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教案及教學反思
時間:
焯杰2
中考物理備考
物理教案的優與劣,關系到一節課的成功與否。為了幫助初中物理教師做好備課,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帶來初中物理《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教案及教學反思,供各位教師參考。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噪聲的來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體驗和觀察,了解防治噪聲的思路。
2.通過學習控制噪聲的辦法,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通過調查,訪問網站,查閱資料等多種途徑獲取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學生熱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環境意識,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
2.通過開展社會調查,培養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本節教學內容由“噪聲的來源”“噪聲強弱的等級和噪聲的危害”和“控制噪聲”三部分內容組成。本節的物理知識不多,教學主要從環境保護出發,突出噪聲的危害和怎樣減弱噪聲,讓學生經歷探究防止噪聲各項措施的過程,了解防止噪聲的思路,知道防止噪聲的途徑,培養熱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識,聯系實際,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
教學重點:噪聲的等級和危害、怎樣減弱噪聲,聯系實際,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難點:噪聲的等級和危害。
三、教學策略
本節設計從物理學的角度說明了樂音與噪聲的區別,又從與生活聯系更密切的環保角度對噪聲做了說明,實際教學中不要糾纏于有關概念的辨析上。在本節的教學形式上,可以采用學生分組討論的形式,也可通過社區調查,使學生對噪聲污染有切身的體會。同時還要對如何防治噪聲的途徑有所了解,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通過學習,培養熱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識。
四、教學資源準備
多媒體課件、鬧鐘、紙盒、耳罩、泡沫塑料、示波器、鐵釘、玻璃。
五、教學過程
這節課的知識點不是太難,可以通過大量生活中的實例進行解釋,讓學生對本節課中的知識與技能得以掌握。同時,通過 與 學生的互動,活躍氣氛,注意多一些單獨提問,加強學生的注意力,但要控制課堂的興奮度。在做練習評測時,要多一些時間給學生做,再進行提問,盡可能的照顧 到中下程度的學生。注意加強整節課的環節與環節之間的過渡連接,要思考怎么讓整節課更連貫,更有整體性。
噪聲的三個控制途徑是本節課的重難點,因此在突破這方面的時候,需要盡可能多舉例子,讓學生明白。以后,在講課時到了突破重難點的地方都要注意和加強。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噪聲的來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體驗和觀察,了解防治噪聲的思路。
2.通過學習控制噪聲的辦法,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通過調查,訪問網站,查閱資料等多種途徑獲取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學生熱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環境意識,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
2.通過開展社會調查,培養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本節教學內容由“噪聲的來源”“噪聲強弱的等級和噪聲的危害”和“控制噪聲”三部分內容組成。本節的物理知識不多,教學主要從環境保護出發,突出噪聲的危害和怎樣減弱噪聲,讓學生經歷探究防止噪聲各項措施的過程,了解防止噪聲的思路,知道防止噪聲的途徑,培養熱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識,聯系實際,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
教學重點:噪聲的等級和危害、怎樣減弱噪聲,聯系實際,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難點:噪聲的等級和危害。
三、教學策略
本節設計從物理學的角度說明了樂音與噪聲的區別,又從與生活聯系更密切的環保角度對噪聲做了說明,實際教學中不要糾纏于有關概念的辨析上。在本節的教學形式上,可以采用學生分組討論的形式,也可通過社區調查,使學生對噪聲污染有切身的體會。同時還要對如何防治噪聲的途徑有所了解,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通過學習,培養熱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識。
