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考詩歌鑒賞訓練題及答案
成都中考詩歌鑒賞訓練題(一)
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征棹,聊共引離樽。
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漫贏得青樓,薄幸名存。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8.后人評價“煙靄紛紛”四字:“妙哉,”煙靄紛紛“”四字,虛實相關,前后相顧。”請具體說明。
(6分)
9. 結合全詞內容, 解析本詞下闋的抒情技巧。(6分)
成都中考詩歌鑒賞訓練題答案
8.“煙靄紛紛”四字,直承“山抹微云”句,脈絡。曉然,這是離別之際實有植之物色。而昨日前歡,此時只能回憶,則如煙云暮靄,分明如在,而又迷茫悵惘,全費追尋了,正開啟后文之言情。所以說這是自承接前之風景,是實寫,又開下闋之情,是虛寫。
9.①直抒胸臆。文中說“銷魂當此際”, 正是作者直接抒發分別是黯然銷魂的感情;②以事抒情。作者用杜牧典故“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來表達離別時的痛苦心情;③以景結情。默劇作者借助“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通過了景寫哀情,表達離別的痛苦心情。
成都中考詩歌鑒賞訓練題(二)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11分)
螺川早發
王猷定(清)
月落秋山曉,城頭鼓角停。
長江流遠夢,短棹撥殘星。
露濕鷗衣白,天光雁字青。
蒼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螺川即螺山,形狀似螺,在江西吉安縣北十里,南臨贛江。
8.這是一首寫離別之情的詩歌,最后一句作者不寫自己孤單,不寫孤舟,而說螺山似孤亭,請你說說這樣寫的好處。(6分)
9.這首詩歌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請你選擇其中一種結合詩歌內容加以說明。(5分)
成都中考詩歌鑒賞訓練題答案
8.①“孤亭”形象地勾畫出螺山之形,補寫了螺川近看似螺,遠看似亭的山勢特點。
②將螺山人格化,通過寫螺山的孤獨來寫詩人的離情,更能突出詩人的孤寂情感。
③“亭”能令人聯想到送別的長亭短亭,形象地寫出了螺山為詩人送行之意及詩人對螺山的依戀之情。(6分)
9.示例:①融情于景(或情景交融)。作者把自己早行的孤寂之情以及對螺山的依戀之情融入“月”“秋山”“殘星”“孤亭”等意象中,使得詩歌的情感真摯而感人。
②虛實相生。如頷聯寫長流不斷的贛江水仿佛是要將自己從一個夢鄉流入另一個夢鄉,那劃動的短棹似乎是在撥動水中殘存的星光倒影。江水、木槳都是摸得著的實體,夢境、星影卻是空幻的、浮動的,虛實相生,擴大了詩歌的意境,給人帶來無限的想象。(5分)
成都中考詩歌鑒賞訓練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