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神節是什么日子
財神節是中國漢族、土族等地民間祭祀財神的節日。七月廿二日是財帛星君的成道日。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節,這一天有送窮神、接財神等多重習俗,所以逢年農歷正月初五及七月二十二便是祭祀財神爺的日子。中國民間通常以放鞭炮、掛燈籠、燒香、送紙錢等形式以祈來年財源廣進。
財神供奉的高度講究
趙公明財神、黃財神、關公財神最佳的供奉高度是與宅主眉毛水平的高度,或更高一些,但不宜過高,以平日方便敬香為度;
最低亦要處胸部以上高度,也就是處人體天、人、地三才位的天位。土地公一般供奉在宅前的左前方,且必須接觸地氣。
民間敬拜的財神都有誰
根據《封神榜》所載,財神姓趙名公明。他原在峨眉山羅浮洞修道,因助紂攻打武王,死后被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并統領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四個部下。他們的職責都與財有關。
而道教供奉的財神,也是趙公明。根據道教傳說,趙公明本為終南山人,自秦時就隱居深山,精修至道,功成之后,玉皇大帝封他為正一玄壇元帥,簡稱趙玄壇。舊時財神廟和各家各戶所供的財神,其尊容頗兇,烏面濃須,怒睜圓眼,頭戴鐵冠,一手執鋼鞭,一手捧元寶,身下還跨有黑虎,故又有黑虎玄壇之稱。
傳說這位趙公元帥職掌除瘟翦虐,驅病禳災。凡有冤抑難伸,他會主持公道;人們買賣求財,他可以使之獲利。他原先的職分并不是專職的財神,但能使人獲利,別無他人可以代替,民間便把他看作財神了。
過去,財神還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所司。崇文的人家供奉文財神,尚武的人家供奉武財神。文武之道雖不同,卻都各有財可發。上述的趙公明和關云長、鐘馗共被民間認為是武財神,文財神則有范蠡、財帛星君、增福相公李詭祖、福祿壽三星中的祿星等。
財神節有什么風俗
日照、青島、威海等地
在財神節這一天,這些地區的人們只要是做生意的,或者是喜歡炒股的,必然會舉行隆重的酒席,宴請親戚朋友。在整個宴席上會準備豐富的菜品,諸如花菜、四喜丸子、魚這幾樣,是必須要有的。另外還有酒水招待,等到客人離開之時,甚至還會有小禮物贈送。目的就是感謝財神爺去年的照顧,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可以繼續財源滾滾,生意興隆,手頭寬裕。
濰坊、淄博、濟南等地
在財神節這一天,這些地區的人們大早上會起來得特別早,然后會熱熱鬧鬧忙活起來,不管是香紙香火還是供品佳肴,都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這一天,人們下班時間與往常相比也要早很多,基本上四點的時候,老板就會陸陸續續放行。人們回到家中之后,會準備美味的菜肴,一家人歡天喜地,氣氛濃烈,不僅會燃燒香紙香火,還會喝酒助興。
河北邯鄲
在財神節這一天,這些地區的小朋友可能會吟唱相關的民謠,名字就叫作《財神歌謠》,具體的歌詞為“財神爺爺不姓財,俺請財官下天來。頭戴金,身穿銀,懷里抱著聚寶盆。手里拿著搖錢樹,腳下軋著雪花銀。搖錢樹上拴玉馬,玉馬這里臥麒麟。麒麟這里搖三搖,金的元寶屯住門。”
港澳臺地區
相較于內地而言,港澳臺地區在這一天各類活動會更加隆重,很多地方都有專門的財神廟,還會供奉特別多的財神,不過最為常見的當屬武財神趙公明,以及文財神財帛星君。不過在財神節這一天,人們主要供奉的還是天財星君柴榮,以及財帛星君李詭祖。大家會自發前往寺廟,然后在廟方的安排之下,進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動。
財神節吃什么
1、水餃
據民俗專家介紹,財神節素有吃水餃的習俗,因為水餃的樣子與“元寶”類似,吃水餃就是吃元寶,意為招財進寶。
2、大閘蟹
農歷七月二十二的財神節做為青島地區最具特色的節日之一,正是大閘蟹上市之時,脂厚膏肥,蟹禮當道,財運橫行,備受廣大市民和商人喜愛,人們都希望自己的財運如蟹將軍,橫冠九州,于是蟹中翹楚大閘蟹便成為“必殺菜”。
3、生菜
生菜就是就是“生財”的意思,寓意非常美好。
4、芋頭
芋頭就是有“余頭”,希望能夠積攢財富。
5、菠菜
菠菜就是“撥財”,這些諧音的蔬菜也就是為了圖個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