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jié)氣在哪個季節(jié)
白露節(jié)氣在哪個季節(jié)
白露在秋季,是秋季的第三個節(jié)氣。白露以后的天氣溫度一般會逐漸涼爽下來,但具體的天氣狀況和溫度變化會根據(jù)具體地理位置而有所不同。在北方地區(qū),白露后的天氣可能會比夏季稍涼,但仍然可能有些炎熱,特別是早晚溫差較大。在南方地區(qū),白露過后,一般會感覺到溫度明顯下降,空氣濕度也會有所減少。
為什么白露還是很熱
因為在白露節(jié)氣后,炎熱的夏季風會被涼爽的冬季風所替代,再加上冷空氣分批南下,降溫天氣也會一波接著一波,導致天氣不會立刻變涼爽。北方一般在白露后天氣就會變得涼爽起來,南方則還要再熱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能真正的告別暑氣。
白露有什么習俗
收清露:
中國民間在白露節(jié)氣有“收清露”的習俗,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前如給,令人延年不饑。”“百草頭上秋露,未唏時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饑,肌肉悅澤。”“百花上露,令人好顏色”。因此,收清露成為白露最特別的一種“儀式”。
飲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時節(jié)采摘的茶葉,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個生長佳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它多了一些過火的味道,給人的感覺剛剛好。輕輕呷一口,唇齒之間滿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歡。
吃番薯:
紅薯富含蛋白質、淀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含糖量達到15%~20%。有抗癌、保護心臟、預防肺氣腫、糖尿病、減肥等功效,中醫(yī)視紅薯為良藥,有“長壽食品”之譽。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可使飯后不會發(fā)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jié)以吃番薯為習。
啜米酒:
湖南資興的興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jié)一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糖米、高燙等五谷釀成,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
江蘇和浙江也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舊時蘇浙一帶鄉(xiāng)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到城市。直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還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來逐漸消失。
今年白露幾點幾分幾秒2023
2023白露是9月8日5點26分31秒,白露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5個節(jié)氣,秋季第3個節(jié)氣,“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jié)氣。由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有陽光尚熱,但傍晚后氣溫便很快下降,晝夜溫差大。
白露代表的寓意
白露代表天氣漸漸轉涼。白露是一個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jié)令,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是秋季由悶熱轉向涼爽的轉折點。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進入白露節(jié)氣后,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分批南下,往往帶來一定范圍的降溫幅度。
白露后,天高云淡、氣爽風涼,晝夜溫差較大,夜間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明顯地感覺到涼爽的秋天到來。“白露”代表著暑熱的結束,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成熟。而在季節(jié)轉化過程中,豐收的秋季帶給了人們與健康有關的食物以及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