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中考詩歌鑒賞專練題帶答案
長沙中考詩歌鑒賞專練題(一)
新煙著柳禁垣斜,杏酪①分香②俗共夸。
白下③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卞侯墓④下迷芳草,盧女⑤門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詔,擬沽春酒醉京華。
【注】①杏酪:傳統習俗,在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仁作粥。 ②分香:宮廷按例分給宮女香粉、香囊等飾品。③白下:金陵。④卞侯墓:卞侯即晉朝的卞壸,他曾任尚書令,忠恪勤事,后來在討伐蘇峻的叛亂中戰死,被埋葬于白下。⑤盧女:即莫愁,古代善歌貌美的女子。
8.與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一詩相比,本詩所描寫的清明景物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5分)
9.這首詩脈絡明接暗轉,將詩人的情感變化和內心活動表現得淋漓盡致。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哪些情感?請結合詩句簡析。(6分)
長沙中考詩歌鑒賞專練題答案
8.高詩開篇描寫了一幅生氣蓬勃、吉祥如意的清明圖景:御柳籠煙,禁垣垂楊,被軟軟的春風,吹得柳枝橫斜,拂水依水,青山白水環繞金陵;官人們都搗了杏仁,做了醴酪;宮女們都分得名香,佩上香囊,在祥和的氣氛中迎接清明。(2分)杜詩開篇描寫一幅凄迷哀傷的清明圖景:春寒料峭,細雨紛飛,綿綿不絕,行人冒雨趕路,雨濕衣衫,心情凄哀。(2分)兩首詩所描寫的景物及景物的特征均不同,渲染的氛圍也不相同,所蘊含的情感也截然不同(1分)。
9.第一聯以歡快的筆調,描寫了清明時節禁垣生氣蓬勃、吉祥如意的景象,作者身處其中,愉悅歡欣(2分)。第二聯以“清明無客不思家”一句回歸清明的主題,不言己情而言眾情,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在清明時節的悼亡之情和身在異地的思鄉之情(2分)。第三聯運用卞侯和莫愁的典故,即使忠如卞侯,美如莫愁,也只留一堆芳草,供人憑吊,陡然生發“人生如朝露”的慨嘆,悲從中來(2分)。第四聯“待詔”“酒醉京華”,將仕途如意的喜悅和渴望成就功名的豪情顯露無遺(2分)。(每點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點給滿分)
長沙中考詩歌鑒賞專練題(二)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溪居①
柳宗元
久為簪組②累,幸此南夷謫。
閑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③響溪石。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注】①此溪后改為愚溪。②簪組:古代官吏的服飾。③榜(pēng):指搖船用具。此句指船行觸石。
8.此詩描寫了詩人怎樣的生活?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5分)
9.請結合全詩,分析此詩運用的手法。(6分)
長沙中考詩歌鑒賞專練題答案
8.描寫了詩人遠離官場,隱居山林(或寄情山水),曉來耕作、夜來行船、放歌楚天的閑散寧靜的隱逸生活(3分)。抒發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喜愛和閑適自得之情,同時也隱含了詩人貶居時的孤獨抑郁之感(2分)。
9.(1)敘事抒情(寓情于事、敘事見情)。詩人通過對自己在愚溪耕作生活的描述,寄寓了對農村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2)以動襯靜(動靜結合),頸聯通過對曉來耕作、夜來行船時聲音的描摹,襯托了詩人隱居生活的寧靜。
(3)反諷手法(答修辭“反語”亦可)。首聯的“幸”字體現出詩人正話反說,閑適淡泊之中隱含著自己被貶不得志的牢騷與憤懣。(答出兩點即可,一點3分)
長沙中考詩歌鑒賞專練題帶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