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考古詩鑒賞訓練題帶答案
廣州中考古詩鑒賞訓練題(一)
十年世事同紈扇①,一夜交情到楮衾②。
骨警如醫知冷熱,詩多當歷記晴陰。
無聊最苦梧桐樹,攪動江湖萬里心。
注:①紈扇:細絹做的團扇,此處采用了班婕妤“秋扇見棄”的典故。②楮,紙的代稱;楮衾就是紙帳,唐宋以來人們常用藤紙制成紙帳。本詩寫于南宋降元的第四年,南宋的流亡政權最終在海南島崖山被元軍消滅之后。
(1)簡析作者前三聯是如何體現“秋盡”之意的。(4分)
(2)結合最后一聯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3分)
廣州中考古詩鑒賞訓練題答案
(1)參考答案:①實寫(視覺)的角度,對群山、白發的描寫體現“秋盡”;②虛寫的角度,對往事的追憶、故人的夢思體現了故國終于走到盡頭的“秋盡”;③知覺的角度,通過身體對氣候冷熱的感知體現了“”秋盡。(答出任兩點即可得4分)
(2)參考答案:①借物抒情(襯托),②作者通過對梧桐樹葉不自主地亂飛亂轉,深感無聊痛苦的感嘆,③更表現出作者自己難有作為,卻偏又不自主地想起“世事”的無聊與痛苦。
廣州中考古詩鑒賞訓練題(二)
【雙調】沉醉東風
秋日湘陰①道中
趙善慶
山對面藍堆翠岫,草齊腰綠染沙洲。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滄波隱隱江樓。點破瀟湘萬頃秋,是幾葉兒傅黃②敗柳。
【注】①湘陰:縣名,今屬湖南,在湘江下游,濱臨洞庭湖,擅山水之勝。②傅黃:涂染上黃顏色。
(1)、請賞析“山對面藍堆翠岫,草齊腰綠染沙洲”兩句中“堆”、“染”二字的妙處。(4分)
(2)、試分析這支曲子中所表現出的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3分)
廣州中考古詩鑒賞訓練題答案
(1)“堆”字,以動寫靜(化靜為動),(1分)增加了景物的動態感,生動形象地渲染了對面山上樹木的郁郁蔥蔥;(1分)“染”字,擬人手法,以動寫靜,(1分)形象地描寫出大片沙洲盡為茂密的綠草所籠蓋的景象。(1分)
(2)答案:作者開頭給我們勾勒了一幅生氣勃勃、色彩濃麗、高遠開闊的秋景圖,表達了作者行進在湘陰道中的喜悅之情;(1分)“點破”一詞使小令情感一轉,“幾葉兒傅黃敗柳”點染了濃郁的秋意秋色,透露出了悲秋之意,生發出作者領悟到自然之秋、人生之秋的悲涼之感,增添了作品悠遠的抒情意味。(2分)
廣州中考古詩鑒賞訓練題帶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