楊枝柳絲千萬條。這里詩人巧妙地著一個喻詞“似”,將情與景鉤連在一起,寓抽象于具體之中,使綿綿不盡的憂思仿佛變成了可觸可感之物,給人以深刻印象。頷聯(lián)點明題意,表明“客思似楊柳”的原因。“更傾寒食淚”,原來是詩人于寒食目睹他人祭掃紛然,而自己卻不能前往先父墳前一拜!所以思緒萬千。淚下如傾。注入長江,東流至冶城,以致水漲潮起。這兩句和《西廂記》中的“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岳低”一樣,都是夸張之辭。“傾”是因,“漲”是果。兩相照應,極言淚流之多,哀思之深。頸聯(lián)由長眠地下的先父想到茍活人間的自己,進一步深化客思。“巾發(fā)雪爭出,鏡顏朱早凋。”是詩人對自己在繁忙的公務之中耗去了寶貴時光的深沉慨嘆。白發(fā)爭出,朱顏早堋,一從速度上下筆,一從時間上落墨。“爭出”體現(xiàn)衰老迅疾,“早凋”說明未老先衰。正因為如此,隨之而來的便是“未知軒冕樂”,根本體味不到為官的樂趣;“但欲老漁樵”,只是一心希望退居山林,以打魚砍柴度日終老!詩的前半部分是散體單行,后半部分是駢體對偶,互相輝映,變化有致。加之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的恰當運用,收到了抒情寫意淋漓盡致的藝術效果。
《壬辰寒食》作者簡介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仁宗慶歷二年(公元1042年)進士。《宋史》本傳稱其年輕時便有“矯世變俗之志”。中進士后在江浙一帶任地方官十余年,局部推行革新措施。他有不平凡的政治及文學才能,曾受到歐陽修、文彥博等著名大臣的獎譽、舉薦。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入為度支判官,上萬言書極陳當前之務,主張變法。六年,為知制誥。英宗朝官至翰林學士。神宗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除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擊,辭相位,以觀文殿學士知江寧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辭,判江寧府。十年,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封舒國公,后改封荊,世稱王荊公。卒贈太傅。謚號文。王安石為大政治家、大經(jīng)學家、大文學家。散文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文風峭刻,筆力雄健。詩歌成就更高,早年詩作多反映社會、現(xiàn)實問題。罷相退居后創(chuàng)作了大量寫景詩,不少詩修辭巧妙,意境清新,有很高的藝術成就。雖不以詞名家,亦有佳作傳世。有《臨川集》《唐百家詩選》《新經(jīng)周禮義》(殘)等。
猜你感興趣:
1.節(jié)南山原文翻譯及賞析
2.那原文翻譯及賞析
3.敝笱原文翻譯及賞析
4.立春偶成詩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5.陳太丘與友期原文翻譯及賞析
6.長發(fā)原文翻譯及賞析
7.月下獨酌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