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節氣有哪些物候特征和風俗
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一候:雷始收聲
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后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二候:蟄蟲坯戶
一些春分出土活動的小蟲,在秋分過后也會陸陸續續回到土里,準備過冬。
三候:水始涸
水氣也不像夏天時那么充沛,將開始逐漸干涸,因此我們會覺得空氣越來越干燥了。
秋分節氣的傳統風俗
一、秋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這天是賞月的最佳時期。
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歷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后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先民認為,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
二、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扒锊恕笔且环N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
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币荒曜郧?,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野莧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實際上,嶺南習俗所謂的“秋湯”也是和現在中醫學提倡的秋天滋補是一致的,只不過嶺南習俗更加典型,有點土生土長的味道。
三、送秋牛
古時秋分,會出現挨家送秋牛圖的。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古人很重視秋分節氣,也因此形成了很多習俗流傳下來。
"秋牛圖"是把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氣,再印上農夫耕田。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
在這一天,主人家開門以后,藝人們會說些祝賀豐收的吉祥話,有時還會結合當時的情景進行即興創作,以討主人家的歡喜,得到賞錢。
秋分禁忌吃什么
1、痰濕質人忌食肥甘油膩。
2、禁寒飲,如各種生冷瓜果、冰淇淋、冰凍飲料等。這類冷食有礙脾胃,對水濕運化不利。胃寒的人更應忌食生冷的食物。
3、陰氣不足而陽氣有余的老年人忌食大熱大補之品。
4、發育中的兒童如無特殊原因不宜過分進補。
5、熱證病人忌食辛辣,如辣椒、花椒、胡椒、芥末、咖喱粉、咖啡、濃茶等。
6、患有皮膚病、哮喘的人忌食蝦、蟹等海產品。
今年秋分是幾號2023年
2023年9月23日14點49分46秒迎來秋分,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進入“秋分”節氣。“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按《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p>
秋分晴天好還是下雨好
秋分當天下雨好。通過古人的諺語來看,秋分當天下雨,也就預示著來年是豐年,如果秋分當天是晴天,也就預示著來年容易出現干旱的天氣,會影響農作物的收成。