四、教學資源準備
多媒體課件、鬧鐘、紙盒、耳罩、泡沫塑料、示波器、鐵釘、玻璃。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導入新課(5分鐘) | 先請學生利用樂器演奏一段樂曲。 教師再演示:用鐵釘刮玻璃,聽聽產生的聲音。 對比兩段聲音,請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 指出:前者稱為樂音,優美動聽,使人心情愉快。后者稱為噪聲,刺耳難聽,令人心煩意亂。那么,噪聲是怎樣產生的?它對人有沒有危害?怎樣才能有效地防止這些聲音的產生或者削弱它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題《噪聲的危害與控制》。 | 聆聽,回答:前者是優美的聲音使人心情愉快,后者刺耳難聽令人心煩意亂。 | 創設真實的情景引出物理問題,體現從生活到物理的課程理念。激起學習的興趣。 |
新課教學(30分鐘) | 一、噪聲的來源 據報道:家住北京昌平區的史某覺得院子里跳廣場舞的音樂聲過大,他竟拿出家中雙筒獵槍朝天鳴槍,并將自己飼養的三只藏獒放出來沖進人群。跳廣場舞擾民,“鬧”出一名私藏槍支的涉嫌犯罪分子,這對公共安全的建設還是有貢獻的。廣場舞的音樂為什么有人會不喜歡?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噪聲的來源”,分組討論并回答下面的問題: 1.從物理學的角度看,什么是噪聲?用什么實驗可以驗證你的說法? 2.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什么是噪聲? 3.城市噪聲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4.你能舉出生活中噪聲的實例嗎? 歸納總結: 問題1:從物理學的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這個理論可從下面的演示實驗得到證實。 教師演示:觀察噪聲的波形。 利用示波器觀察鐵釘刮玻璃時產生的噪聲的波形(圖1甲),并與音叉聲音的波形(圖1乙)做比較。 圖1 實驗結果:鐵釘刮玻璃時產生的噪聲的波形沒有規則,是雜亂無章的,音叉聲音的波形有規則。 問題2: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例如:優美動聽的音樂有時也會變為噪聲。 問題3:城市噪聲的來源是非常多的。 (1)交通運輸噪聲:各種交通工具的喇叭聲、汽笛聲、剎車聲等。 (2)工業噪聲:紡織廠、印刷廠、機械車間的噪聲。 (3)施工噪聲:筑路、蓋樓、打樁等。 (4)社會生活噪聲:家庭噪聲、娛樂場所、商店、集貿市場里的喧嘩聲。 問題4:(1)自習課上,教室里很安靜,學習用具掉到地上發出的聲音。老師講課時,學生在下面的講話聲。上課時,外面的鞭炮聲。 (2)來自建筑工地上攪拌機的隆隆聲。 (3)放學路上各種車輛的喇叭聲、小商販的叫賣聲。 (4)生活區里人們的吵、鬧、哭、笑聲,鄰居電視機過大的聲音,家里電冰箱起動時的聲音。 | 學生閱讀并思考。 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閱讀,并分組討論,然后匯報討論結果,教師進行補充講解。 學生仔細觀察并交流討論,噪聲與樂音的波形有何不同之處。 | 從環保角度讓學生認識噪聲。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歸納分析問題的能力。 |
二、噪聲強弱的等級和噪聲的危害 《北京晚報》曾報道: 采石場機器轟鳴 養殖場牲畜“發瘋” 房山一農民承包了村里的十幾畝荒山并辦起了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養殖場。第二年,村里的養殖場邊上又建起了一座石子廠。石子廠每天機器日夜轟鳴,噪聲不斷,結果養殖場內的牲畜出現各種異常情況:有的不進食;有的無睡眠;還有的牲畜到處亂竄,相互哄擠,造成部分小雞骨折,許多小豬被踩死。眼看著損失與日俱增,養殖場主急在心頭,一怒之下將石子廠告上了法院。 《生活時報》也有報道: 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藥 研究表明:噪聲不僅對人的聽力造成影響和損傷,而且也會對人的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造成不良影響。科學家最近研究證實,長期居住在噪音較大的環境下的人易患高血壓,所以專家稱噪音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藥”。 指出聲音有強有弱,聲音的強弱通常以分貝(decibel,符號是dB)為單位來表示。請同學們觀看“一些聲強的分貝數和人們相應的感覺”錄像,然后回答下面的問題: 1.人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是____dB;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為____dB;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的聲強為____dB;聽力會受到嚴重影響的聲強為____dB以上;能引起雙耳失去聽力的聲強為____dB。 2.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____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____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____dB。 3.噪聲的危害表現在哪些方面? (1)心理影響:使人煩躁、精力不集中,妨礙睡眠和休息。 (2)生理影響:使人耳聾、頭痛、消化不良、視覺模糊等,嚴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3)高強度的噪聲能夠損壞建筑物。噴氣式飛機產生的噪聲能夠將附近建筑物的窗戶玻璃震碎,噪聲導致工作設備“疲勞”以至斷裂等。 | 學生觀看、聆聽。 學生思考討論并回答: 1.人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是0dB;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為30~40dB;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的聲強為70dB;聽力會受到嚴重影響的聲強為90dB以上;能引起雙耳失去聽力的聲強為150dB。 2.為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為保證學習和工作,聲音不能超過70dB;為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dB。 | 有趣的實例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增強對噪聲等級的認識。 | |
三、勻速直線運動 噪聲會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聲十分重要。請同學們閱讀課本“控制噪聲”,并回答下面的問題: 1.聲音從產生到引起聽覺的三個階段是什么? 2.控制噪聲的三種途徑是什么? 3.請同學們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來證實控制噪聲的三種途徑。 4.課本幾幅圖中控制噪聲的措施分別屬于哪一種? 總結: 問題1:聲音從產生到引起聽覺有這樣三個階段:(1)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2)空氣等介質的傳播;(3)鼓膜的振動。 問題2:控制噪聲的三種途徑:(1)防止噪聲產生(在聲源處減弱);(2)阻斷它的傳播(在傳播過程中減弱);(3)防止它進入人耳(在人耳處減弱)。 問題3: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實驗,實驗可用鬧鐘作聲源。 (1)將正在發聲的鬧鐘用泡沫塑料墊起(在發聲處減弱噪聲)。 (2)將正在發聲的鬧鐘置于空紙盒中(在傳播過程中減弱)。 (3)用棉花塞住耳朵(在人耳處減弱)。 問題4:摩托車的消聲器采用了在聲源處減弱噪聲;穿越北京動物園的“隔音蛟龍”采用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工廠用的防噪聲耳罩采用了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課后作業: 1.調查一下校園里或者你家周圍有什么樣的噪聲,應該采取什么控制措施?在活動課上和班里的同學進行交流,看看誰的調查更細,采取的措施更好。 2.過節燃放煙花爆竹是我國的傳統。近年來,許多大城市采取了一些禁止性的辦法。從環境保護以及喜慶的角度,發表你對此事的看法,并且根據所學的知識,提出更合理的建議。 | 學生閱讀、思考并回答。 | 學習控制噪聲的辦法,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 |
課堂小結(5分鐘) | 通過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學生回答或與同學們進行交流,老師恰當總結。 | 梳理本節課知識內容,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與老師同學交流,最后總結出本節課的知識點。 | 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記憶。 |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教學反思
這節課理論聯系實際較緊密,可通過生產,生活實際,讓學生知道噪聲的概念,噪聲的來源,噪聲危害及際治方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積極參 與,認真討論,分析,歸納出各知識點,十分重要。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充分預測在各教學環節中出現的問題,在教學中要善于捕促學生的亮點,來激發學生 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實現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使學生較好地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同時,讓學生學會對自己及同學的探究過程與結果進行評估,培養 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這節課的知識點不是太難,可以通過大量生活中的實例進行解釋,讓學生對本節課中的知識與技能得以掌握。同時,通過 與 學生的互動,活躍氣氛,注意多一些單獨提問,加強學生的注意力,但要控制課堂的興奮度。在做練習評測時,要多一些時間給學生做,再進行提問,盡可能的照顧 到中下程度的學生。注意加強整節課的環節與環節之間的過渡連接,要思考怎么讓整節課更連貫,更有整體性。
噪聲的三個控制途徑是本節課的重難點,因此在突破這方面的時候,需要盡可能多舉例子,讓學生明白。以后,在講課時到了突破重難點的地方都要注意和加強。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